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因决定社交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昆虫和双胞胎的研究证明,宅在家里还是做派对动物,几乎是一出生就注定的,虽然基因对个性的影响仅有19%。
喜欢窝在家里的宅男府女和难耐寂寞的派对动物,他们的生活似乎从来不会有交集,而造就他们选择热闹还是坚持独处的。仅仅是基因的些许差别。
美国加州大学政治科学系的福勒尔(JamesH.Fowler)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克里斯塔奇思(Nlchdas A.Chnstagls)共同揭开了这个是否喜好社交的密码,并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在2009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基因对人格特征的影响,但对人类社交兴趣和基因的关系,始终是个空白。为了搞清楚是什么决定社交,研究者在美国采集了1000多对样本,被调查者是年龄在13到18岁的同卵和异卵双胞胎。众所周知,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几乎完全相同,而异卵双胞胎则有50%的基因差异,这种特点为科学家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基础。通过比较双胞胎间的交友兴趣、密友数量等信息,经统计发现,结果正如研究者此前所假设的那样前者的社交偏好惊人地相似,而后者却差别很大。
由此,福勒尔认为,人们的社交偏好和朋友网络等特征也是由基因决定的。看来,自然选择对人类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让对抗疾病的能力,还在决定着我们会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另外,研究者还认为这些社交基因遗传到现在,可能还赋予了携带者不同的生存优势,比如交际圈狭窄的宅男府女,就更不容易患上传染病,而派对动物因为经常有人际交流,会表现出明显的信息优势。
福勒尔与克里斯塔斯奇下一步的目标。是在人类中确定社交行为与基因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对应关系,似乎可以从昆虫的身上找到端倪。2009年1月30日,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他们的研究目标是一种名为沙漠蝗虫的昆虫。在人们的印象中,蝗虫总是成批出现,但通常,蝗虫是一种独居无害的生物,有时它们甚至厌恶成群结对。是什么让离群索居的蝗虫变得相互吸引,进而酿成蝗灾呢?吹响集结号的就是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在人体中,5-羟色胺是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物质。科学家检测到,相比处于平静独处状态下的蝗虫,成群结队的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比前者多3倍。
究竟是哪些基因让人开始钟情社交,目前还不清楚,但科学家对孤独症的研究已有了不小的进展。这种疾病属精神疾病范畴,患者的社交能力不全甚至丧失,学习能力下降,发育迟缓,有些还伴有精神障碍。电影《雨人》的主人公就是孤独症患者,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像他那样智商奇高、技术超群的情况却是少之又少。上世纪中叶,研究者认为母亲的冷情绪行为会导致儿童患上孤独症,此后有科学家怀疑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中的一些成分才是孤独症的始作俑者。到如今。在同卵双胞胎身上进行的研究――同卵双胞胎中如果有一人罹患孤独症,那么他/她的兄弟姐妹患病几率会达到85%~90%――终于证实遗传缺陷才是孤独症的肇因。
法国遗传学家托马斯・保格罗对严重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NLGN3和NLGN4X这两个在神经细胞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一旦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就极可能使携带者患上孤独症。科学家推测。孤独症发病,可能部分因为神经通讯中断所致。此后,德国马普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开展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在相关基因表达缺陷的小鼠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接触点神经突触无法正常行使功能。
当然,仅仅用基因差别来解释宅男府女与派对动物之间的迥异,或许将这一问题过于简单化。有数据表明,尽管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但对于一些人格特征,基因发挥的作用仅有19%,而真正将这些特征定型,则要归结于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