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文本 结构不可或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文本 结构不可或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本解读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源头”,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折射出解读时不关注文本结构与作者思路,教学缺失整体感的现象。我以几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文本结构与内容相辅相成,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

【案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老舍先生的《猫》是一篇经典作品,课文写了我们家猫的性格古怪、淘气可爱,语言亲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课文从篇章的角度看,一至三自然段写了猫的古怪性格,第四自然段写了猫小的时候可爱淘气。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因此也是训练学生抓住总起句阅读的好例子。

课文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来写的,怎样认识本段的结构呢?常态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分别是“老实”、“贪玩”、“尽职”,而这三方面是矛盾的,甚至相反的性格集于一身,因此说猫的性格很古怪。没错,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作者也是将三个特点一一罗列来表现其“古怪”的性格吗?

【反思】如果细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认为更应该这样来进行理解: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样的划分理解,对教学是有深刻影响的。您看,老舍先生也是将“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两两对立的特点放在一起介绍的,通过“说它……吧,……可是……”这样两个相同的句式,将猫儿那矛盾而统一的性格呈献给读者。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否也应该从作者的语言形式来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呢?这样,解读时就不会把一个个的特点分开进行理解,而是在两个相互矛盾对立的性格中读出古怪。既整合了教学环节,避免零敲碎打,也符合作者的行文思路。

试想,这样的教学是立足于准确解读教材结构的基础之上,叶圣陶先生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准确地解读结构就能够明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意图。

二、解读结构时要横纵相连,否则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案例】《秋天的雨》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因为课后的思考题里有一个问题是“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听过几位老师都是解读为课文从“颜色、气味、声音”三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

【反思】

回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呢?请看课文,这篇课文虽然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每个自然段是这一段的总起,课文的结构非常整齐,但是,是否每一段的首句提出来就能回答“从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这个问题呢?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很多教师教学时都会引导学生抓住每段的首句回答这个问题,在授课时,依据中心句将秋雨的特点概括为:钥匙、颜料、气味、声音。是这样吗?如果仅从这四个总起句来提炼,结果很可能就是案例中的结果。这样的回答是否经得住推敲?

反思一下,“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秋雨的哪个方面?“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和“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秋雨的颜料和气味吗?更令人费解的是“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可以概括为“秋雨的声音”吗?由此看来,“哪几个方面”不是从文字的表面意思来概括,而是需要在读懂每一段的基础上,才能够概括。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说秋雨绵绵的特点,秋雨在悄无声息中轻轻柔柔地把秋天送到了我们的身边;“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和“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说一场又一场的秋雨,送来了一派缤纷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是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些特点是深入学习课文读懂的,不能直接由中心句而来。

再则,由于文本的结构相似,很多教师在解读时就比较关注每一个段落的内容,无形中将各个部分独立起来理解。实际上,细读文本的结构,会读出一条线,那就是——文章暗含着一条时间发展的顺序:由入秋开始,到金秋时节,最后到深秋时候。当我们过多关注这几个方面的时候,缺失了这样一条纵向的时间顺序,就缺失了将每个特点连缀起来的一条金线,留给学生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点”。

因此,解读文本有时要纵横双向并进,才能弄清楚文本究竟是怎样的思路。

三、解读教材时要“联前想后”,不可一叶障目

【案例】《赵州桥》是一篇经典的课文,编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不少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安排第一课时学习一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再安排一个小练笔。而学习第二自然段往往要引导学生概括“这一段中赵州桥留给你什么印象或这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不少师生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这一段写了“赵州桥非常雄伟”。因为这个句子在句首,很像“中心句”;并且教参上说了本课要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写法,两个因素使然,不少教师就认为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写了赵州桥的雄伟。三年级的学生更不必说。

但是,本课还有一个写法上的学点,就是“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那么,“坚固”在哪一段呢?显然应该是承上的部分,就应该是第二自然段。那么,第二自然段究竟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呢?——雄伟、坚固。

可是问题又来了——坚固仅仅表现在敞肩设计吗?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主要介绍的是什么特点?

——坚固!这也是赵州桥之所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三十七米”这些字眼在传递着什么信息,需要琢磨。试想,孩子们都有搭积木的经历,积木竖着垒起来容易,但是想让积木水平方向搭起来容易吗?不易!中间又没有任何的支撑点,更不易!三十七米的宽度,更不易啊!可赵州桥却巍然屹立于世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多次地震,可谓历经沧桑而不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桥啊!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愧世界闻名啊!难怪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之美誉!

难道只一个“雄伟”了得吗?如果读不出“坚固”,雄伟会是无本之木。

【反思】

在解读教材时,的确不能只看到“树木”(局部)而不关注“森林”(整体),否则,会制约着我们的思维深度,认识事物看待问题就会不全面不深刻。

另外,很多教师不敢“教课文”,认为只要在文本上用力就会有“内容分析”的嫌疑。可是,学生读懂课文是基础,课文都没读懂又怎么谈学用语言。教师一入手就直奔语用训练点,教学充满了功利的色彩。比如一位教师在赛课时,选择教学《赵州桥》第一课时,匆匆检查了预习之后,就直奔“美观”一段,朗读之后就仿写“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教师不愿意教学“坚固”部分的原因是:前面找不到语言运用的训练点。殊不知,赵州桥闻名于世最为关键的是“坚固”这一特点啊!学生理解的难点也在这里啊!抛开学生,一味地选择语用点,会不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呢?阅读教学不仅指向语言,还应指向阅读能力、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把握好文本的结构,这是我们深入解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