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走向公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走向公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些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各地拔地而起,宽阔的场地、一流的设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亮点,但遗憾的是,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参与度并不高。

据北京市社科院出版的《2012北京蓝皮书》显示,北京近九成受访者每年光顾文化馆、档案馆、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不足5次,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从未参与过公共文化活动,资源严重闲置。

为何效能低少人气

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缺乏便利性。出于土地便于规划、设施容易建设的考虑,一些城市将公共文化设施建在了人气低迷的新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如果缺少便利性,利用率自然不会很高,效能当然也就十分有限。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缺乏规范。有些场馆未公示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还有些则时有推迟开放或提前闭馆的情况,各类设施不按规定运营的情况也很普遍。另外,服务均等性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对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仍有欠缺。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一些图书馆、博物馆对受众的结构和需要还十分模糊,因此提供的文化用品和展品往往一厢情愿,与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也是造成其民众参与度低、设施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吸引公众的成功案例

苏州:集中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活力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由文化馆、美术馆、名人馆等8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整合而成,实现了公共文化机构集约化经营。人才、观众和经营方式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凝聚了各个馆的优势,利用综合力量对外文化服务信息,增加了传播方式,加强了传播手段。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活动场次比以前翻了两番,受益人群增幅达50%,仅去年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及展览展示活动就达100多场,12多万人次参与其间。

成都:让文化项目与群众需求对接

成都已建立起公共文化和按需定制配送的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公益广告、搭建公共文化短信平台、设立文化官方微博、印发《成都公共文化阵地分布地图》等措施,让市民知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分布和用途。在全市,以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专门推出订单式的服务,为各个群体定制提供文艺演出、数字电影、艺术培训、公益讲座、图书借阅等。

“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公益性是根本,但其运营方式不妨借鉴市场,因为市场讲究控制成本、预算管理,注重消费反馈,服务意识比较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些,恰恰都是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弱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