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在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在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生产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跨国公司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内部贸易越来越多,对东道国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在华跨国公司进行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我国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生产分工国际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战后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据统计,全球1993年约有3.5万家跨国公司,其境外的分支机构达17万家;1997年增加到约5.3万家,其国外子公司达45万家;到1999年跨国公司已达近6.3万家,其境外分支机构多达69万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之一,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实现整体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概述

(一)含义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也称为公司内贸易),是关联交易的一种,指的是一家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在国际间的流动,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相互之间在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交易活动。

(二)现状

宏观而言,上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仅占世界贸易的20%,到了80―90年代升至40%,目前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经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近80%。在我国,随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与本国母公司之间的内部贸易不断增加,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内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华设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在我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9年的不足9%增加到2001年的50.1%,其中又以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增长最为迅速,从1996年的59%一跃增至2000年的81%,如移动电话,2000年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出口占到我国该行业出口的96%,其中仅摩托罗拉在华子公司出口就超过10亿美元,在这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二、在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对我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目标之一。外国跨国公司的进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益处,但同时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给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应忽视。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的转移定价行为将损害我国经济利益。

跨国公司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其内部贸易中通过转移定价想方设法减少在我国境内的纳税额度,如在华子公司向国外关联企业高价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而低价出口产品,以达到降低其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进低出”;当最终产品在我国市场销售时,跨国公司则可能考虑压低在我国的子公司从其它子公司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逃避我国较高的进口关税。在我国的跨国公司中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占了不少的数目,外方通过转移定价操纵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出现“零利润”、“负利润”,侵占了本应属于中方的利益,而外方的总体收益则实现了“虚亏实盈”、“中亏外盈”的目标。除此之外,“高进低出”的转移价格将不利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华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加工贸易,其内部贸易也大量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存在,也就是一般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这些环节的附加值较低,其大量进口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及大量出口产成品的行为与我国提出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目标不相适应。而有的跨国公司向我国直接投资制成品工业,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地利用我国处于弱势的因素,如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商业谈判地位不利等等,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母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这会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被严重拖慢,拉低了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降低了我国的产业关联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是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跨国公司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在我国进行内部贸易往往采用“高进低出”的方式,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主要从其分布在全球的其他子公司进口以实现“自给自足”,与我国当地的生产企业联系较少,前后关联的产业链难以形成。而我国大力引进外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够带动我国的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相关技术向当地企业的转移及相关研究与开发产业的发展,如此一来,则与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大相径庭,不利于我国当地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三、应对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在华跨国公司实施的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即便如此,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进程是不会中断的,所以作为东道国的我国而言,应该对此问题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消极作用尽可能地降低。

(一)控制跨国公司实施转移定价行为。

我国可以采取的治理转移定价的措施包括:一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的涉外税务与审计人员,提高其查证转移定价的专业能力,加强海关对进出境产品交易价格的监管和审查力度;二是税务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国家的反转移定价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各种设备、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和各国的税率等数据,为全国的税务部门提供全面的跨国公司的信息;三是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反转移定价的国际合作;四是借鉴其他国家控制转移定价行为的经验,如美国的比较定价原则,日本针对避税天堂的特别措施,欧洲各国实行的预约定价协议等反国际避税的有效举措。

(二)继续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大量集中在初级产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将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我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通过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对其进入的行业采取一定的限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其投资于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深加工、附加值高的行业和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限制和禁止引进巨额浪费我国资源、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限制其进入我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以从长远上保护我国这类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

(三)加快建立与发展我国当地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为提高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产业关联效应,我们应通过区位优势和适当的制度安排以增强国内企业的产品供应能力,满足跨国公司的需求;培植国内有比较优势、较完整的产业链,建立配套设施、技术、人员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内部贸易,同时,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也会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璐,尹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及其影响[J].经济师,2005(01).

[2]李春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3]武海峰,张晓微.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05).

[4]万晓兰.剖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经济损害[J].当代经济,2006(10).

[5]丁丽蓉,杜辉.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透析[J].现代商业,2007(14).

[6]邱小欢.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07).

[7]邹丽,李志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负面影响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3).

[8]罗晓春,杨淑华.试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的转移定价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