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本源”到“本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的各个哲学学派对于万物“始基”的问题一直处于各说各话,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的发展以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作为过渡,经历了一个由“本源”始基到“本原”始基的话语演变。本文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这个过程发展的简述来讨论从世界“生成说”到世界“构成说”的理论进步,从而揭示出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世界观的转变。
关键词:本源;本原;生成说;构成说
Abstract:In the ancient Greek time,different philosophers before Socrates ha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arche theory.The study was mainly about how Parmenides made the transition that changed the theory from the origin to the arche.This text will analyzing from the universe forming theory to the universe constitutive theory along a roughly chronological order,which also sho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e view before Socrates in the ancient Greek.
Key words:origin;arche;forming theory;constitutive theory
苏格拉底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提到:“在那些最初从事哲学思考的人中间,多数人都是只把物质性的始基当做万物的始基。因为,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为它,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元素和始基”。①纵观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主要哲学学说,不同学派间的演变与发展无不贯穿着“始基”(áρχ)这一概念在其中,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出现了前期与后期的断层。这个断层以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哲学为分界点,将“始基”分成两类――一类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生成宇宙万物,又能使宇宙万物复归于其;另一类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人们通常称上述第一类始基为“本源”,这里的“本源”是带有时间在先色彩的,也就是说,万物的“本源”是这个世界在线性发展过程中的开始,而物质世界的发展在它之前都无从谈起;第二类始基被称为“本原”,这个概念则带有结构在先的色彩,主要指物质世界的构成与发展皆是元素的聚散组合的运动过程,而这些元素就充当了这个物质世界的“本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本源”始基论体现了一种物质世界的“生成说”;“本原”始基论体现的是对物质世界的“构成说”。
一、“生成说”概述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生成说”展开为“世界是由一个初始点生成而来的”。这个初始点即“本源”,它只产生其他一切物质,但不被其他物质所产生。
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最先提出了“本源”的概念,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随后,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形”本源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本源说,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本源说,等等。这些水、火或气等本源虽是所指之物不同,但它们都满足空间上的广延性和时间上的流变性。例如,亚里士多德在解释泰勒斯是如何将水看做是本源的问题上是这样论述的:“他之所以得到这个看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以及热本身就是从潮湿中产生,并且靠潮湿来保持的……也可能是由于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说是潮湿的,而水则是潮湿的东西的本性的来源。”②由此可见,泰勒斯的“水”的概念非一个抽象的“水元素”,而是直指物质世界中具体存在的、占据一定空间的感性的水,同时也说明了本源不变的特性;艾修斯则是这样解释赫拉克利特的“火”的:“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当火熄灭时,宇宙间的万物就形成了。最初,火的最浓厚的部分浓缩起来形成土;然后,当土为火所融解时,便产生出水,而当水分蒸发时,空气就产生了。整个宇宙和一切物体后来又在一场总的焚烧中重新为火烧毁。”③这段分析又说明了本源变化的特性,并得出“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本源流变说。
随着早期哲学家们不断的深入探讨,“生成说”暴露出许多问题。第一,关于如何对“本源”概念的界定和展开的问题逐渐陷入了运动与静止、变与不变的矛盾中,始终无法做到自圆其说;第二,无论是“水”也好,“火”也好还是“气”也好,这些概念都取自于感性的物质世界,因此,这些所谓“本源”本身必然都是在现实世界中以相对的形式存在的,它们相互依附,相互转化,缺乏独立性;第三,本源论者的“生成论”强调的是由“一”生成“多”,而“一”与“多”的矛盾与转化也是哲学家们无法解释的问题;第四,依照“生成说”的线性逻辑来看,早期的哲学家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解释本源是如何“生成”的,因此,拥有具体形态的“本源”本身的存在的合法性也遭到了质疑。
直到赫拉克利特为止的、以感性的物质充当万物始基的假设破灭了,随之破灭的即是以此为前提的一切推论。从这以后,任何感性的物质都不再被当作始基,人们也随之认为,物质世界中的任何部分也都不存在能生成整个物质世界的条件。“生成说”的破灭必然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逐渐由感性直观的思维转变为理性抽象的思维。
二、巴门尼德“存在论”的介入与转变
为了理清“生成说”所暴露出的种种矛盾,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应运而生。他为了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整理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真理之路”:“第一条是:存在物是存在的,是不可能不存在的,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通向真理;另一条则是:存在物是不存在的,非存在必然存在,这一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你既不能认识非存在(这确乎是办不到的),也不能把它说出来”。[D4]④巴门尼德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如果存在是变化的,那么存在一定产生于存在或非存在。如果产生于非存在,非存在是无,无中生有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而如果产生于存在,那么就说明存在产生于自身,也就说明存在与自身是同一的。那么最后的结论将是,存在物存在。而后巴门尼德又表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D5]⑤也就是说,只有存在才能被思维和被言说。
