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的能力。针对学生看到一道题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图表中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抓住关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直到得出结论。而这一过程,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大语言。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得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地理信息是由文字和图表共同组成的,图文并茂,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表,从图表中获得重要信息,并将信息转变为文字,实现“图文转换”,为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例如,读下表,分析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

说明:判断气候类型之前,让学生明确影响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表可获得的信息有:最热月气温(21℃)出现在1月,最冷月气温(12℃)出现在7月,且最冷月气温12℃大于0℃、小于15℃;降水量最大值(85mm)出现在7月,最小值(12mm)出现在1月。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是与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分析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这种能力是在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评价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师通过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对气温和降水信息进行逐个分析思考,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说明:在获得以上信息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最热月出现在1月,是南半球的夏季,而且最冷月气温在0℃到15℃之间,属于亚热带气侯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1月少,而7月多,说明雨热不同期(温度高的季节,降水量少;温度低的季节,降水量多)。

三、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中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种能力是通过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有关理论和原理,及其对实际问题的综合性描述等方面培养出来的。教师培养学生将源于教材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并能拓宽其视野,同时又使其巩固了知识、灵活运用了知识。

说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作出新的判断,使其原有的判断得到迁移:1月最热,属南半球,而在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中,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根据大气环流再分析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特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而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而湿润。因此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它分布在大陆西岸的南北纬30°到40°的地区。至此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这种能力是通过专业术语的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与层次性等方面培养出来的。根据此气候类型的判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判断过程,理顺判断思路,指导学生阐释所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在判断出地中海气候后,要求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分配表撰写小论文《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教师应提示学生:温度和降水量不同,气候类型也不同,以总结出判断规律和方法。即“以温定位”——最热月温度出现的月份不同,确定该气候类型分布的具置(南、北半球);“以温定带”——最热、冷月温度的范围,确定了气候带,是热带、亚热带、温带还是寒带;“以水定型”——降水量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这样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在写小论文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