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文章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的认识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生动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讲的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要求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处于第二学段的后半期,课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采用多种方法理解生词的意思及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课文中作者通过观察青年聋哑人的外貌、动作、神态,表现了青年人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年轻人勤奋、专注的品质,并能转化、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动笔写写围观人的议论和赞叹,学以致用。

设计理念

1.体现年段学习特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阅读课文,能从具体语句中感受青年看鱼、爱鱼的忘我境界。

3.呈现学生学习过程:采用自主阅读、师生、生生对话等方式,充分展现学生感受文本、搜集整理信息、学习表达运用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一丝不苟”等词语意思。正确书写“港、徽”等生字。

2.选用课文的有关词语,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

3.体会作者抓住动作、神态等重点语句感受青年看鱼、爱鱼的忘我境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并对围观人群的动作、神态进行练笔写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抓住动作、神态等重点语句感受青年看鱼、爱鱼的忘我境界。

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对围观人群的动作、神态进行练笔写话。

教学准备

课件、 练习纸

教学流程

一、 自主质疑,引发阅读期待

1.课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一起读。

2.读了课题,脑海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3.有了问题怎么办?——可以读课文,边读边想。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自主提出疑问,并学习通过读课文解决,这样的自主质疑过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 把握内容,整体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反馈。

(1)字词检查。

出示词语: 花港 聋哑 厂徽

指名读词语。着重指导“港”和“徽”,能正确、美观书写在方格中。

师:港和徽这两个生字非常容易写错,谁来提醒大家要注意哪个笔画?

交流,板书。学生书写,提醒写字姿势,写好后同桌互相对照一下。

出示词语: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举止特别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一丝不苟

师:课文中出现较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积累积累。

(2)谁能选择屏幕上的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交流评价。

师:借用课文中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

师:读了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性地寻难而教,充分体现中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特点。同时选用词语把握课文大意,也符合年段要求,更体现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指向。对课前提出的问题不流于形式,不置若罔闻,关注学生的真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生发点,尊重学生,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 聚焦“忘我”,抓动作、神态,体会语言的表达

1.聋哑青年看鱼、爱鱼到了怎样的境界,才把这鱼画活了,仿佛游到了纸上?课文有一个词,你能找到吗?(板书“忘我”。)

2.我们再回到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青年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轻轻地读读课文,用“——”划出这些句子,找到一句就用序号标上。

3.交流反馈。

预设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青年看鱼时忘我的神情的?

学生交流。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朗读出来吗?学生读。

师:这位同学不仅能抓关键词来体会,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读出来。这对学习语文非常重要。其他同学一定认真倾听的,别人讲过的我们不再重复。

(1)抓住“呆呆地、静静地”等词语体会青年看鱼的专注、认真到了忘我的境界。

(2)借助关键词,读好句子。

预设2: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作者留心观察青年画鱼时两种不同的画画技法(课件点红: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能不能用这段话中的一些词语来帮着理解这两种画画的技法(着重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促进理解)?

交流:“工笔细描”抓住“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挥笔速写”是很快地画金鱼的动态。

(2)理解“一丝不苟”。

出示:“苟”在字典中的解释是“随便”。

师:知道“不苟”是不随便,“一丝不苟”就是一丁点儿都不随便,不马虎,做事非常的认真。这位青年会将金鱼的哪些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呢?我们想象一下说一说。(交流。指导读好句子。)

(3)他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下金鱼的哪些动态?

出示: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 )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寥寥几笔,金鱼生动活泼姿态就跃然纸上了,青年画的画简直是——你能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青年鱼画的好!生交流——青年的画技真是高超。(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贴词语)

(4)朗读指导。作者用“有时……有时……”将青年画鱼的两个技法细致地描写下来,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敬佩的心情读好这段话。

怪不得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齐读小女孩的话。

(5)交流其他语段。抓“忘记了,忘记了,忘了,忘了 才……才……”

设计意图:锁定青年看鱼、画鱼的语段,从文中寻找反复出现的词语,帮助理解“忘我”,聚焦“忘我”找到作者描写青年看鱼、画鱼专注的句子,通过找关键词体会作者通过对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青年的忘我境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习得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会运用奠定基础。

四、 转化运用,练笔实践

1.再次朗读,体会描写的方法。

联文引读语段,进一步体会作者通过留心观察青年看鱼、画鱼的神态、动作,表现出青年忘我的境界。

2.转化运用,练笔写话。

(1)我们也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来写写围观人的赞叹和议论。同学们仔细看图,看看图上这些围观人的穿着打扮,他们看鱼时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出示:

选择其中一个围观的人,观察人物神态、动作,想象人物可能会说什么,写写对青年的赞叹或议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2)学生小练笔,教师巡视。

(3)交流,点评。学生读句子,教师点评;学生读句子,学生点评。第二组交流,按顺序来交流(观察图画由远到近,按年龄的大小),加上一个总起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纷纷赞叹着”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成一段话。

(4)课文作者为什么不具体写这些呢?文章的主角是青年,直接描写;对其他围观的,作者只抓住小女孩的语言来写。但不管是直接写还是间接写都让我们感受到青年的忘我的境界。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写法,设计小练笔,实现以文本为凭借,发挥其例子的作用,在转换运用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作者写作意图,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突显了语文实践。

五、 回顾小节,再次质疑

作者通过对青年动作神态的描写,让这鱼“游到了纸上”。和青年的交谈中,得知鱼“游到了心里”,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又有哪些问题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语文学习的方法,完成板书,不仅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同时润物无声地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渔”。教学从课前的提问开始,又以提问结束,再一次激起学生阅读期待,亲身经历阅读的过程,享受阅读的乐趣。

六、 课后作业,积累语句

1.摘抄积累描写青年外貌、看鱼、画鱼的句子。

2.补充、整理完成围观人议论的小练笔。

设计意图:以摘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积累语言并加以运用。补充整理完成小练笔,进一步拓展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