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确立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融于一体的教学目标。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创新知识、用活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教学之中,不仅在教学手法上需要创新,也要让学生在学习思路和理念上进行创新,发展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思想观念。

一、贴近学生,让学生喜欢数学

很多学生比较反感教师“高高在上”“不苟言笑”“板着脸、表情严肃”等状态,并不知不觉地产生逆反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教师没有放下身段,以平等的状态和学生对话。只有教师贴近学生,走进学生,蹲下来和他们说话,才能够让学生接受你,并由此喜欢上你,喜欢上你所教授的课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学生在上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时,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最佳的状态,不但思维敏捷,而且接受知识也很迅速。数学知识因为其逻辑性强,需要学生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拓展延伸、触类旁通,因此很多学生都视其为畏途,觉得数学复杂、高深。基于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对教师产生好感,从而自主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两节课、三两天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爱心、有耐心、有毅力,每天都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和学生沟通、交流,多和学生们接触,多关注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情和尊重,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有时候我在下课后没有立即走开,而是坐下来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时有两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也凑过来,结果让我抓住机会和他们说了几句话。第二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就很认真。这个现象给我很大启发,我想起自己在上学时也很希望老师倾听自己的心声,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于是我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一些后进生补习功课,这些付出不仅让他们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更拉近了他们跟我的距离。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有着水滴石穿的妙处,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起到感化愚顽、启迪学生进步的作用。

二、良好的导入,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需要一个良好的开头,接下来就顺风顺水,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授课环节中了。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精彩的导入同样功不可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不同的导入手法,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生动性等效果。而创新教学模式,也应从每一节课的导语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课堂的魅力。

1.比较法、类比法的导入。这种导入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将相同类型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时候,我将全等三角形性质作为比较,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将视线转移过来,发现新知识。

2.教具导入法。很多抽象的知识如果不借助教具的话,很难让学生产生合理的联想。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具,形象、直观、生动地将知识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牢记知识,又能化解理解上的困难,变难为易,深受教师喜欢和学生青睐。

3.直接导入法。教师在上课一开始便直奔教学主题,说出本节课堂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这样没有迂回的导入法往往因其简洁突出、直奔重点的特点,让学生很快就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本质上,突出了时效性,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4.引趣导入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不断尝试的话题。例如,我曾经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将报纸不断对折,直到再也不能对折为止,然后让学生说出“报纸一共折叠了几次,现在应该有多少层”,以此来导入乘方的概念。这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趣的同时,也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充分体现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5.设疑导入法。中学生往往对于未知的答案都比较好奇,教师可以依据中学生的好奇心理给他们设置问题,创设矛盾,布置悬念,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向新知识延伸和拓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注重强化训练,加深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能力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让他们终身受益。有些数学教师往往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注重知识的灌输,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会培养知识的机器人,而没能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做以引导,忽视了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获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思维的条理性和敏捷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很多学生表现出回答问题的迅速和反应的快捷,都是其思维品质良好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训练。如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及时应用相关的概念知识。在解题效率和速度上,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应对他们加强知识理解的锻炼。通过各种记忆手段,强化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在头脑中很快反应出来,达到思维敏捷的目的。

在教学中,每一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和特定的使用范围。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法,既能巩固知识,也能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寻找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思路、不同方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获得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言,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展开合理的思维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得全方位的提高。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也是认知事物、启发思维、接受知识的有效体现。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真正转变,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充满热情的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就一定会在教育事业上收获累累硕果。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