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玺文字释读零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玺文字释读零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 刘杰(1981―),男,湖南新田人,湖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古文字学,兼及汉语史.

[摘要] 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几方战国古玺中的文字释读提出新见:释古玺中的“ ”(《玺汇》3537)为“笑”;将三晋文字中用作姓氏的“”字读作“潞”;并认为“司空容”玺不属三晋,其时代上限不会早于秦代。

[关键词] 笑;潞;司空;司工

[中图分类号] H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6―0099―03

一释“笑”

《玺汇》著录下揭燕玺:

3537文中只注著录号者皆出自《古玺汇编》(罗福颐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

右侧姓氏字原书未释,何琳仪先生释为“”[1](P825);萧毅先生则释为“犬”[2](P66)。

按,《说文・犬部》:“犬,狗之有县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在古文字中,犬字单用和作为构字部件较为常见,甲骨文中“犬”字多作如下形:

A 合1045 合15092 合5668

B 合32674 合32985 合27900

结构上皆为狗之侧面象形,头部张口竖耳,其中口部下颌与竖耳多一笔斜出。此外,A组字形以瘦腹及长尾拳曲为特征;B组字形相较简省,且渐出足趾之形。金文中的犬字多与上引甲骨文中的B组字形相承续,例如:

员鼎 (犹字所从)害夫钟

(献字所从)伯真 (献字所从)多友鼎

最末的 字形,表示前腿的笔画斜下,将狗的头部与身体区分开来,身体与后腿以曲笔肖形,富有动感,是金文犬字中较有特色的写法。

战国文字中的犬字,在上述甲骨文、金文字形的基础上自有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燕系文字的犬字,字形头部与甲骨文相同,其中表示口部下颌的笔划往往右下,与表示竖耳的部分一笔带出,此外,拳爪竖尾也是较明显的象形特征。玺文 字下部所从与上引燕系犬旁正同,但其上端仍有笔划,与犬字有别。

生字,甲骨文中作、 等形,从屮、从一,象草木生出地上之形。金文多在竖笔上加一圆点作 ,圆点又或演变成横画作。战国文字承袭两周金文,其中燕系文字除个别字形竖笔中间的圆点发展为横画外,多保留圆点,例如:

3947 3954

1337(姓字所从) 4103(姓字所从)

玺文 字上端与以上生字字形比较,明显少一圆点或笔画,释“”不确。

当隶作“”。“屮”字《说文》谓“古文或以为艹字”,古文字中从“艹”从“屮”往往无别,如芬字《说文》篆文作 ,从屮分声,或体作 ,从艹分声;字侯马盟书作 ,从屮;苍字《汗简》从艹作 ,《古文四声韵》唐部引《籀韵》作 ,从屮;茸字古玺作(3208),皆可为证。故“”即“ ”。

即今之笑字。楚帛书有字作 ,曾宪通先生曾释为“笑”,并指出:“笑在先秦至两汉有 、笑两种写法……唐以后则为从竹从夭之笑所专。”[3](P53-54)新出楚简材料中笑字多从艹从犬作[4](P279)。如《老子》四十一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郭店楚简本“笑”作“ ”[5](P118);今本《周易》:“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上博楚简本“笑”作“ ”[6](P194),皆可为证。

另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人员在内蒙古敖汉旗四道湾子燕国“狗泽都”遗址一带征集到一方铜印[7](P377-378,381):

整理者未释玺文,何琳仪先生释为“言”[1](P825);《战国文字编》[8](P664)和《燕文字编》[9](P157)则将右侧文字归入“犬”字头下。由上文可知,此玺当释为“笑言”。

笑字用作姓氏,历代姓书皆无载。今人傅永和先生编著的《姓氏典故》则收有“笑”姓,谓:“见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数据有笑姓。”[10](P133)新近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也据此收录笑姓,并指出:“山东济南,河北黄骅、安新、隆化,河南灵宝、郏县,甘肃永登,内蒙古,北京,安徽淮南,台湾高雄,江苏泰兴,上海,山西大同、临汾、夏县等地均有此姓。”[11](P906)今由古玺可知笑姓在战国时期早已有之,从目前的材料看,“笑”姓在战国文字中仅见于燕系文字,其来源或与地名有关,有待考证。

二、“”的释读

古玺文中有“”字,见于《玺汇》2640-2643,例如:

以上诸玺皆为私玺,从辞例判断,“”字当用作姓氏。另“”字还见于韩国兵器“九年郑令矛”:

九年郑令向,司寇商,武工章,冶犭耳。集成18.11551

也作姓氏用。“”字用作姓氏,历代姓书皆无载,何琳仪先生读为“露”[1](P486-487),以为姜姓之后,见《史记・三皇纪》。《古文字谱系疏证》从之[12](P1369)。

