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庭筠、柳永、苏轼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庭筠、柳永、苏轼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女性对词这种文体的发展可谓举足轻重,首先是词中或以女性为代言表达自己的志趣情怀,或直接书写女性的情感诉求。其次,词在最初需要女性来传唱以达到传播的目的。本文将从词人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一问题着手,试论温庭筠柳永苏轼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原因。

【关键词】温庭筠;柳永;苏轼;女性形象;演变

一、雍容华贵的贵族女性

温庭筠作品中所写的女性大多是百无聊赖慵懒无聊的思妇或者是生活无虞的感情上找不到归宿的怨女,这些女性大多是情感得不到满足进而感觉灵魂无所依傍。以《菩萨蛮》为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小山重叠”、“鬓云”这些字眼说明这位女性发髻秀美,“金明灭”、“香腮雪”、“画峨眉”、“弄妆”可以表明这位女性妆容华丽,“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表明这是个出身富贵的女子。清早在似睡非睡之时,女子翻身侧卧,阳光照在她乌黑的秀发白洁的皮肤上折射出光泽,慵懒地爬起来梳妆打扮,照着镜子整理发束,看到自己新衣服上成双成对的鹧鸪鸟不禁泛起失落之情,鸟尚且可以相依相伴而人只能形单影只。另一首词《更漏子》云“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从这首词里看写的是在一个秋天的雨夜里一位思念远人的女子一夜无眠,在闺阁中倚烛听雨,思念远去之人不胜悲伤的场景。从“玉炉”、“画堂”这些字眼看这位女子也是位贵族女性。

二、率真泼辣的市井女性

柳永因为一直在科举功名上屡遭坎坷,所以他长期留恋与勾栏瓦舍秦楼楚馆之间,结识了许多下层女性,对她们的生活和感情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认,所以他的笔下女性形象也多以下层女性为主,表现她们的爱憎。《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书无个。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这也是一首写闺怨的词,但是写的是一位市井女性的闺怨情绪。这位女性形容枯槁,慵懒无聊,只因为那薄情郎,一走之后再无音讯。现在想起来,她只后悔当初放他走,就该把雕鞍锁起来,她是如此盼望自己的情郎可以和自己朝夕相对、长相厮守、耳鬓厮磨可以不辜负这大好的青春年华。这样直率的表达相比之“温柔敦厚”的诗学传统是一种大胆的突破,这是一名普通女性对于情爱追求的率性表达。这不同于深闺大院里那些欲说还休的贵族女性的含蓄表达,这种富有市井气和生活气息的呐喊正是柳永式的书写。另一首词《迷仙引》云“才过笄年,初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便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华偷换。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这首词写出一个希望自己可以从良得到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她先是回忆自己往日在烟花柳巷心如死灰的生活场景,接着写到如今与君相识,愿与君携手浪迹天涯,永远摆脱身份过平凡人生活的愿望。这首词表露出柳永对这个下层女性深表同情,对她们的情感愿望表示深切的理解。并且他对这些女性的评价是很高的,没有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她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正如他在《少年游》里面所说的那样“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在柳永眼里,这些女性性情高洁,灵魂高尚,端庄秀丽,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流落风尘,但是人在风尘但是并没有玷污了她们美丽温柔的心性。

三、活泼开朗的健康女性美

相比较温庭筠闺阁中那些郁郁寡欢的贵族女子和柳永市井间染尽世俗风尘的市井女子而言,苏轼笔下的女性带着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忧无虑的健康女性美。《阮郎归・初夏》里写道的“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首词写的一个初夏的午后一个少女的一个生活场景,在绿荫如盖蝉鸣不休落雨的午后,一位少女在阁楼是酣眠,窗外水烟缭绕,熏风习习,她被棋子落下的声音惊眠。她醒过来发现雨后的荷叶盛满雨水,石榴花被雨水洗过后娇艳欲滴。她按捺不住喜悦取了一个盆在溪边嬉戏,只看见荷叶上的水被散开后又复圆。从这首词我们可以一个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这跟以前那些满脸愁容思妇念远的女性形象差别很大,顿时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四、原因分析

这三位词人笔下的女性面貌迥异并且三个人对待女性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词风词境的转变。在晚唐五代的时候词还在齐梁诗风的笼罩下,“词为艳科”的局面形成,所以像温庭筠笔下浓妆艳抹的女性和精美的名物引起读者托喻之联想是随着时代的观念应运而生的,雅词是晚唐时代的主流。而词发展到柳永那个时代词境开始扩大,词由书写贵族文人生活的文体延伸到体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感情,词风也由华美艳丽转变为朴实通俗,所以市井的女性自然就被纳入书写的对象。等到苏轼的时代词境更加开阔,词风也更加多元,生活中的一切感受和体认都可以写入词中,词不再只是婉转寄托情志的代言体,而是和诗歌享有相同地位用以表达人生志趣的文学形式。

第二、与个人经历有关。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记载:“宣宗爱听《菩萨蛮》词,令狐相国()令其(温)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统治者喜欢听喜欢唱艳情词,臣子带为撰写,这是晚唐五代习以为常的事情。所以温庭筠写《菩萨蛮》多写贵族妇女生活也就不足为怪了。柳永因为科场失意长期流连于烟花之地,接触大量市井女性对她们的生活和感情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的笔下多出现这样的女性形象。苏轼本人经历丰富阅历坎坷,对人情世故人性冷暖有一种不自知的达观,所以其笔下的女性角色丰富,并且他个人对健康的积极的女性美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他对女性的描写不滞留于客观的描写还有深切的体认,上升到一种精神上的认同感。

第三、对女子的个人情感评价和整个社会对女性看法的转变。晚唐五代女性的地位依然是明显屈服于男性的“第二性”,整个社会和温庭筠本人都没有跳出这种认识的藩篱,所以在其作品中女性的角色感很弱,而是一种代言体出现在文本中。到柳永时代,人们的观念开放,市民意识抬头,社会尤其是柳永本人对女性出于一种“第二性”的尊重,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生活和情感变化,基于这种观念他在词中的女性形象才如此放任不羁。苏轼的时代,整个社会风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加上苏轼本人特殊的人生观,他对女性的认识不在是“第二性”的认识,而是一种和男性平等地生存着的一类角色,这就导致他在词里对女性由衷得赞美和会心得欣赏。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女性角色这个话题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的文人在书写自己笔下的女性角色时不免带着时代的印记、个人的好恶等等,但是不管怎样,女性角色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学,文学也永不会离开女性。

【参考文献】

[1] 杨海明.杨海明词学文集[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2]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