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故乡的林 第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故乡的林 第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昨夜,故乡又入梦中,并非现代版,而是五十年前的老版本,可谓原创之作,令我常读常新,兴趣盎然。

那时,故乡顶多五六十户人家,坐落在一个小岭杠子的前端。乡亲们喜欢在房前屋后栽植杏树,代代相传,蔚成风气。如此这般,村里村外就有好多杏树,尤以北半部居多,十几处茅舍隐入杏林之中。村子东南面的山坡上也全是杏林。

阳春三月,是故乡最美的时候。春阳和蔼地送暖,春风殷切地呼唤,杏树枝头就长满了高粱米般的花骨朵,并且日趋膨胀,含苞欲绽。适逢一夜春雨轻洒,杏花就开了,初时粉红,渐褪为白色,一树树,一片片,凝止不动,如同昨夜降下一场厚厚的彩雪。未到近前,令人恍若置身于数九隆冬,感觉到一阵甚是惬意的微寒。和煦的阳光透过花冠的缝隙,筛下一地带有馨香的光斑,稠酽的花之馥郁如胶似漆,萦绕其间,经久不散。我常于树下伫立凝视,浮想联翩,神游八极,不啻融入一团旖旎的香云里!蜜蜂们闻讯赶来,一边忙着采粉,一边愉悦歌唱,嗡嗡声不绝于耳。几只鸟儿在杏林中对歌,一个个长相俊俏,音质清丽。聆听着这美妙的天籁,我流连忘返,真想幻化成一棵杏树,与这些大自然的歌手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直到地老天荒。

傍近麦收时,杏儿相继成熟,我和伙伴们常于漆黑的夜晚潜入杏林,像些小猕猴攀援上树摸杏子,既解馋瘾又图刺激,心中好不快活。一些老杏树招了蛀虫,创口处有汁液流出,凝结成块,形如琥珀,我们采一些装在瓶子里,兑上点水,作为胶水使用。

故乡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河,流至村南,合为一处,再向南流去。河畔上下全是柳林,佐以少许杨树。隔着柳林,看不见三里外的邻村。“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残雪尚未融尽,柳林就泛绿了。再过些日子,柳条就发芽了,远远望去,宛若炊烟袅袅。整个柳林仿佛笼罩着浅绿色的轻纱。我和伙伴们时常上树折柳枝拧柳笛。柳笛声声,饱含春之旋律,放飞颗颗童心。柳林中有许多鸟窝,我们深知鸟儿是庄稼人的朋友,因此从不上树掏鸟蛋和雏鸟。

进入夏天,柳林就成了蝉们的歌坛,它们热情奔放,不知疲倦地歌唱。故乡东北面有一条较窄的山谷,谷底长满了柳林,那儿偏僻,蝉儿特多,往往箍满了树干。它们唯恐被遗忘似的都在杂乱无章地放歌,打老远儿就能听到。我们常于云黑头的晚上,在林中生一堆篝火,然后摇撼柳树,蝉们心中大骇,慌不择路,纷纷朝火堆飞来,我们就势烧着吃,那可是一种美味哩。

蝉由蝉龟蜕变而成。蝉蜕是一种中药材。为了勤工俭学,我常于清晨手持长杆到河畔柳林中拢蝉蜕。有些蝉是拂晓时蜕变的,白爽爽绿莹莹的,酷似玉石雕刻的。它们翅膀未硬不会飞,拿回家炒着吃,可香哩。

进入三伏,雨水较频,一些柳树上就长出了木耳。我们总愿逞强显能,竞相爬上树,将木耳摘下来分而品尝。

发洪水时,一些岸柳的根部被涮空了,树根,河水滞留其间,恰好成了鱼儿的避难所。我们时常在树根旮旯里摸鱼,一旦摸到了,便觉得好不惬意。全身的惬意,在于鱼儿在手中挣扎的感觉,在于呼吸着青苔和水草的气息。由于山谷里树木成林,涵养了地下水,河水终年不竭。溪水的源头也有小鱼小虾,我和伙伴溯流捕捉,不知不觉就走进山谷深处。

夏天的中午,老倌儿把牛群圈弄在柳林旁边的沙滩上歇憩,他呢,倚着树干抽起了老旱烟。我和伙伴们在河里洗完澡,便跑过来看光景。牛们大多卧在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在若有所思地反刍。几头牛犊在追逐玩耍。牛虻不知从何处飞来,落在牛身上就忙着吮吸血液。牛胯裆里的牛虱子也在贪婪地吸血。牛们除了用尾巴抽打之外,再无其他办法,只能默默忍受。我们顿生怜悯之情,上前冷不防将牛虻打死,再将那些蓖麻子般的牛虱子揪下来,用石头砸死。牛们很感激,伸出舌头舔我们的手。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些类似牛虻牛虱子的东西,总是深恶痛绝!

故乡的西岭上全是松林。据村老们讲,早年他们盖房子所用的椽子和檩子都是在那里采伐的。故乡北面的大山,长满了密匝匝黑压压的松林,简直跟竹林子一样,要想到松林中搂草,根本扛不出来,没法子,只好用柴镰砍出一条通道。我和伙伴们时常进去撅枯松枝,为了搬运省力,索性拖着柴捆下山。久而久之,陡峭的山背被磨得亮亮的,就像大山抛下的一根白带子。

立秋前后,大雨滂沱,大山被润酥了,松林中会长出好多香蕈。有些地堰上长着松树,树下也出香蕈。我时常上山捡香蕈,晒干后卖钱。除此而外,我和伙伴们时常利用星期天,到松林中挖药草,捉蝎子,慷慨的大山总会让我们颇有收获。

北山后面的几条山谷里,则长满了柿子林。每当到了晚秋,树叶凋零,惟剩满树柿子。那些柿子红彤彤黄澄澄的,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斗。我和伙伴们常去摘软柿子吃。软柿子甜如蜂蜜,那是大山酿造的琼浆玉液,令人百尝不厌。

由于乡亲们无节制地生育,导致人口大增,原有土地所产的粮食实在是供不应求,没法子,只好改河造地,将河畔的柳树全部除掉,村边的杏林也未能幸免。为了建房,村内的杏树自然难逃厄运。山上的松林、柿子林由于乱砍滥伐,逐年稀疏,直至荡然无存。站在村前,不但能看到南北两个邻村,即便再远的地方也尽收眼底。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出故乡当年的生态环境是何等美好,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林中的许多野趣。那种生态环境,恐怕今生今世也难以复原,这真是个天大的遗憾!

故乡的林,如同一本精美的相册,珍藏在我的心灵深处,抚今追昔,倍感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