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助产士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与防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了解助产士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探讨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分别是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对策。结论: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以保障助产士的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在诊疗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意外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而导致感染,由于产房环境封闭,而服务对象均为分娩的孕产妇,助产士在接产的过程中所接触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均是职业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感染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助产士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的欠缺和防护措施落实不严,可致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加强综合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
助产士的职业高危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另外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紧急处理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因争分夺秒的抢救,一些预防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存在较高的职业性暴露。
物理因素:针刺伤是助产士感染的主要途径。在实施会阴侧切缝合术、人工破膜和各种注射操作时,助产士常因产妇的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有研究表明,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1.8%,工作中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的危险。
化学因素: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封,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如各种消毒液,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有关,作为产房这个高风险的科室,助产士的心理问题尤其突出。由于工作量大,人员编制不足,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久的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易导致助产士身心疲惫,引起生物钟紊乱导致失眠、焦虑等,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
高危因素的预防措施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学习医院感染知识、防护措施及标准预防等,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操作前做到自我检查,操作中自始至终应做好必要的防护,把危害降至最低。
改善产房环境:产房应布局合理,在设计上考虑空气流通性好,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做好各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每天定时进行动态空气消毒,每个月定时进行空气检测。
生物因素的防护:①做好个人防护: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和黏膜暴露等危险时,应按标准预防措施,使用防护用具如护目镜、防护围裙等。在为产妇实施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带口罩、乳胶手套,手皮肤有破损时带双层手套,如产妇的血液不慎飞溅到眼中,应立即按照眼结膜冲洗法进行冲洗。②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不同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洗手采用7步洗手法,过程要规范,使用流动水洗手。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备皮刀、吸痰管、吸引器连接管、吸氧管等,对于急产及传染患者必须隔离待产、隔离分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物理因素的防护:①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助产士在进行各种操作时,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置入耐刺、防渗漏容器,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在行会阴侧切术和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②建立针刺伤上报登记制度: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0.5%安尔碘消毒后用敷料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疑有特异性感染上报院感染科,必要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进行早期预防。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应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严格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和使用,解决好消毒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前,应先了解该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进行消毒操作时带较厚的橡胶手套,有效地避免与消毒液的直接接触。
心理因素的防护:在管理上,助产士的配备要充足,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助产士超负荷的工作,保证助产士的休息和体力。此外关心助产士的心理生理需求,组织各种有益活动,保证良好的心态和体魄,使其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应对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也可以降低因心理等不良因素造成的职业暴露。
参考文献
1 雪丽霜,桂荣,零恒莉,等.助产士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03-505.
2 吕晓玲,夏秋红.ICU护士的职业损伤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5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