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衷中参西张锡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衷中参西张锡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清末民初著名的中西汇通派医家,与当时慈溪的张生甫、嘉定的张山雷合誉为“名医三张”。张锡纯先祖张友三提出家训,谓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兼学医。其父张彤元精通医学,著有《莲香斋诗稿》。张锡纯自幼学医,30岁始参研西医学;辛亥革命后,被德州驻军统领聘任为军医正;1918年在沈阳创立达中医院,并任院长。1928年来天津定居,曾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他自编伤寒讲义和温病教材,乐育医学英才,并将平生治学研究及临证经验汇集编撰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

晚清时期的一天,中医张锡纯用大承气汤,诊治一患热证便秘的老人无果,只得另请刘老中医诊治。刘老察舌切脉,四诊合参,备感证清法明,方药合理,为何无效?略加思忖后,立加威灵仙一味。待病者煎汤服药不久,腹中竟汩汩作响,随即排出燥屎数枚,继而又泻下一些清便,须臾之间,病人热退腹平,康复如初。张锡纯不知刘老中医使用威灵仙的奥秘,便登门求教。刘老中医解疑道:“老者属热入阳明证,用大承气汤正确无误,但病者年迈,其脏腑之气郁滞,原先所用汤药停滞腹中,难人大肠,故久不奏效。须借威灵仙走窜之功以触发之,可直捣脏腑滞气,力促停于腹中的大承气汤液下行,便如冲墙倒壁之势直通大肠,大便通利,热病自愈。”张锡纯深悟其理。此后,凡遇此类病人,多用本法,效如桴鼓。

张锡纯博览典籍,精研医理,注重实践,既重视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又引入西方医学成果,研究西医新说,沟通融汇中西医学,力倡医学“衷中参西”。衷中者:根本也,不背离前祖,同道无异议,是立业之基;参西者:辅助也,借鉴有益者,师门无厚非,为发展之翼。他主张:“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由斯知中药与西药相助为理,诚能相得益彰。”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共分八册,先后陆续刊行于世。一至三册为方剂,多为自拟,计34门。第四册为药物篇,收录中药84种、西药45种。第五册为在当时全国各医学报发表的论文,包括医论、药物论、疾病诊治论和有关中医典籍的议论等,并附信函往来。第六册名为《志诚堂医案》,为医案汇集和诗作。第七册为伤寒论讲义,末附温病遣方九首。第八册包括医话拾零及医评。统稿后的目录主要分为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和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出版后,即风行海内外,成为学医者的启蒙教材。张锡纯尚撰有《代数鉴源》和《易经图说》;另有诗作《种菊轩诗草》,曾附编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册。

张锡纯临床主张中西药并用,引用西医器械于中医诊断。这种中西汇通的思想,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嚆矢。张锡纯认为:“临证调方者,必须细心斟酌,详审病机,随时体验,息息与病机相符,而后百用不至一失也。”临证讲究细察厘定病情,要求病历记载完整,用药讲求实效,诊疗主张脾胃并重,升降兼施。治阴虚劳热强调滋补脾胃,扶正固本。对大气下陷之喘、寒饮结胸、气郁诸证的治疗多有创新,辨证施治与组方用药别具一格。

张锡纯还注重中药的加工炮制,并主张中药材原汁原味的生用或鲜用。他认为:“药物有非制过不可服者,若半夏、附子、杏仁诸有毒之药皆是也。”前人炮制半夏失宜易致呕吐,为了用药安全,他改进炮制方法,还自创马钱子制法、血余炭制法和硫化铝制法等。黄芪入汤剂,生用即是熟用,不必先以蜜炙;若取龙骨、牡蛎收涩之效,可以煅用,若用以滋阴及敛火,皆不可煅。张锡纯善用生药,他认为:有些药物须生用则药力浑全,如石膏、黄芪、山药、赭石、龙骨、牡蛎、乳香、没药、大麦芽、山楂、鸡内金、白芍、蜈蚣、水蛭、赤石脂和甘草等,炙用或煅用则药力减弱或无效,甚至可引起相反的作用。他指出:“水蛭最宜生用,切忌火炙;乳香、没药最宜生用,若炒用则流通之力顿减;桃仁生用取其生发之气;山药宜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否则服之无效;赭石生用性重坠凉镇,能降胃止血、生血,毫不伤气分,若煅用既不能生血,且具有开破之性,多用令人泄泻。”

张锡纯临床治疗疾病,只要选药对症,即加重用量而取效。他认为:“恒择对症之药,重用一味,恒能挽回急重之病,且得以验药力之实际。”他善用石膏和山药,生石膏为清解温热的特效药物,山药系救济之大药,治阴虚劳热多用山药以滋补脾胃。他所创制的11首方剂,有9首即用山药,或用鲜山药汁和生地汁,以此抢救危急险证病人,濒愈大证。

张锡纯桃李满天下。其弟子中,隆昌周禹锡,如皋陈爱棠、李慰农,通县高砚樵。祁阳壬攻酲,深县张方舆,天津孙玉泉、李宝和,辽宁仲晓秋等均为一方名医。其私塾学者更是不计其数。张锡纯有三子一女。长子荫潮继父业,曾任京畿卫戍司令部军医官。次孙铭勋承祖业,行医于原籍,1954年将《医学衷中参西录》版权及遗稿献给国家,实现了先祖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