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动性形成方式与调控政策的困境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动性形成方式与调控政策的困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流动性形成方式及特点,及其相应的政策调节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新的调控策略。

[关键词] 流动性 形成方式 调控 有效性

一、流动性的界定

本文将对流动性的界定扩展到虚拟经济领域,将经济社会中所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这种界定方法突破了实体经济领域,将衍生、证券、证券化以及乘数等虚拟经济领域的流动性都考虑了进去。将流动性拓展到整个社会经济相关领域,充分考语到了虚拟经济运行对实体经济和流动性的影响。其流动性的度量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就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而言,流动性的界定应该延伸到虚拟经济领域。随着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虚拟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稳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虚拟经济创造出来的流动性数十倍于实体经济。所以,将流动性的界定延伸到虚拟经济领域将更好的解释我国目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现象。

二、我国过剩流动性的形成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不断创新与发展,流动性的形成方式出现了多渠道、隐蔽性、虚拟化的趋势。而我国经济的高位运行所造成的多投资或投机机会给流动性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结合我国实际介绍我国流动性形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1.流动性的境外输入。具体来说,游资的进入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1)正式渠道输入。通过正式渠道即通过海关或外汇管理局备案的方式直接进入境内,主要有贸易,如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签订虚假贸易合同、预收或延迟账款、转移定价、循环进出口;投资,如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外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外商投资企业的虚假出资;单方转移,如金融机构虚假拆借、企业和个人的虚假单方支付等方式。由于正式渠道存在备案,所以通过正式渠道进入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外汇储备与顺差额以及FDI的差额来近似估计得出,2002年~2008年一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额-顺差额-FDI合计为3747.77亿美元,这一项反映的是其他资本流入的合计,对央行形成了巨大对冲压力,成为潜在的流动性。

(2)非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主要指地下钱庄。上面介绍的正式渠道的方式同样也流行于地下钱庄,并且是地下钱庄热钱流动的主要方式。另外,通过出入境私自携带的方式也日益盛行。

2.国内流动性的形成。当前,被关注的流动性形成方式主要集中在境外输入方面,对我国境内产生的流动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领域。基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贷款量。其二定期存款的活期化。

三、流动性调控政策困境

流动性形成向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以及灵活性方向发展给我国流动性调控政策带来巨大的挑战,使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就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现状以及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而言,调控已经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1.入境流动性调控的困境。由于大量的外汇被迫对冲到市场,从而形成了流动性的过剩,造成了资产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等严重问题。过地下钱庄流入的热钱在地下钱庄这一环节就已经兑换成可以流通的货币直接进入市场,不用通过商业银行的兑换,货币监控与统计在这里失效。

2.境内流动性调控的困境。从2007年至2008年3月25号中央银行11次出手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至15%的历史最高点;六次加息,使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至4.14%的高位,使得中美率差出现倒挂现象(目前美国联邦基金率为2.25%),大大压缩了央行利率手段的空间。种种迹象表明央行的货币调控手段似乎已经捉襟见肘。在货币政策出现困境的同时,常规的财政政策成效也被压缩。2007年底对贷款的强制限额似乎仅仅打压了股市,只是让流动性的流向或投机的领域发生了转向。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债券发行也无法发挥最大的效果,因为债券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并且财政政策的调节被视为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而使得决策者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态度。

四、流动性调控政策困境的解释

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困境,究竟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的国情与国民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上面说过,随着我国经济基本面的良性以及经济发展的持续良性运行,不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腰包都快速的膨胀了起来,他们的收入并不是完全消费了(内需不足),而是存在银行和自己的钱罐子里。由于近期投资机会的增多,特别是2007年的股市飘红,大量的潜在流动性成为现实。这些巨大的流动性是财政货币政策无法控制或无力控制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发生了变化,虚拟经济的迅速膨胀不仅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空前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虚拟经济的出现改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增加了传导主体,使传导过程更加复杂。在虚拟经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控制并不能及时控制过剩的流动性,也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流动性,因为虚拟经济本身也在创造流动性,并且其所创造的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所创造的流动性。

在我国这种特殊的国情民情下,流动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正常渠道,也有巨大的来自于没压抑的潜在流动性的释放。非正常渠道的流动性才是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居高不下,各种政策调控效果不明显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也必将空前绝后,对流动性的界定应该拓宽眼界,在充分注意到实体经济流动性创造的同时,更要注意虚拟经济创造的巨大流动性。

对流动性的控制不是说采取某种单一的策略或手段就能解决的,必须打组合拳,使各相关部门协调行动。同时要兼顾其他政策实施的情况,特殊情况下应该考虑一些特殊的调控措施,某些局部的针对性的措施调控的效果可能更为明显。从根本来说,对流动性的控制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保持经济的健康、良性、稳定、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俭: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年

[2]Avinash D. Persaud主编姜建清译:流动性黑洞 :理解、量化与管理金融流动性风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