按,战国文字中有一些不见于姓氏书的姓氏字,这些姓氏字有些可能记录的是当时特有的姓氏,后来在历史的承续中消失了,无从查考,如包山楚简182中有“郊人”,“”字见于《说文》,谓“群鸟也,从三隹”,但用作姓氏则不见于传世文献;有些则可能是某些姓氏的假借,例如古玺中有私玺作“窒中登”(4090),《说文通训定声》“窒”下注为“假借为室”,窒中用作姓氏,即文献中的“室中”,《汉书・艺文志》有“室中周”,著书十篇[13](P73-74)。就后者而言,由于姓氏均为独立的意义单位,在假借的判定上缺乏必要的上下文语境,目前比较常见的办法就是依据文献中的通假材料作一些可能的推断,材料越可靠,推断就越接近事实。因此在战国姓氏通假的判定上,应该结合战国文字地域性特征,充分考虑通假材料自身的地域性。

战国楚系文字中多以“”读“露”,如郭店《老子》甲简19“天(地)相合也,以逾甘。”字今本作“露”;上博一《孔子诗论》简21“《审》之(益)也,其犹它与。”“《审》”,今本毛诗作“《湛露》”。但上引古玺及兵器皆为三晋物,就、作姓氏用也仅见于三晋文字,如需破读,当读作“潞”。战国货币文中,韩方足布币面文上有“”字(货系1922-1930)作地名,即读潞,可证。潞本春秋潞子国,后为晋所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战国时属韩,《史记・韩世家》:“秦拔我上党。”张守节《正义》:“韩上党也。从太行山西北泽、潞等州是也。”故地在今山西潞城东北

关于“潞”之故地,还有河南长治、山西黎城等说法,可参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176。。潞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出自隗姓,赤狄之种,曰潞氏,其爵为子,其地上党潞县是也。春秋时,潞子婴儿为晋所灭,子孙仕晋。”

三“司空”玺的分域和断代

《玺汇》著录下揭一玺:

原书释为“司”,列入姓名私玺类。吴振武先生补释为“司空客”[14](P375);吴良宝先生从之[15](P40-44),以此玺改归复姓私玺类。施谢捷先生释为“司空容”[16](P336),以此玺为三晋玺。

按,此玺释为“司空容”可从,但其域别和断代则待商榷。古玺中有“司工”玺,例引如下:

《珍秦斋古印展》25号

“司工”还见于赵国兵器六年司工马铍:

六年,相邦司工马,邦左库工师申沱,冶尹明所为,绶事鬲执剂〔正面〕大工尹阡。

《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1632

施谢捷先生以古玺“司工”用作复姓,读作“司空”[16](P336),甚是。“司工”、“司空”复姓,并见于《通志・氏族略四・以官为氏》:“司工氏,周宣王时,司工因官氏焉。”又“司空氏,禹为尧司空,支孙氏焉。尧后有隰叔,孙士为晋司空,亦因氏焉。晋大夫胥臣号司空季子,又有司空靖、司空督,惟晋官备司空,余国无之言司空氏者,系出于晋。”其中“司空”,为周代六卿之一,职掌土木兴筑之事,习见于传世文献。但从古文字材料来看,西周金文中“司空”一职皆写作“ (或隶作 )工”,如五祀卫鼎(集成02832)、裘卫(集成09456)、方彝(集成09900)等,无一例外;在战国文字中,“司工”习见于三晋文字(除上引古玺、兵器外,还可参《玺汇》0080-0091),却未见有写作“司空”之例。可见典籍上的司空之“空”应是“工”字的同音假借[17](P242-244)[18](P23-24),上引赵兵“司工马”亦见于《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赵章”,作“司空马”,正为其例。

从目前的出土材料来看,写作“司空”当最早见于秦始皇陵出土的秦陶文“左司空”、“右司空”(《古陶文汇编》5.231-5.238),我们也怀疑“司空”或属秦国的职官系统,与三晋“司工”有别,但并无较秦陶文更早的“司空”材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文中仅从用字角度进行解释。《通志》以“司工”、“司空”分作不同姓氏,非是,当合并作“司空”一氏。据此,上引“司空容”玺不为三晋物,其时代上限当不会早于秦代。

[参考文献]

[1]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萧毅.古玺文字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曾宪通.楚帛书文字新订[A].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49-55

[4]李守奎.楚文字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6]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四道湾子燕国“狗泽都”遗址调查[J].考古,1989,(4):377-378,381.

[8]汤余惠.战国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9]王爱民.燕文字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傅永和.姓氏典故[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1]袁义达,丘家儒.中国姓氏大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12]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陈光田.战国玺印分域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9.

[14]吴振武.《古玺文编》校订[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15]吴良宝.古玺复姓统计及相关比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4):40-44.

[16]施谢捷.古玺汇考[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7]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 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

[18]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