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跨文化意识现在日益走进中国课堂,日益普及化。试从东西方文化产生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规范不同等方面,来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具有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 价值观 社会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64-02

跨文化教育是对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消除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广泛传播,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所以英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即能促进世界的交流,又能递进世界的友谊。英语教学中具有跨文化意识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

1 文化产生背景不同

作为一个从原野里创造出来的国家,美国在资源丰富亟待开发的早期,机会虽多,可是蛮荒未辟,所以必须鼓励个人独立创造的性格,凡是囿灭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都被视作当时拓殖精神的阻碍,加以贬责,由此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殊性格:对自己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这就使得美国的小说、电影和动画片始终偏向于男性成人、个人英雄情结的现象比较突出。而冒险是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美国人的格言是,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胆小鬼永远不会有大作为。所以在美国的动画片当中,富有冒险精神的动画片有了很大的比重,海盗、森林冒险都是美国动画的特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人口众多,且处在发展中,所以提倡的是:团结就是力量、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互帮互助稳步发展,反对搞个人主义和冒险主义。

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人们强调的是一种乡土情谊。我们常说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就是“他乡遇故知”,所以我们常有同乡会,同胞们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情,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互相帮助。而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西方人不会很激动,也不会常来常往,更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他们很独立,很注重自我能力。中国人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落叶归根等观念,这种很强的乡土观念是跟我们的社会有关,并且带有浓厚的情感。这种感情因素,恰恰在西方表现得很淡薄。

2 思维方式不同

2.1 中国人偏好形象、辩证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的想象。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叫逻辑思维。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科学家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中国等东方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欧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思维方式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它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我们身边的现象就是很好的佐证。中国人写信是先问候,后谈正事,而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之后再表达问候,这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2.2 中国人偏好整体,英美人偏好个别

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他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这就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具体体现有:中国的邮件地址顺序是国家、省、市、区、单位、个人。先注重整体,由整体引出个人。而英美人的邮件地址顺序是个人、单位、区、市、省、国家,显然是偏重个别,强调个别对集体的支撑作用。在医学上,中医强调的是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所以会出现头疼医脚、眼疼调肝、望闻问切等这样的医术。而西医则注重哪疼治哪,所以手术、化疗、透视、窥镜等是他们首先发明并经常使用的医术,他们还最先研究出分子中子原子微子等。中国不论道家还是儒家都是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西方哲学认为人和自然界是永远矛盾的,所以他们喜欢追究事物的本源。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中国人过节讲究团圆,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表演节目,注重的是整体的快乐。而西方人在节日里为了把自己的快乐心情尽情发泄,常不顾别人的感受,穿奇装异服,涂鲜漆亮彩,在大街上喧闹,充分张扬自我。

3 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所以不去做坏事,因为要以赎罪炼狱为代价。所以西方的基督信民们常去教堂礼拜,向上帝忏悔。我们中国人大多数虽然不信上帝,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金钱和地位,这是人人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他们,君子不享受;贫穷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们,君子不摆脱。诸葛孔明曾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另外,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择善人而交,择善行而从”这样的古训,中国的家长们常用它们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时中国人十分看重“面子”,当“面子” 和“利益”放在面前时,会忍痛地放弃“利益”;而西方人则不一样,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所以在谈判桌上,“体面”的中国人有时被西方人占了便宜。同时西方人具有竞争意识,竞争使个人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不像中国人那样“惟我独尊”。西方的小费文化使中国人感到很不习惯,觉得好像在施舍乞丐一样,担心伤了对方的尊严,其实在他们眼里,这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而我们大多时候只是纯粹的精神表扬。

4 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不同

4.1 在规范人的行为和解决纠纷方面,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考虑的顺序首先是情感、仁义、道德、友善,然后是伦理、习惯、传统,最后才是规则、法律。西方的顺序则相反,首先是法律、伦理、习惯、传统,最后才是情感、仁义、道德、友善。中国人一旦发生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人性和情感,如何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于是,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感到小题大做,而是习惯于通过情谊无价的感化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教育以及舆论来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美国是最早开始把所有各种文明成果变成具体文字条文的国家,因而现在拥有最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制度、公共程序等,在规则之上享有个人自由。当规则变成条文后,一切就变成秩序,当规则符合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就产生较高的执行效率,美国社会非常依赖于良好的成文的规定。很少看到美国人酒后驾车、横穿马路、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不良行为,他们认为法律是必须遵守的,当面对纠纷时,他们惯用法律的手段,因为法律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不是靠人的良心和道德的作用。

4.2 义务不同

在中国人之间,与他人的关系通常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教育、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尊敬、侍奉和赡养的义务,不履行义务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与此相反,美国人欣赏独立性,不喜欢依靠别人,也不喜欢别人太依靠自己。在美国经常看到小孩子送报纸、送牛奶,因为父母喜欢尽早培养孩子的赚钱和独立自主能力,所以美国人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因此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美国16岁之前是免费教育,教育资金是国税的一部分,18岁之后离开家独立生活,自食其力,否则会被人瞧不起。所以,在把独立自主放在第一位的文化氛围里,他们很少考虑父母,一方面认为这是社会的义务,另一方面认为侵犯了个人自由。

跨文化视角下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到,真正优化的教学是对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优点与长处进行兼收并蓄的教学,是一种东西方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融合与统一。这种融合与统一为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题,使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开放的态度和跨文化意识来突破原有的模式框架,在相互吸收和相互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整合。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22):16-17.

[2]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2.

[3] 侯玉波.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N].光明日报,2003-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