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向综合”的作文教学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向综合”的作文教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潘新和教授写的《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一书,大师黎锦熙的教育思想——设计教学法,真让我心底一颤,眼前豁然开阔。设计教学法,即随时随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种种事实,联系他们的种种经验和环境,作一种普遍而流动的教材;按着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施一种辅导自动、共同创作的教学法。不但读法、话法、写法、作法要打成一片,就是国语和其他科目也要打成一片。读本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作品。这是黎老的大语文教学理念,是生活语文、语文综合性观念。为了更好地让教师理解“设计教学法”,他例举了一个很生动的实例:

一个学生捉了一只麻雀。【偶发事件】

师问:“怎么处置?”

讨论结果,“关在笼子里喂养着。”

……

还要写个纸条儿贴在壁上。让人知道笼子里有鸟。

师提议:“这纸条怎么写法?”【国语】

学生们口里拟好几句话。【语法】

……

这天的功课:下午,可以讲一讲麻雀的生活。【自然科】

还可以做一做 “鹰捕雀”的游戏。【体育科】

后来麻雀死了。

老师说“生物要在空气中生存”的道理。【自然科】

师生讨论处理麻雀尸体,“扔在院子里腐烂有种种害处。”【(卫生)社会科】

“他在篓子里闭死了,很可怜;应该埋了他。”【(仁爱)社会科】

替他做一个棺材:计算要多长?多宽?多高?【算术科】

绘出一个图样。【(图画)艺术科】

切纸,糊接。【(手工)艺术科】

……

第三天,师提议,“雀坟没有标帜,恐怕不能长久的存在。”讨论结果,立碑。

先制“碑文”,次用木板造碑,次书写。【国语(作法)、算术、手工、书法】

这样生活化的课,是多有趣、生动又自然啊。这就是一个偶然事件,引出一系列前后紧密关联的课,这就是流动的教材;按着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施一种辅导自动、共同创作的教学法。不但读法、话法、写法、作法要打成一片,就是国语和其他科目也要打成一片。这对我们习作教学寻找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是非常好的示范么?于是我们设计了生活化的“家长助教”作文教学“一拖十”的作文综合实践课。“一拖十”即一次活动,引出数十篇习作系列的教学。这里的“十”是泛指,很多篇的意思。举办一次活动,写出很多篇的系列文章。

实际教学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树立作文综合性教学观念,打破学科界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家长资源,让家长进课堂当老师,由这一活动引出数篇习作练习。例如请一位开馒头店的家长,讲“馒头的制作过程与技术”主题,教学设计如下:

老师想请同学们的父母来讲课,我们班同学的家长,各行各业都有,请谁的家长来上课呢?大家先议一议,然后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推荐。【口语交际】

很多同学的家长都可以来上课,但谁的家长最先呢?请写推荐书,谁写得最好,就先请谁的家长来给大家上课。【应用文写作教学】

师提议,不能口头叫家长来,要有礼貌,应该写邀请函。【礼仪教育,应用文教学】

第一位家长讲“馒头的制作过程与技术”主题。我们要准备点这方面的知识,上课才能听懂,有相应的知识才可以与家长互动。【化学科、生物科】

家长上课,同学们听课做记录。【(课堂有动手试做)手工技术、化学科】

师提议,家长在百忙中抽空来上课,不容易,课堂上还让大家尝馒头。要不要有所表示,怎么表示我们的感情?【(写感谢信)应用文写作】

几天后,师提议,上次某同学的父亲手艺真好,我们是不是去他店里参观,实地看一看,并选代表采访一下,怎么去呢?这么多人都去吗?同学们策划一下。【学习策划写作】

某同学的策划书写得最好,策划内容也最可行,我们按他的策划行动。【实践活动】

活动结果安排:一些同学写馒头的说明文,一些写实践活动过程的作文,一些同学写采访作文,一些同学写活动报道通讯。【写作教学】

…………

如此,围绕一次活动的全程,就可以写上数篇相关作文,且不说学科之间的融合,也不说综合实践令学生视野的开阔,单就习作这一点上,习作的内容、目的等各部分都联系得很紧,学生每次写作都是为应用于生活而写,有着自己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自豪写作的感情,写作起来就特别带劲。

黎老说这样教学作文的好处有二:一是“真切”,就是运用设计法从实际上引起作文的动机,或计划、或报告、或通知、或记录,借这些机会教学作文,自然都有目的,都有兴趣,能真切地发表,而不是对着凭空而来的题目交出一篇敷衍塞责的东西了;二是“迅速”,因为写什么十分明确,写作有了目的性,要写的内容就在眼前,消除了选材之难,加上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内心想写,这样写起作文来自然就迅速了。

尽管作文生活化、写生活作文在教育杂志上时有星光,许多专家、教师也时有议论,但是教学实际中,语文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生活化作文实际上是纤弱无力,始终是忽闪忽暗的星星之火,不知何日可燎原。

当前习作教学依然以随课文两周一次的教学为主流,就是名师们的习作教学也是两课一作、单打一的教学,即这次的习作与下次的习作是没有多大联系的。在教学内容、写作技能上都难以找到内在的联系性。这种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写作和阅读一样,也要有一个连贯性,也要经过一个“陌生——认识——熟悉——熟练”的过程。阅读一个单元,尚有讲读、略读课文三到四篇的反复认识机会;而作文却附在阅读中,孩子们看不到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是到单元结束才写上一篇,写一次是绝对不够的。比如,学生刚接触说明文,经过一个单元的认识,终于有所了解,试着写一写算是熟悉一下,可是,就这么熟悉一下就过去了,下一单元变成了写人的单元,习作已是“记一个熟悉的人”。说明文根本没学会写,就跳到写人的记叙文写作了。这样的作文教学怎么能让学生对说明性作文真正有所体会呢?

“家长助教”作文教学综合课设计是对生活的提炼,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把作文的综合性特征与大语文观相融合,我们就不难理解黎老师在“设计教学法”上的用心。在习作教学上他还提出了“行远”和“持久”。作文之“行远”离不开阅读,阅读的广、深、杂,是作文行远的根基。我们受黎老师启发而进行的家长上课模式,通过家长职业融合各科教学,正是这广与杂的实践版本;这个版本能否“持久”,在理论上是能得到证明的。因为学生家长很多,生活中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这是丰富无比的课程资源。虽然都是综合实践课,但是换一个家长,就似换一本教材,永远给学生新鲜感,学生心底的热情是能长久保持的。其实,在实践中不是保持,而是期待,即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对家长上课活动非常期待的热情,这期待就是维系学生习作持久的纽带。内容不断更新,但是,写作的表达形式却是前后相联系的,这就给学生一个反复练习与应用的机会,能力与技能就是在这有新意而又反复中提高的。所以,家长上课的“家长助教”作文教学“一拖十”设计也是具有“持久”性的。

潘教授在评论中说:黎老“教学设计法”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示范,这种教学的好处自不待言。它的开发难处也是不言而喻的。大概今天我们的师资还不具备这样做的条件,多数的教师还只能照本宣科。这是饱含期待的批评,也确实是时下令教育工作者们痛心的事实。真希望我们的专家们在文章里的理论能在实践中得到开花,在一些教师的实践中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