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的使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的使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你走进位于河北省临西县万庄村的万和宫,小桥流水,建筑厚重,洁净安宁,一派祥和之意。徜徉在景区里,处处洋溢的和谐气息让慕名而来的参观旅游者不禁心生感叹:“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果然名不虚传!

若是夏天去万和宫,满眼绿树成荫,周围鸟语花香,让人神清气爽。也许你不曾想到,如此和谐美丽的万和宫,在十年前,还是万庄村头一个废弃的大水坑。村民们都把这个大水坑视为垃圾坑,谁也没想过,那上面能变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宫苑。

“敢叫天地换新颜”,万庄村的儿子王殿明做到了。他从1970年入伍,在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一干就是30年,2001年退休,已是正团职军官,他退休不退色,依然保留着军人的那股劲。从2006年开发建设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万和宫至今,王殿明以“和”立业,“和”字开始贯穿他的事业和人生。同年,王殿明筹组河北万通万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年创办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致力研究“和”文化,如今,在万和宫的基础上,王殿明正进一步大力建设中华尚和园。

那时的王殿明已过天命之年,穷过,饿过,奋斗过,迷茫过。是什么促使他走上“和”的道路?如今,“和谐”这个词对于人们来讲已不再陌生,那么,“和”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用王殿明自己的话说,“‘和’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世界观,是方法论。用‘和’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是能解决一切矛盾的答案。”

王殿明先生还哲理深邃地讲到:“天有大美、地有大美、美不胜录,但有一个字可概之——‘和’。就人生而言,从孕育生命到生命出生,从成长到人生而立,再到事业有成,直至生命结束,有始有终地由‘和’相伴,‘和’之美,‘和’之大,‘和’之贵,故说:‘人从和中来,中和而去’。”

“和”之源泉

2001年,王殿明从部队退休,创办了河北青华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军人出身的他把生意搞得有声有色,富起来了,他始终没有忘记养育他的热土——万庄村。在河北和谐文化研究会里,王殿明宽大的办公桌上摞了一百五十多本关于“和”的著作,这些都是王殿明平时阅读的书籍。

1970年,18岁的王殿明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白求恩军医学院一干就是三十年。在部队里,“白求恩精神”教育着他,加上从小父母与人为善的影响,王殿明开始亲身实践“和善”的精神。“刚入伍时,从家里拿了18块钱,部队津贴每个月是6块钱。我们有个班长,家是唐山的,非常困难,他母亲在外面讨饭,我就和几个战友商量,我拿了五块钱,给他寄回家去了。他后来也不知道。这都是家庭和部队对我的教育。”

在军医学院里,王殿明努力要求上进,从普通战士升为军务处长,上校军衔,历任校党委委员等职。作为一名军人,王殿明注重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始关心国家大事。“我当过书记员、保密员,看很多报纸,《环球时报》啊,《参考消息》啊。后来自己开公司,订了很多书刊杂志,《环球人物》是我每次必读的。”

“和”是太阳

说到从部队退役,到创业办公司,再到研究“和”文化的过渡,王殿明十分认真:“从军医学院退休后,不用工作,开始休息,每个月几千块钱退休金,生活上也有保障,于是开始考虑到人生的价值问题,考虑到一些理想信念,想做一些事。”

随着公司业务走上正轨,富裕起来的王殿明始终不忘回馈家乡。回到家乡,王殿明发现村里“吃水不行,路不行”。于是,2003年,王殿明投资18万给家乡的农村打井,让家乡人民喝上了甜甜的自来水。2004年,他又拿出15万元,给万庄村铺路,方便村民出行。但同时,王殿明感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之外似乎还缺点什么。

“之前万庄村有一户人家,弟兄两三个,不照顾母亲,老人家没饭吃。他们现在给父母讲道理,说她啥都不干,吃什么?”说到这里,王殿明非常激动,“和文化讲究平衡嘛。母亲老了,那你小时候,什么都不会,父母跟你说这些了吗?管你要什么了?父母养育了你,不能动的时候,你应该给父母。这就是‘和’最核心的理念,平衡。给少一点,父母不会计较你。太少了就不行。办任何事都讲究平衡。礼尚往来,都是平衡。”

王殿明说,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层面也不能落后,要让大家意识到‘和’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后来万庄村的万和宫。

