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射了疫苗之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射了疫苗之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我国疫苗接种达10亿剂次,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这意味着,每年可能有1000多个孩子在注射了疫苗之后会出现不良发应。

对于不幸的家庭而言,百万分之一的几率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一针疫苗,犹如一枚核弹,毁了一个孩子,也毁了一个家。

可乐(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个。如今,他才一岁多。

“听到别人夸我儿子胖,我的心就像在滴血”

“孩子11个月,午觉后突然发烧,去医院(验血)血小板(值)低至19,请问怎么回事,麻烦帮忙扩散!”去年11月23日20点21分,可乐妈妈突然上传了这样一条微博。

可乐妈妈做梦也没想到,从那天起,一场巨大的灾难已经降临到儿子头上。

“这是可乐吗?胖嘟嘟的真可爱!”

“一听到别人夸我儿子胖,我的心就像在滴血,可乐的胖是吃激素的结果。”

可乐,男孩,2011年12月30日出生。一岁零7个月大的他,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有8个多月的时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他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对可乐而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他身体里的直接反应就是血小板减少,减少到随时可并发颅内出血。正常人血小板参考值是100~300,而可乐最低时仅为7。为此,医院让可乐妈妈当场签了病危通知书。

这8个月,对可乐母亲周女士而言,仿佛比她过往的32岁人生还要长。“从可乐生病起,我的太阳便从未照常升起过。”周女士在微博中感慨道。

这一切,都缘于一支疫苗。

打疫苗一周后,收到病重通知书

去年11月23日午觉后,可乐突然发起了高烧。可乐自出生后身体一向很好,鲜少有感冒发烧等情况。

周女士带可乐匆匆赶往儿童医院,验血结果迟迟不出来,上前一问检验人员说还得让可乐再扎一针,有一项指标太低,机器无法识别。无奈之下,可乐再一次进行了抽血。很快,周女士被唤至检验室,得到的结果是两次检验血小板值都为19,远远低于正常值。

检验人员催促周女士带着孩子快点去找大夫,而大夫看到结果后,建议立刻住院。由于没有床位,周女士最终带可乐回了家。

那一夜,是她和丈夫经历的人生中最为痛苦的一夜。夫妻二人一人抱一台电脑查阅资料,并对可乐的病情做出了大致判断:不外乎3种病,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最轻的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这在当时看来最乐观的结果,也让这个家庭面临巨大的打击。

第二天一早,周女士带可乐赶往首都儿科研究所。如前一天儿童医院的医生所料,可乐的血小板值仅为7。病房依旧需要等待。后来,在周女士朋友的帮助下,可乐住进了总医院。

就在当天,周女士接到了这辈子最害怕接到的东西——病危通知单。

这一天恰恰是可乐打疫苗之后的第7天。

寻找得病原因,怀疑是疫苗惹的祸

入院第一夜,周女士一直紧紧地守候在儿子身旁。夜里,可乐又输了两针丙球(丙种球蛋白)、三针消炎药和两袋盐水。得病前,11个月大的可乐只会咿咿呀呀地说爸爸妈妈,而那晚护士打针时,他一边哭一边摇头,非常清楚地喊“不,不,不”,作为母亲的周女士在那一刻心碎了一地。

或许是白天哭得太多,那晚可乐睡觉特别乖,而周女士却害怕极了,每隔15到20分钟便神经质地靠近他听听呼吸,看见盖在他身上的小被子有起伏才放下心来……

夜里睡不着,周女士开始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她想弄清可乐病成今天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医院的及时治疗,可乐的病情慢慢缓解。周女士开始在育儿论坛、微博及社区里跟妈妈们交流可乐的病情。无意中,一位妈妈的一句话——“得病前,可乐打过疫苗吗?”引起了她的注意。

急忙翻开儿子的疫苗本,周女士吓了一跳:2012年11月16日,可乐在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流感疫苗。可乐发烧那天,正好是接种疫苗后的第7天。

住院第5天,旁边病房也来了一个跟可乐得一样病的孩子,才两个多月大,之前也是打了预防针。这难道是巧合吗?

