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有所为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制度、退休制度等都给这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增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老有所为”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倡发挥老年人的内在潜力,满足社会、家庭、个人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方式;老有所为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99-02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老年人身体素质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到1 805万人。国际的通行标准认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总人口比例中达7%以上的地区,即可称为“老龄化社会”。显而易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曾经的“老龄化”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采用“积极的老龄化”的观点,把这个“老龄化”过程描述为:通过优化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来提高生活质量。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在2002年确定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包括老年人积极参与可惠及所有公民的发展;随着人们变老,促进健康和福祉;促进有利环境支持健康的“老龄化”。如何对待老年群体,如何利用老年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老有所为”回答了“积极的老龄化”问题。
一、“老有所为”的理论回顾
活动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的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①基本观点相反,他们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美国社会学家厄尔德曼・帕尔莫在1955―1967年间,对美国127名平均年龄78岁的老年人作过一次跟踪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活动并不因为年事已高而减少,其社会活动程度也无显著减少,并且老年人在某些领域活动的减少会在另外一些领域得以弥补。调查认为,参加活动的老人,生活满意程度都很高,相反,那些减少活动的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都较低。该理论的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看来,社会不仅在态度上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条件。
二、“老有所为”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增加社会负担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重大大上升,导致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消费越来越大,对于如今的“4-2-1”的家庭来说,他们的抚养费很可能使得子女组建的年轻家庭无力承受。据2005年3月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字,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1亿人,占总人口的8.5%,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愈加严重。老龄人口抚养比②则相对更为直接度量了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我国在1997年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由职工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8%。而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这就产生了“历史债”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在新旧养老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产生了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债务总额。这部分养老保险金产生了巨大的债务缺口,而且企业将把各种社会福利保障的包袱推向社会,这就给原本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尚未健全的“未富先老”的国家增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都能导致社会积累减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社会进步放慢,最终阻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一种发展的“负效应”。
(二)老年人才的时效性
老年期可分为三个年龄段:低龄段(60-69岁)、中龄段(70-79岁)和高龄段(80岁以上)。低龄老年人一般身体健康,不论体力还是智力都是比较活跃的,人数占老年人口比例最大,有再参与社会活动的资本和条件,低龄段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时期;中龄段的老人大多以追求健康的身体为目标,但在以智力为主的高科技、教育、医疗工作中,老专家、老教授、老医师等高级人才由于其基础扎实,累积资料丰富,仍可以继续致力于钻研技术,撰写论文、专著,从事讲学、翻译咨询、指导手术等工作,中龄段是老年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时期。然而人类生命有限,低中龄段的老人虽说身体仍然健康,但就其生命的整个过程而言,他们终究已处于黄昏时分,这就决定了这部分人力资源若不被及时开发利用,其有效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对于处于高龄期的老年人,他们多是历史的见证,所拥有的丰富的经历、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财富;所拥有的多年实践经验、研究成果更是维系社会事业连续性的不可代替的部分,因而高龄期是老年人力资源的抢救时期。
(三)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老年人健康状况尚好,具有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他们拥有潜在“资源价值”和“知识存量”,是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中极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一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为保障自己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经济收入,一旦有再就业机会,就积极谋求就业;另一方面,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老有所为处于需求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层次,老年人无论是退休老人还是一般的老人,都有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于离退休老人来说,这种需要更为强烈,他们从熟悉的工作退出后,往往产生无用感、孤独感、压抑感等“离退休综合症”。“老有所为”可以给他们一个继续展现自身能力的平台,解决因年老带来的心理问题,满足他们心理上参与社会的需求,实现继续社会化。
三、“老有所为”的制约因素
(一)国家的退休政策构成了我国老年人力资源供给的限制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这种“一刀切”的退休方式直接压缩了老年人力资源供给的空间。而现实状况是老年人的社会阅历深厚,并有熟练定额劳动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那些低龄老年人,体力和智力都还处于良好状态,完全将这部分老年人排除在人力资源系统之外,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重新启用这些老年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余热,为我国经济发展作贡献是明智之举。
(二)社会价值观念的约束
社会普遍认为老了退休,万事皆休。居家养老使得很多老年人放弃了再就业的想法,安于安逸的晚年。一方面,老年人选择参加一些老年人俱乐部、外出旅游等娱乐方式,他们靠充足的退休金和赡养费生活得比较惬意;另一方面,老年人再就业会使得熟悉的人,例如邻居、单位同事认为子孙未尽到赡养的义务才使得老年人外出工作。这些传统的观念严重制约了老年人的再就业。
(三)老年人就业与青年人就业冲突
很多人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形势一直很严峻,老年人就业是在抢年轻人饭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年人再就业的工作选择与年轻人的工作选择是在不同一个的范畴内。在我国,虽然劳动力供给呈现过剩的局面,但是在某些特殊领域,例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工作岗位,仍然需要有经验、有专长的资深工作者。老年人的经验财富是其他条件不可替代的,社会对于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年人仍然是有需求的。
四、“老有所为”的建议
(一)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环境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科技进步,复杂劳动所占比重增大,在退休制度、工作制度上应进行适当的调整,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长久发展,提高劳动年龄上限,延长劳动的有效岁月,晚进晚退的退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同时需要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199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发展,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实现老有所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就老年人具体、专门的法律法规方面还是欠缺的,所以按目前来说,应加快制定针对老年人专门性的、可操作化的法律,针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基本途径等做出具体规定,保护老年人力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正当权益。
(二)营造鼓励、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更新社会观念,摒弃“老无所用”的观念,打破原有的“包袱”论,鼓励老年人再就业,通过大众宣传,树立老年人再就业的典型;同时,社会还应为老年人创造机会,比如建立老年人职业介绍所,构建老年人信息资料数据库,使得老年人才市场为广大的老年人力资源牵线搭桥,形成老年人才的双向选择建立平台等。
(三)作为老年人自身,应树立积极的再就业观
体力和智力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老年应借个人专长和技术优势,弘扬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为社会、为家庭再做点贡献,转变依靠“家庭养老”或“社会养老”的观念,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老人自养。这对于老年人摆脱“离退休综合症”是有好处的。
“老有所为”是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与非老年人力资源的互补效应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战略地位,有利于我国社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 蔡.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6,(2).
[3] 章惠君.老有所为的基本理论实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8,(1).
[4] 孙中华,等.完善我国城市老有所为实现途径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5).
[5] 丁军强.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2,(10).
[6] 刘唐宇.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