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意为天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意为天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觉得要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尤其是要当好一名人民满意的代表,必须树立‘民意为天’的观念。”初识临安市人大代表陈锡亮,是在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培训班上,当时他正在向代表们作履职经验介绍。他外表斯文,朴实无华,但发言掷地有声,透露出一份执著和刚毅。

陈锡亮是临安市於潜教育辅导站校长,自2006年12月当选为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把选民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建言献策,敢说敢做,受到了选民们的一致好评。

为尽快建设於潜二中奔走呼吁

人代会前广泛走访调研是陈锡亮每年必做的功课。2007年1月,为了深入了解选民意见,陈锡亮召集於潜地区的部分校长、教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

会上,大家对於潜地区初中布点多、规模小、教师缺、设施差等问题反映比较集中。对此,陈锡亮也深有同感。近几年来,於潜地区只要生活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都不愿在家门口的中学上学,会花血本把孩子送到县城的中学借读。

调研中,还有一串数据让陈锡亮焦急万分。於潜地区现有初中13所,其中有7所学校招生不足300名,个别学校甚至不到200名,像马山初中就只有3个班级90名学生。而且,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其中代课教师就有80余名。

整合於潜地区教育资源,新建於潜二中的想法,慢慢在陈锡亮的脑海中清晰起来。陈锡亮从临安市教育局了解到,建设於潜二中也是临安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已连续3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正式启动。

2007年3月,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陈锡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快於潜二中建设进度的建议》,建议市政府把建设於潜二中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加快建设进度。

可是,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他却看到报告中还是把於潜二中建设列入预备项目。得知这一情况后,陈锡亮愁眉紧锁,十分着急。在代表团全体讨论会上,陈锡亮第一个抢到了话筒,本着对於潜教育负责、对选民负责的态度,他大声疾呼:“鉴于於潜地区的实际,我强烈要求市政府在2007年真正实施於潜二中的新建,变‘启动’为‘建造’”。

发言时,他列举了翔实的数据,并用事实反映了於潜百姓的真实呼声,给参加代表团讨论的市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与会的一位临安市委领导还当场向陈锡亮要了发言稿,并承诺拿回去后作深入了解。

当年6月初,临安市市长王宏和分管副市长裘小民亲自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於潜镇现场办公,决定于2007年12月正式开工兴建於潜二中,然后再分步撤并於潜地区13所初中。

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我们的孩子也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了,多亏了我们的陈代表!”

看到这一结果,陈锡亮也十分欣慰,但他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却没有止步。他主动担任於潜二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了选址、征地拆迁、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直至2009年9月,这所投资8600万元、拥有48个班级的於潜二中正式投入使用。看着崭新、明亮的教室,还有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陈锡亮总算松了一口气。

为学生接送安全问题绞尽脑汁

“於潜二中开学后,生源大多来自千洪乡、横路乡、西天目乡、乐平乡、潜川镇等5个乡镇,路途都比较遥远,像最远的潜川镇距离学校约50公里,如果不安排车辆接送,且不说能不能按时到校上课,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一边在紧盯於潜二中的建设进度,一边陈锡亮又组织於潜地区的老师召开座谈会,分析於潜二中投入使用后可能又会遇到什么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学生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家长们表示,他们都想让孩子上於潜二中,对於潜二中的教育质量也很有信心,但学校毕竟离家太远,他们实在不放心孩子在路上的安全问题。在走访中,陈锡亮了解到,有这样顾虑的家长不在少数。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陈锡亮决定,一定要赶在学校投入使用前,解决这个问题。

2009年初,陈锡亮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随同於潜地区的一些校长,走遍了千洪乡等5个乡镇的每个自然村,全面了解学生分布情况,制定了四套接送方案,绘制了各村的接送线路,还确定了不同地区学生的接送时间和地点。

拿着制定好的接送方案,陈锡亮开始奔走于交通、公安、教育、乡镇、公交车队和学校等多个单位,不断地进行沟通协调。可交通部门提出了一个他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按照制定好的接送方案,将需要125辆公交车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但整个於潜地区的农村客运公交车却只有97辆,运力明显不足。

眼看这个问题越来越棘手,陈锡亮却并没有气馁。在2009年2月召开的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陈锡亮就於潜地区公交运力不足问题提出了建议。他提出,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提升於潜地区公交运力,强化学生接送车辆的接送职能,建立接送车的跨车队应急调动机制。

该建议转市交通局办理后,市交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制定了工作计划,向政府提出了专项资金申请,要求加大於潜地区的财政投入,增加当地公交车的运营能力。同时,根据02省道农村公交一体化的规划,计划在2009年底前对农村客运进行全面改造。

可是,於潜二中在2009年9月就要投入使用,学生接送车问题必须在9月开学前解决。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经过多方努力,临安市交通局决定临时调剂於潜镇城市公交车参与接送。同时,为不影响其正常运营,教育部门决定对於潜二中实行错时放学,初一、初二学生周五下午放学,初三学生周六才能回家。现在,於潜二中的师生、家长终于不必再为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担心了。

为缓解“小学校”办学压力直抒胸臆

2007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政府则将按学生数量给予各校一定的补助。这对广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却让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陷入了困境。

陈锡亮在走访学校时,很多校长向他大叹苦经,方元小学的校长跟他算了一笔账:“补助是按照学生数量给的,我们现在是180个学生,如果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补助100元,一年就是36000元,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办公经费却要五六万元。学校又没有其他收入,这个数字可怎么拉得平呀。”

带着这个问题,陈锡亮又走访了凌口等规模较小的10所小学,校长、教师们反映的问题如出一辙,这使陈锡亮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调研结束后,陈锡亮对调研材料进行了梳理归纳,交给了市政府一份《关于於潜地区“小学校”办学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有数据、有分析,内容翔实,引起了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即责成市教育局就全市学校办学经费情况开展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2008年上半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在临安市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陈锡亮又旧事重提:“希望市政府在补助学校办学经费时,能结合实际,对规模较小的学校给予政策倾斜。”促使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2008年6月,临安市政府终于明确,学生数不到300人的学校公用经费将按300人拨付。这样一来,小规模学校的办学经费终于得到了缓解,陈锡亮心头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我觉得当代表是一个良心工程,一届五年,当个举手代表、拍手代表也能混得过去,但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在位一天,干一天事。多为选区选民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得起选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彰显了一位人大代表崇高的情怀。

陈锡亮小档案

陈锡亮,自担任临安市於潜教育辅导站校长以来,一直树立“以人为本,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管理理念。这些年,他曾被评为临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党员积极分子、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工作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