随着深入的了解,周女士发现身边居然有很多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孩子,而且她越发觉得,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巧合。在另一位妈妈的鼓励下,她决定上报。

接种疫苗不良反应上报,一条漫长的维权路

“听说如果孩子因打预防针引起的疾病要立即到打防疫针的地方报告,他们会调查,最后酌情补偿。有谁知道吗?”去年12月21日,周女士通过微博向社会寻求帮助。同时,她也走上了疫苗上报的漫长之路。

去年年底,周女士首先来到儿子打疫苗的地方——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她将情况上报后,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不知道上报给谁”。

此时,正好有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过来,但得到的答复同样是不清楚。不过,工作人员让周女士留下了电话。

后来,周女士又将电话打到了区疾控中心,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国家有规定,只管一类苗,二类苗致死致残才管。”

再后来,周女士又打过几次电话。“不是不服输,是要为我的孩子赌一口气,也是为了更多的孩子。”大约又过了一个月,“上面通知我填写上报表格,复印病历、检查单据等”。

今年2月28日,周女士接到了丰台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小组出具的诊断书。诊断意见是这样写的:

“依据患儿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反应的情况,考虑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性大,建议到儿童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查。患儿所患疾病与接种流感疫苗存在时间关联,不排除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这样的结果让周女士舒了一口气。她告诉记者:“据我所知,每一个医院都有一个疫苗异常反应上报率,当时丰台区有3个上报的,可乐是唯一被诊断为‘不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病例。”

“两周一次丙球,可乐的未来在哪里”

7月11日早上9点30分,又到了带可乐到儿童医院输丙球的日子。

“来儿童医院看病,我已经总结出经验了,3个大人是最佳组合:一个跟医生交流,一个专门排队,一个专职看孩子。”

早上9点30分,周女士开车到达儿童医院。可乐姥爷提前下车,小跑到门诊大厅排队取号。周女士停好车后,用小车推着可乐带着可乐奶奶,小跑赶往大楼三层的血液科门诊。

候诊区坐定,安顿好老人孩子,周女士背着书包,抱着装有就诊卡、化验单、病历资料的文件袋跑到一楼找可乐姥爷取号。

血液科门口聚满了患者及其家属。可乐姥爷拿到的就诊号是第6号,周女士很是欣慰。抱着可乐挨近诊室门口,刚还满脸笑容的可乐立马哭了起来。“疼、疼”,一岁半的可乐心里非常明白,下一步要带他看医生了。

三楼周女士排队看医生,楼下的可乐姥爷并未闲着,而是直奔地下一层的收费窗口排队。正值上午看病的高峰期,每一个收费窗口都排起了长队。

楼上大夫为可乐做了常规检查,看了前一天验血的单子(为节约时间,已提前一天在社区医院进行了化验),交代了注意事项,开了今后两周的药和两周后的挂号单及当天需要输的丙球,周女士直奔地下一层找可乐姥爷交费。

她来得很及时,可乐姥爷已经排到了第4个。将位置换给周女士,可乐姥爷又赶往取药的窗口排队。不得不承认,如此明确分工为就诊节省了不少时间。

“今天算是快的了。”周女士擦了擦汗满足地说。

输液室里依旧是人满为患,因为输丙球需要做心脏监测,可乐有一张小床可以躺,家长们则有一只凳子可坐。周女士开始给可乐喂饭,饭是一早出门前可乐姥姥煮好放在保温杯里的,而两位老人此时只能在一旁站着。

“爸,妈,你们去买瓶水喝吧,买个盒饭吃一点,找地方歇一会儿。”每一次来儿童医院,周女士都觉得很愧疚,不仅孩子受罪,老人也跟着受累。

上午的忙碌过后,两位老人只能在医院的走廊里度过。要待四瓶丙球、一袋盐水输完后,大约下午四五点他们才能回家。

周女士不知道这种状态还要持续多久,她觉得每一次都是在挑战自己的底线。但作为母亲,她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