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处于“轴心时代”的孔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处于“轴心时代”的孔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雅斯贝尔斯把以BC500年为中心的前后三百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地区古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的典型代表。他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人”为终极关注点;还以教育为手段宣扬自己的主张。如此他奠定了自己在世界轴心时代的突出地位。

【关键词】轴心时代;孔子;仁;人;教育

德国社会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提出过 “轴心时代”(德语Achsenze it ,英语Axial period)这一命题。他信认: “轴心时代”有人类具有的“唯一的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2]6。“轴心时代”这一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畴中,由于特定的一群精英人物导向而发生的人类的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它发生于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北纬30度上下[2]8。正是在轴心时代,各位精神导师不仅意识到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也意识到了作为个人的自身的存在;不仅理性地去思考外界,更是思考自我,“意识再次意识到自身,思想成为它自己的对象” [3]9。他们的精神成果,在短时期内表现为各大世界性帝国的建立;在长时期内表现为对后世各大文明区精神基调的建立;在过去结束了古老的原始文明,在如今规约着不同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他们不但跨越时空把焦点放在同样的关注点上,还得出近乎相似的结论,仿佛他们进行过跨界对话一般。总之,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分野,从这个时期开始,“世界历史获得了唯一的结构和至少持续到我们时代的统一” [2]15。

以这一命题来观察中国,我们便会轻而易举地找到中国与世界的契合点。世界的“轴心时代”,正是中国的“百家争鸣”时代。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分门别派,争芳斗艳。儒、墨“显学”中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无疑力能扛鼎。而其主张所折射出的万丈光芒实则是与当时希腊、印度、中东各地大方之家的见地交相辉映的。

一、具有自己的核心理念:“仁”

轴心时代的大家思维敏锐,著述甚丰,且多为一个主题所贯穿。苏格拉底的思想核心是“德性(arete)”,老子的是“道”,柏拉图的是“理念”,孔子的是“仁”。孔子的主张“志于道,据于礼,依于仁”(《论语・述而》)。他的基本思路是依据相关的礼乐制度,有志于伦理道德的实现,最后归依于“仁”。据称,“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达109次之多。正是这样一个“仁”字把他所有的看似只是一堆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只言片语统一起来。

孔子“仁”的思想不仅表现在肯定方面,也表现在否定方面。在当时“礼崩乐坏”,以至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的境地下,孔子想要恢复当时的伦理秩序,主张社会上各个角色各安其命、各守其矩。他首先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有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而在否定方面,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卫灵公》)

孔子充分肯定“仁”的地位,推崇“仁”的实现。“仁”首先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者”可以喜欢善人,不喜欢恶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就是一种让人羡艳不已的人格魅力。其次,“仁”还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表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标准。最后,在孔子心中,“仁”是一种令人心神向往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必须毕生追求的目标,不能轻易地加诸于任何人身上,连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就是自己也并不敢居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

因之,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观一样,确立了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伦理体系,构建了一种具有普适价值的道德理念。它不是具体的偏颇狭碍的,而是抽象的包罗万象的。它指任何具有现实实践性的可能的道德行为,也是具有抽象理想性的哲学范畴。通过“仁”的概念的构建,孔子和“轴心时代”其他思想家一样“为自己树立了最高目标” [3]8。

二、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知”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知识”。柏拉图在小树林里的阿加德米创办学园,追求真理和知识是希腊人的最高理想之一。孔子在未能实现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之后,转而兴办私塾教育,同样转向教育与知识。

教育是达到“仁”的手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在杏坛创立私塾,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是中国的第一位大师。其教育内容,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或是 “六艺”(礼、乐、书、数、射、御)的说法。下面来看其教育理念。

最重要的是在教育对象上主张大众化。“有教无类”(《论语・述而》),开启了传统文化的巨世俗化与平民化。在孔子之前的古代,官师政教合一,只有“王官之学”,其后,官师政教分离。作为处于过渡时期的孔子,既继承了王官之学,又开启了诸子之学;既是贵族学的继承者,也是平民学的开山鼻祖。孔子还有一些极具实践价值的教育方法。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因材施教”,是宋儒朱熹根据孔子所言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得来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说得是如果学生不发奋努力冥思苦想到怎么也想不通的地步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他没有到用心思考而有所得,却又无法用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反过来说,只有当一个学生努力了、思考了,有了自己的感悟了,当老师的才去开导启发。这一点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这一教学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灌输式教育。孔子还针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不难发现终生学习、时时学习的理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则主张心境坦然地去学习。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实际上是身处于轴心时代的他“试图通过交流思想、理智和感受而说服别人” [2]9的产物。他的思想提示了教育行业的普遍规律,因而能够跨越时空,获得它的普适价值。

三、达于自己的终极归宿点:“人”

轴心时代是人渐渐觉醒,进入“人的自觉”状态的时代。精神巨匠们处处感受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感觉到作为一个个人的自身的存在,感觉到人有限的主观能动性。苏格拉底发出“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的呼吁,被西塞罗认为是把希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下”,把哲学的视界拉往到人身上来。孔子和他有着同样的人本位意识。他所关注的,不是政治上的附属概念,更不是宇宙上的其他物理概念,而是社会上的人。轴心时代的东西方都把对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哲学的任务。

第一、这种对人的终极关怀可以从他的“仁”的思想中看出来。当他被问及何谓“仁”时,“子曰:‘爱人’”;当他被问及何谓“知”时,“子曰‘知人’”(《论语・颜渊》)。“人”才是实现“仁”的最终归宿。不仅如此,“人”也是有能力去实现“仁”的,它是达于“仁”的主体。虽然孔子一再强调“仁”的难能可贵,但他又说“为仁由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他的人本位思想。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学生思考领悟为前提来进行教育。“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的因材施教观点,同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第三,孔子注重人事。他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较少谈及利、命、仁之事。他少谈命,重此岸、轻彼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样的质疑更是铿锵有力地道出了孔子重人事、轻鬼事的态度。

孔子认为人可以通过践行“仁”来修炼自己,能通过教育获得知识来提高自己,最终能够“通过在存在整体内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而超越自己” [2]10,这体现了他的终极的人文关怀。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经过后人改造,得以入世,并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他和世界上其他思想家共同带领着整个人类开启全球精神生活的新里程,创造了“轴心时代”。他的思想为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提供了基本论据和素材。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