以往的“生成说”哲学家都是将“本源”放在主词的位置上,而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则是一个宾词――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的宾词,他以此词来概括世界全体的普遍、必然的本质,一种表示世界全体统一的本性。⑥“存在物存在。在这条途径上有许多标志标明:因为它不是产生出来的,所以也不会消灭,完整、唯一、不动、无限。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联系的东西”。[D8]⑦这种本质被巴门尼德赋予了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不动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一系列属性,从而消解了“存在”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也就是消解了以往所提到的“本源”的物性。
而对于变动感性的物质世界,也就是与“一”对应的“多”,巴门尼德则将其规定为非存在。巴门尼德认为,以理性的思维把握存在是获得真理的途径,而将以往人们通过直觉而感性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法称为“意见的道路”。走意见的道路是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的。
巴门尼德将“存在”看作世界的始基,实现了对“生成说”的否定和超越。由于其存在论是人类首次达到了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高度抽象,将今后的哲学向本体论哲学推进了一步。但巴门尼德的“存在”仅仅解释了“一”的问题,而对应的现象世界的“多”则是巴门尼德所不屑一顾的。那么,物质世界的千差万别的现象和纷繁复杂的变化又如何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巴门尼德提出的新思路使得今后的哲学家换了一种思路去思考现象世界。先前的“生成说”发展成了“构成说”。
三、“构成说”的发展
在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发现,若想解释现象世界,既要从全体上去把握世界,又要做到以直观万物作为基础,因此,应该讲先前的“生成说”哲学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结合起来考察世界。
“构成说”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一个全体,这个全体是不动不变的,而世界也没有生成和消灭,对此出现了恩培多克勒对于自然的如此解释:“在全体中既没有空虚,也没有过剩”。[D13]⑧“任何变灭的东西都没有真正的产生,在毁灭性的死亡中也没有终止。有的只是混合以及混合物的交换;产生只是人们给这些现象所起的一般名称”。[D8]⑨“既然从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里不可能产生出任何东西来,所以根本不可能说存在的东西能够消灭,也不会听见这种话的。因为存在的东西永远存在,不管人们是把它放在什么地方。”[D12]⑩
而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构成说”哲学家为了解决不动不变、不生不灭的全体与千差万别的现象世界如何统一的矛盾,并不无视“多”,也并不认为“一”是独立的“一”,而是包含着“多”的“一”。现象世界的运动生灭就是“多”的聚合与分离。例如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恩培多克勒承认有四种元素:火、气、水、土,并且承认有两种原始力量:爱和恨,一种是结合的力量,另一种是分离的力量。”B11“这四种元素,它们相互奔赴,变成种种不同形象相的事物”。[D21]B12恩培多克勒认为在不变的全体“一”中包含着这四种元素,元素通过爱与恨作为动力分离与结合,构成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又如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在一切复合的事物中,包含着多数的、多方面的质料和万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人就是这样组合起来的,一切具有一个灵魂的生物也是这样组合起来的”。[D4]13“希腊人在说道产生和消灭时,是用词不当的。因为没有一件东西产生或消灭,而只是混合或已经存在的事物分离。”[D17]14
如上所说,“种子说”和“四根说”都继承了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是不变不动的思想。不同的是,“构成说”哲学家将巴门尼德的“存在”明确化了,他们指出,“一”即世界全体,就世界整体而言是一直不变动的,因此也谈不上产生与消灭。同时,他们也没有承认具体感性事物的变动,而是将这种变动归结为全体内部的元素的混合与分离。这样便重新诠释了“一”与“多”的问题。但值得思考的是,他们所强调的“一”和“多”只有外在的联系,只是单纯地解释到了在“一”中有“多”而已,并没有挖掘到此二者的内在联系,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关于这个问题,罗素说:“对于希腊人来说,似乎一个人必须要么就接受巴门尼德的不变的世界,要么就得承认虚空。”B15“虚空”这一概念一直被巴门尼德归入到了“非存在”的消极范畴,也就是说,巴门尼德不承认事物的产生、消灭和复多。“原子论”学说则打破了巴门尼德的这一规定,亚里士多德说:“留基波在关于感受性方面,认为可以肯定事物是被一切人所认识的,并且他也不取消事物的产生、消灭、运动和复多”。B16由此可见,原子论者留基波以及德谟克利特认为巴门尼德哲学范畴中的“非存在”也是存在的,这样,他们就将“存在”也就是“一”的概念改成了巴门尼德所谓的“存在”与“非存在”的总和。于是,原子论学说就有了这样的结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其余一切都只是意见……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整个宇宙中由于一种涡旋运动而运动着,并因此而形成一些复合物:火、水、气、土。因为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原子集结而成的,这些原子由于它们的坚固,是既不能损毁也不能改变的。”B17也就是说,原子论学说将全体的“一”解释成了原子和虚空的总和,而将“多”解释成了具有千差万别的原子构成的各不相同的事物。从而真正达到了“一”与“多”的统一,克服了巴门尼德存在论中的矛盾。达到了古希腊哲学由“本源”向“本原”的真正过渡。
从“生成说”到“构成说”,其实就是“一”与“多”的概念统一的过程。其中以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学说作为过渡,将“生成说”阶段的哲学尚未暴露的“一”与“多”的矛盾揭示出来,推动了“构成说”阶段的哲学发展。这整个的过程是一个古希腊哲学家们不断探讨人的生存的物质基础的过程,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对于具有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的问题的探讨对接下来的柏拉图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思辨哲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①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4
②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4
③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16
④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51
⑤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51
⑥ 《西方哲学史第二卷》,叶秀山,王树人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5:222
⑦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52
⑧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81
⑨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81
⑩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81
B11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75
B12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84
B13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69
B14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72
B15 《西方哲学史(上卷)》,罗素,商务印书馆2003.7:102
B16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97
B17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