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允价值视角下的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一个是贷款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另一个是商业银行本身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贷款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三个是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对贷款风险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贷款风险;顺周期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2006年2月,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负债清偿的金额。它的最大特点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公允价值是一个现时的、面向市场、强调公开公平的价值形态。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1]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公允价值会计在9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已从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国际会计准则的目标是实现全部资产和全部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在新的会计环境下尤其是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和巴林银行的倒闭,国际上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已是大势所趋。[2]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金融工具、收入等17个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公允价值。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混合计量模式,即对持有待交易证券和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贷款按摊余成本计量,其他相关资产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这一计量模式的运用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贷款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

1、贷款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一般来讲,公允价值可以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可以是双方协议价,还可能是某一资产在公开市场交易时的市场价。公允价值定价方法的多种多样,导致了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主观性。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受主观影响过于严重,导致公允价值不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即存在着大量不活跃市场,导致一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部分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难以确定。

因此,贷款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是资产、负债等市场经济价值的体现,由于市场价值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从而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动,并且这些变动将被计入净资产或者净损益,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波动。如果这一波动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越大,银行的贷款利率会越低。[3]这表明公允价值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银行的贷款利率与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贷款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会影响贷款银行在发放贷款时的风险识别,进而影响贷款利率及后续的风险管理。

2、公允价值计量所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的波动对商业银行贷款经营方式产生影响

根据上文的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大企业财务状况的波动,并且这种变化将迅速的反应在财务报表中,这种财务状况波动的风险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方式:第一、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企业提前确认信贷风险,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将更难获得贷款;[4]第二、当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的时候,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利润会快速增加,并且银行的报表利润也会增加,由此造成银行贷款的发放变得更为宽松。并且,当经济续速增长的时候,企业报表各个指标都会使银行报表利润也迅速增加,从而形成过于宽松的信贷条件,这样将加剧资产泡沫;第三、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基础上的,历史成本会计可以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但不能反映利率风险的变化,因此银行的经营决策是建立长期获取利差的投资组合,更注重长期信贷的质量,银行贷款的发放是建立在长期基础上的。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反映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还能反映利率风险的变化,每一次利率风险的变化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增加了银行贷款的利率风险。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银行更倾向于发放短期贷款,制定追求短期目标的政策,以规避利率短期变动的风险,从而是银行更注重短期结果,而牺牲长期的客户关系和投资需求,对银行长期风险控制和经营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二)商业银行本身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贷款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重新划分了金融资产的类别,即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并规定了这四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方法。商业银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对其贷款业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部分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本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其贷款风险的影响:第一、公允价值计量对贷款减值准备的影响;第二、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务的影响。

1、影响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商业银行主要是按照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而新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上市和拟上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外,其他金融资产均以摊余成本计量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对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相对于商业银行现行采用的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的“五级分类”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更加客观、公允。新准则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债务人的自身因素如盈利能力和还债能力等,而且还考虑了债务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外界因素,更符合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提供的信息也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