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盲】

相信很多读过《像山那样思考》一文的读者对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狼嗥印象深刻。作者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odLeopoid)也对这声狼嗥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曾是一个忠实的资源保护主义者,和那个时代许多自作聪明、忘乎所以的人一样,把自然资源分为“有利的”和“无利的”,提倡保护温顺可驯服的鹿,猎杀野性的无法驯服的狼,觉得狼越少,鹿就越多,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天堂。然而随着狼的一只只倒下,人们却不见所谓天堂的出现,反而像做了一个地狱般的噩梦:没有天敌的鹿群大量繁殖,毫无止境地争食,高山植被和草场被大片大片地破坏,沙尘暴接踵而至。当人类的未来全无安全可言时,作者才意识到保护环境是何等的重要。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应该说已经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人与自然之间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很有帮助。然而进一步思考却不难发现,人类所倡导的环境保护归根结底还是以保护人类利益为前提的。难道自然真的只是人类利益的附属品?难道作者的最终认识仅限于此?本课试图以文末“这个世界启示荒野”一句为突破口,挖掘作品隐含的更深层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录】

师:我们课文的题目叫做《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山是怎么思考的?像山那样思考什么?通过上文的学习,请同学们试着用简洁的一句话来同时回答这三个问题。

生(思考片刻):人类要像山那样客观公正地去思考狼的嗥叫中隐藏的深刻内涵。

师:非常好。那么狼的嗥叫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深刻内涵呢?同学们能不能从下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答?

(小声讨论)

生: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就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师:找的很好。原来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就是“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可是我们又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它与我们上文总结的有关作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课堂很沉默,看来我问的这一问题难度系数比较高,有必要做点引导)

师(提示):在同学们想象中,“荒野”是什么样子的?荒野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思考片刻,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把这个词理解为“荒凉的旷野”。那儿有树林,有草原,有沼泽,有戈壁,有大漠,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说它是“荒凉”的,因为那里很少有人迹出现。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雁来雁往,花飞花谢,草长瓜熟,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很有文学色彩)

生2(补充上面学生):荒野也不一定是那么安静的。别忘了那里除了温顺的小动物还有凶猛的野兽,弱肉强食,自然界还是有很多残酷的地方的。

生1(与生2达成共识):不错,优胜劣汰,这也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

生3:我记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有本著作叫做《野性的呼唤》,文中讲述了一只原本生活在文明社会养尊处优的狗被拐卖后,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逐渐适应现实生活,狼的本性被一点点唤醒,最终回归荒野,和狼群兄弟并肩奔驰在雪原的故事。看了这本书后我很震撼,它让我感觉到了荒野生命有着坚韧顽强的精神、钢铁一般的体魄以及非凡的智慧,它们也像人一样为着自己生命的尊严和追求不断奋斗拼搏着。

师(也有感而发):新疆有一种珍贵的树,叫胡杨。因为缺水,直立的树干皮叶全无,残骸痉挛交错,疤痕累累,一派满目疮痍的荒凉,然而千年的风来了又去,死了的胡杨始终横天而立。当地人说胡杨有三条命,“长生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一荒野植物上体验到生命本身的意义。

生4:不知道谁说过“要让人们懂得山岳的崇高、树木的完美、生命的美丽和荒野的价值”。“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我想说的是,荒野是大自然中未被人类干扰或者干扰甚少的一种生态系统,荒野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态价值,更给予了我们一种生命的体验。人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有没有意识到自然也有其尊严?

(无需再多言语,学生已经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师:不错,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的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人类在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也需尊重其他生命种群的尊严;漠视他类存在的尊严一意孤行,到头来必将给自己带来深重的灾难。那声狼嗥中饱含着生态意义和生命价值,狼嗥的“悲哀”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在于它也有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

【后记】

讨论至此,教师自然地引入作者利奥波德著名的“大地伦理”:“我们蹂躏大地,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属于我们的物品,当我们把大地看成一个我们隶属于它的共同体时,我们可能就会带着热爱和尊敬来使用它。”他认为人类应对自然抱着一种热爱和尊敬的态度。作者在文末引用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自然万物,与它们和谐相处,这也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经过这一番深入分析,我们应明白文章的立意不仅仅停留在对生态价值的倡导,更在于对生命意识的尊重。行文至此水到渠成地把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的认识发展到万物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时所采取的尊重态度,而我们也由此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