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得最久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得最久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蓉子,台湾著名女诗人,其诗歌中出现了很多花意象,具有丰富的诗歌内涵。本文将重点分析诗歌中的“”这一意象,品味蓉子诗歌中淡淡的寂寞乡愁,感受其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精神。

【关键词】蓉子;;乡愁

说是“永远飞翔的青鸟”①,说是“一朵青莲”②,说是一朵“开得最久的”③,说是“一朵又真又美的山水仙”④,说是“蓝空一朵百合”⑤,似乎都是在说我们要谈论的这位诗人。她是一种或几种花的形象。在中国当代诗坛,蓉子称得上是一位纯粹的女性诗人,而且是生长在南中国水乡的女性诗人。说纯粹,是说在她身上女性的许多特点最完备而且保留得最美好。“中国古典女子的娴静含蓄,职业妇女的繁忙,家庭主妇的责任感,加上日趋尖锐的现代诗的敏感,以上四者加起来,形成了女诗人蓉子。”⑥

蓉子诗歌是独特的,也是常青的,她的艺术之美,已为许多诗人和学者所共赏。“静观天宇而不事喧嚷”,从容“探询灵魂成熟的丰盈”,是蓉子得天独厚的气质,蓉子的艺术精神是古典的,也是浪漫的,是知性的,也是感性的,尤其是在对美的感觉、捕捉、表现方面,简直达到了精微、极致的程度,使得著名的九叶派女诗人郑敏也情不自禁地赞道:“她的诗可读性很强,而又有很深邃的内涵。用字饱满、穿透而不夸张;色彩鲜亮,唤起视觉的形、色之感,而不造作。汉语的优美韵味及高度的活力被自然地吸收到现代诗语中。”并得出结论:“美,不管在什么时代,毕竟还是人们心灵的需要。”⑦刘登翰认为她的诗歌总在“寻找着一种精神的超越”,并体现出“一种富于东方古典美的娴静的艺术风格”。古远清说她的诗歌“声谐而句警”,不愧为“台湾新古典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钟鼎文曾形容她的诗风:“充满着一种宁静的寂寞和浅浅的抑郁。”痖弦甚至指出,蓉子诗歌的意义很丰厚,“不单是文学的美学的,甚至成为社会的和教育的了”。这些评价,均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揭示了蓉子诗歌的审美内涵,都是不乏真凭实据的。

在蓉子的诗歌王国中,出现了许多“花”的意象,如雏菊、凤仙花、牡丹花、百合、青莲、水仙等等,其中,是最重要的意象之一,这一朵饱蘸着乡愁的雏菊,开得最久,也开得最美。

“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撼。这些人生缺撼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⑧

“乡愁”是在台湾的大陆人一种时代相思病,是一种客居他乡者对母土的思念之情,作为一种精神补偿,它在诗中表现为对祖国大陆母亲的依恋之情。海峡两岸,亲人们长达几十年的生离死别,思念之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一片槐叶,一张邮票,一只蟋蟀,都能勾引起浓浓的乡思,有乡归不得的哀痛和悲喜交集的向往,致使一代诗人尽望乡。“乡愁”成了大多数台湾大陆各省籍诗人共同的主题。蓉子于1949年2月自江南水乡独自一人来到台湾,举目无亲,她感慨:“欢笑是我的容貌/寂寞是我的影子”,“白云是我的踪迹”。⑨“白云”象征着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活状况,同时赋予诗作以感伤的色彩。

在蓉子的乡愁诗中,成为了表达情感的重要意象。一朵紫色的雏菊,深深牵引着女诗人的情绪。这首《晚秋的乡愁》,就是一曲哀怨痛切的歌韵。

蓉子以晚秋节令作为引起乡愁的背景,烘托之下,更增加了乡愁的浓度。

全诗五节,女诗人用繁复的意象和意象的时、空交错组合,将“乡愁”的感情潜流,曲折多姿的映现出来。第一节,用了“紫色雏菊”、“古老的花瓮”和“异乡的风”等意象,构成一幅晚秋庭院盆景图。蓉子二十一岁,就离开故乡,被调到台湾,那正是含苞的雏菊啊,被从故土采摘到异乡台湾去了。“古老的花瓮”与“雏菊”相映照,又生发出一种象征内涵,既显示了女诗人与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识的血缘,又蓄蕴了诗人身世飘零之痛。而异乡不胜阴冷的秋风,更加重了凄愁的情调。这可说是情景交融,显出了晚秋乡愁的题意。

在诗的第二、三两节,诗人将灵视的感光镜头转移到昔日家乡。诗人用昔日的家屋、远处的山岗、淡云、轻风、悠悠的水流和琵琶声韵,这一组繁复的意象,织成一幅故乡清秋图,来反衬思乡的哀怨。

在诗的第四节,这位多愁善感的女诗人,又把灵视的感光镜头转移到异乡台湾的潭水,深秋冷寂的潭水,使那十月的寒意更加深,幽壑奔冽的光,使悲凉触手可及。诗人又调动通感艺术,将视觉美感化作肤觉感,静态的潭水和动态的光照相映衬,将悲凉氛围谊染得更浓。诗人感情的潜流从凄愁,增至哀怨,又增至悲凉,诗的感情层层叠加起来,终于在最后一节,以更为惊魂裂魄的一笔,将潜流变成泉涌了。诗人仰天长叹,她发出一声洁问:“谁说秋天月圆,佳节中尽是残缺”。诗人在结尾一改前面凄婉的风格而化作强烈的直抒胸臆:“每一回西风走过,总踩痛我思乡的弦”。“西风”的意象,意味深长。女诗人身在异乡为异客,风从西方来,是大陆的风啊!故乡的风啊!西风传来的风信,是阵阵故乡情,怎能不激起思乡之痛呢?

在这里,“紫色的雏菊”引发了诗人悠悠的乡愁,诗人以“雏菊”自喻,表达了久居异乡的孤寂之感。然而,但菊非水仙,不会临流弄影,“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其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精神,亦使诗人佩服。

“到了秋天/群芳都已消逝/你欲独放奇葩/亭亭玉立在寒风里/诗人爱你高洁的风姿/我欲爱你那颗精金的心/因为培植你的/不是和风暖阳/乃是凄厉的寒霜!”(《菊》)

“凄厉的寒霜”培植了菊“精金的心”,而在异乡的日子,亦使诗人变得更加坚强,余光中称其为“开得最久的”。然而,“乡愁永不会衰老”,“乡愁就是童年是记忆也是历史”(《乡愁》),越多越醇,越久越真。

注释:

①王泉.简论蓉子席慕蓉诗歌的乡愁情结和女性意识[J].华文文学,2002(5).

② 蓉子有一首诗,题为《一朵青莲》.

③ 余光中.女诗人――蓉子[A].余光中.蓉子论[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

④ 蓉子诗:《一朵又美又真的山水仙》.

⑤ 蓉子诗:《哀天鹅》.

⑥ 高歌.千曲无声――蓉子[A].蓉子.蓉子自选集[C].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1:285.

⑦ 郑敏.读蓉子诗所想到的[A].从诗中走过来:论罗门、蓉子[C].文史哲出版社,1997:259,257.

⑧ 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代文学思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6.

⑨ 蓉子.我为什么索取形象[A].古继堂.罗门・蓉子短诗精选[C].台湾殿堂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施晓玲(1991.04―),女,汉族,浙江永康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3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