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意性思维与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意性思维与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创意思维创意产业的内在联系,得出了结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创意产业的基础。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解决工业化以来,大规模批量复制生产造成的个性缺失和异化,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案。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创意产业 经济增长点

创意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在人类社会,虽说依然保留着群体性社会动物的本性,却不断地遭受文明的异化。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正是对这种现代性的反思,社会发展不应该偏离其初衷。21世纪物质极大丰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马克思阐述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被大机器生产吞噬了,不自由存留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人变成了被机能化的物。社会化过程中,弗罗姆的“社会过滤器”藏起了大部分选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无从查考。农业经济是自在的直接经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性受物性支配。工业经济是自为的间接经济,人的本质被对象化、商品化,人的存在与本质对立,如马尔库塞所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在一种自由的条件下操纵这些人为的需求的,但这种自由的条件本身就是一种统治工具。创意产业统一了劳动与资本、生产与消费,劳动就是资本,资本就是劳动,创意成为生产要素,生产与消费汇合于同一目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回归于存在之中,进入自为自在的自由状态。

创造性思维与创意产业

创意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创造性思维是创意产业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发挥了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创造性思维不仅具有开创意义,也开拓了人类认识新领域。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作为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实现了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不仅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擒获新的思维产物。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成果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而创造则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人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手段。

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最早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熊彼得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新创意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明确阐释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创意产业概念,并对创意产业做出严格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创意产业的概念囊括了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扩散和聚合体系。创意产业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以传统方式无法处理的问题,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已是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

创意产业是源于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活动,注重知识和创造的原创力,创造性思维引导的产品、知识或技术,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组,提升产业竞争力,催生产业革命、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等等,能形成较强的产业聚合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却很少与其他产业发生资源冲突,创意产业可以为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提供长远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创意产业与创造性思维观念

创意产业使合目的生产达到最高境界,以此将人类推向了更高的生命存在。创意产业低消耗、无污染,不受资源稀缺限制,突破了大卫·李嘉图生产边际成本递增、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经典结论,使生产从收益递减的社会逐步推入收益递增的社会。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综合的视角审视,创意产业是边际成本递减的高增长经济。工业经济通过社会化创造价值,同时也在社会化的路径中耗费价值。当社会化范围超过一定限度,边际成本就会增加,边际收益下降。创意产业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消解,社会化耗费的物质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同时,自身又依托在创造性思维这种无限的资源之上。普遍化和总体化的理性主义,以及与之相应的共性理念逐渐崩溃,代之以多样化和多元化理念,个体处于时空经验的改变和创造的可能性之中。

经历了以生产要素为动力和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后,人类社会开始走向以创意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这与工业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在工业经济时代,个体的知识和智慧只能作为群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科层制组织泯灭了个性,以适应大机器生产的需求,同样,市场经济的二八理论要求忽视个性以遵从共性。群体优于个体,共性优于个性是社会设置和经济生活的前提。最典型的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将所有人都设定为理性的,并以追求最大效用为目的。在种普遍化的逻辑中,个性只能被社会选择所抛弃,个体需求渺小到可以忽视的地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无法解释经济现象,感性消费超过了理性消费,消费者愿意为体验慷慨解囊,针对个性的设计越来越走俏等等。规模生产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少,创意却能一本万利。

物质财富的积累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为纠正普遍化的偏离提供了可能性。创意早已不是发展的理念,而是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接现实。创意作为后现代文明的标志,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定义。创意叛逆了传统,打破了常规,成为震撼时代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技术发展为解构和颠覆普遍化逻辑提供了支持,当然,解构和颠覆的动力来自于物质需求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缺失性需求得到满足后,发展性需求就会上升到更高的程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再是经济增长,而是生活质量,由于物质生活质量逐渐趋同,精神生活高度多样化。如果说,追求物质生活可以共性高于个性,那么,精神需求必然以个性为前提,人类对精神需求的追求永远都不可能被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