王殿明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一路走来我慢慢感悟到,要想做成一件事,要想让人们感受到幸福,不仅需要‘合作’的‘合’,更需要‘和谐’的‘和’。‘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但这些内涵当中,作为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最重要。”

2009年底,王殿明与几家单位和一些媒体合作,举办了“万和宫”新二十四孝评选活动。“希望能通过这些孝的使者,给更多人传播孝的理念。如果能通过这次活动,让‘孝’这一善念在千百人心中扎下根儿来,那就是最大的善事。”

然而,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年多的海选,王殿明遇上了各种困难。“为了找到那些行孝的典型人物,我们上山下乡,真不知跑多少边远地方。”

有一次,在看了几百封群众推荐信后,王殿明被河北省行唐县龙州镇西关村的张建霞深深感动。她了为了挽救患有肝癌的公公,毅然捐出自己69%的肝脏。“这样超越血缘的亲情,正是我们想找的典型!”2009年底,王展明不顾天寒地冻,赶到西关村。“到了当地我们才知道,她的公公病情忽然恶化,全家人都去了北京求医了。”

“过了大概一个多月,我又去了一趟。”然而这时,张建霞的公公刚刚去世,她根本不愿谈这些“不值一说”的事情。两周后,王殿明再次启程,带着“新二十四孝”的评选材料三顾茅庐。这一次,为了说服张建霞,他说了整整一个上午,反复强调这个活动的积极影响,最终,张建霞被感动了,决定参加评奖,把“孝”的理念传播出去。

一年间,王殿明共征集到来自北京、河北、湖南、广西、台湾、香港等30余省市地区共1万多份案例。随后,他又请来中国伦理学会、国际儒学联合会等机构以及各大高校的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这些案例进行评议,最终确定了评选结果。

“首先向古今二十四孝敬礼!”颁奖典礼上,王殿明眼含热泪,向全场行了个军礼。会后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多次都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想到了放弃。忙活到最后,资金已经很紧张了。孩子要在深圳买房,我都没办法帮忙。只要我们达到了推广‘孝’的目的,一切辛苦都值了。”

怎么看待“和”文化?王殿明认为,“人们有很多好的思想,这些想法像珍珠一样散落了,怎样把它们整合起来?‘和’就是能穿起这些珍珠的线。在这么多的思想文化里,‘和’是太阳文化,是最温暖的那一个。”

“和”之光辉

几年来,王殿明用“和”文化的思想建设万和宫,倡导万庄村人民和谐友爱,和善孝顺。如今,在王殿明数年来的大力倡导下,万和宫建起来了,万庄村人民的“和”文化意识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不仅是外在的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整洁,村民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据万和宫的工作人员介绍,一次,在听过讲解员解说24孝的故事后,村里的一位妇女非常感动,深受教育,回去了就把年迈的婆婆接到家里照顾。几年过去,村民们开始懂得文明礼貌,见面主动打招呼,有小摩擦也不会大打出手,在“和”文化的感召下,许多家庭还自发建起了“和”文化展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主题展示“和”文化。“许多人家买了字画、设计了工艺品,用来展示‘和’文化与家庭和谐。”王殿明欣慰的笑笑,“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还在继续努力,让万庄村真正成为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

王殿明认为,他推崇的“和”文化,是一种信仰。如今,他的“太阳文化”,光辉不仅照耀到自己的家乡万庄村,还给那些提供后勤服务的学生带去了温暖。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之风骨,王殿明亲任总编,编辑出版了“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系列丛村,计有《万庄史话》、《万庄神韵》、《万庄与临西》、《万庄故事》、《万庄民俗》与《万和庄的故事》、《各之韵》等七部,另有《和谐人生三六九》、《和之说》、《各宗史伯研究》等等,价真货实地为和谐中国之程又奉献了一份高层次、有档格的文化盛宴……

王殿明下步设计安排:“要把万庄村周边16个村庄全部容纳进来,要建设一个大周边农民的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要低碳、环保、绿色,将呈现给乡亲父老一个田园适居,用现代高科技打造的新农村;他集萃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谐文化,并对九州华夏农民提供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典范……”

“用‘和’认识世界,用‘和’改造世界。”望向窗外院里的“和宗”雕像,王殿明眼中充满了希冀,虽然采访时天气阴霾,但王殿明的目光坚定,仿佛他正透过阴霾,看到他追求的“和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