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的实施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的实施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总结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机械化技术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该技术可明显促进增产、增收,宜在生产中推广。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S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47-01

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降水量少,降水的时间分布与作物,特别是夏粮的生长期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成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大多数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山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为解决地膜覆盖面积小,保墒效果差,雨水渗透不足的问题,应利用作物自身抗旱的潜力,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促使旱作农业朝着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临夏州农机推广部门总结周边地区的推广经验,围绕抗旱保墒,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机具、技术。

1 具体措施和方法

结合州情,把行之有效的传统抗旱办法和推广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复的试验,对普通覆膜机做了较大的改进和革新,研制开发了2MF-2型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机,开辟临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在临夏州农业引发一场新的革命,彻底解决了旱作农业区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临夏州农机推广部门紧跟时代步伐,虽然技术人员少、经费紧,但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除加强宣传群众和培训机手外,着重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乡镇农机专干的作用,制定双垄面施肥覆膜技术规范,宣传该技术益处,让群众自觉接受、自愿推广,采用农机和农艺结合,上下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送机具上门、送技术上门、送技术到机手,现场解决铺膜中的技术问题,严把质量关,由点到面示范推广,率先在广河县试验示范推广400 hm2,对比试验田40 hm2,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该项目由州科技局列项、州农机推广站承担,2007年辐射带动全州各县(市),推广面积达2 146.67 hm2,投入机具212台,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720031508.3。2007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并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州科技局组织省、州专家对该技术进行鉴定验收,达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获州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解决了临夏州传统人工铺膜费工费时、质量不稳、效率低的问题[2],为临夏州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受到领导、专家和广大农民好评。

2 效果分析

机械铺膜与人工铺膜对比,机械铺膜的优点是 “一快、二好、三省”,即:一是铺的快,效率高;二是铺的平,拉的展、拉的紧,质量好;三是省工、省时、投资少。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许多优越性。一是作业质量好。机械铺膜、地膜受力均匀,开沟、起垄、施肥、整形、铺膜一次完成,可使地膜贴的实、压的严,减少架空,防风效果好,无揭膜现象。二是开沟起垄装置采用前后双排反向安装的铧式开沟器,阻力小,不壅土[3]。三是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达到充分纳墒与保墒的目的,可保证得到大的采光面,形成的大小垄面符合农艺要求,成为蓄水的集雨面,特别适合临夏州干旱半干旱地区。四是工作效率高。在正常情况下,该技术比人工作业提高工效9.6倍。因此,大大缓解了该季节劳动力负荷高峰期的矛盾,保证抢墒铺膜,按期播种不误农时。五是作业成本低、省工省时。根据试验测定,机械铺膜比人工作业节省用工60人/hm2,节约用工投入600元/hm2。六是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农业部门该项技术的增产情况早有定论,但为了典型引路,扩大这一技术在临夏州的辐射效果,当地农机推广站在全州各市都普遍建立了试验、示范对比田,包括2个方面的试验:①出苗期进行测试。双垄面玉米8 d出苗,人工铺膜玉米10 d出苗,“一膜两年用”玉米11 d出苗,双垄面玉米出苗高度比人工铺膜玉米高4~5 mm。②不同品种比较试验。在临夏州广河县水泉乡水泉村开展了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重复间差不显著,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金源1217表现突出,折合产量11 340.7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除与金穗5号、富试0601、金源2008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参试品种差异显著;金穗5号折合产量11 173.3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富试0601折合产量10 285.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3位。根据田间长势和产量表现综合看,金源1217、金穗5号、富试0601适合双垄面栽培种植。

中国农科院“关于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该项目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略),2006—2007年累计完成2 146.67 hm2,均产达9 405 kg/hm2,平均增产2 022 kg/hm2,累计增产4 340 t,平均新增纯收益3 263.1元/hm2,累计增效700.5万元,直接科研费用14.41元,总科研费用复利值28.27万元,该项目已获经济效益475.73万元,预计今后2年还可推广4 666.67 hm2,还可产生经济效益991.99万元,年经济效益366.93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6.49%,可提高工效9.6倍,节约人工53.7个/hm2。

3 小结

双垄面施肥覆膜技术性较强,讲究配套措施(生物措施)获高产。目前,在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农机推广部门的广大科技人员要加强宣传、指导、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玉米双垄面覆膜技术增产、增收、节支的实际效果。总之,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用事实和科学道理宣传,让农民看的见、摸的着,才能推而广之。

双垄面施肥覆膜技术的推广涉及到机械配套,种子、化肥、地膜、技术等条件,仅农机部门难以解决。因此,除在推广中得到行政部门的支持外,还需得到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4]。

4 结论

该项技术在临夏州推广实施,紧跟全省旱作农业农展趋势,改写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引发了旱作农业发展的重大变革,使临夏州旱作集雨节灌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临夏州玉米种植获得高产、稳产创出了新路,是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实用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施肥技术于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技术特点: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收;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5]。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危害。其为临夏州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成为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应继续扩大铺膜面积,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目标而努力。

5 参考文献

[1] 黄高宝,方彦杰,李玲玲,等.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高效用水机制研究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6):116-121.

[2] 练宏斌,王桂英.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6-18.

[3] 祁秀萍.和政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3):21.

[4] 王文清,高平霞,王芳丽,等.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 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J].种子科技,2010,28(11):25-26.

[5] 金胜利.榆中北部山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0(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