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扶贫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就贫困文化及其在滇桂黔民族地区的表现、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文化扶贫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贫困文化 滇桂黔民族地区 战略选择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滇桂黔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仍如久治不愈的顽症困扰着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倾向于从人口、资源、能源、土地、历史条件等方面去寻找贫困的根源,因而在实施扶贫措施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对农村进行“输血”或“造血”式扶贫。其结果是在“输血”的同时,造就了一批“懒汉村”,“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观察与调查思考,发现造成这些地区持续贫困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长期固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贫困文化”,决定性的因素是价值观的贫困。因此,实施文化扶贫才是扶助农村贫困群体,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选择。本文将就此课题作以下粗浅探讨。
一、贫困文化在滇桂黔民族地区的表现
“贫困文化”是指贫困群体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制度显失公正及自身条件差等原因, 为了自我维护、适应贫困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特定的文化体系。用“贫困文化”来诠释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能够恰当地说明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刻根源。在滇桂黔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的山区, 那里生态环境恶劣, 地势崎岖,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居住比较分散, 地理位置上的隔断加上小农习性、民族习性、血缘性、地缘性使他们远离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虽然人们勤劳、纯朴, 但他们长期的拼搏依然无法改变现状, 这就容易形成一种随遇而安、惟命是从、与世无争的贫困文化,其在民族地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观念上贫困文化表现为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
1.1因循保守、听天由命的人生观
由于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饱受贫困的折磨,许多村民形成了很强的宿命感,他们已经习惯于过贫困的生活,面对贫困,他们奉行一种无为哲学,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忍受贫穷。这种听天由命的人生观,缺少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严重束缚了这些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
1.2滞后的教育观
由于贫困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地区的人们普遍不重视教育,认为“读书没用”,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较多。一方面,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入学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已初步具备了劳动能力,基于劳动力的需要,过早的离开了学校。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使脱贫致富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1.3厚死薄生、非理性的消费观
主要指在进行具体的消费选择时,贫困群体依据的是感性原则,以直观感觉、情感、主观偏好等作为消费的标准与原则。表现在红白事的大操大办以及盲目购置生活用品、生产用具方面。在贫困的滇桂黔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而在结婚、送丧的事上,他们的消费却又表现出惊人的一反常态的铺张浪费。人们往往为婚嫁耗尽他们一生累积的钱财,甚至债台高筑,在婚后几年、十几年的劳作都是为了偿还“结婚钱”。这种不合理的消费,破坏了积累与消费的平衡,致使农村发展资金的匮乏,延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陈旧落后的婚育观
这主要表现在婚嫁和生育两个方面。“一方面,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封建残余思想大量存在且根深蒂固。由于那里的农业生产多是粗放型经营,需要大量的强壮男劳动力,再加上其它现实的原因,很多农民为了生个儿子甘愿冒倾家荡产的危险,想尽一切办法超生,结果是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的障碍。
1.5不经济的时间观
在这些贫困农村,人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因而时间观念差,生活节奏慢。而是将大量时间浪费到对来年耕作的等待中,这种甘于贫困的态度磨灭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使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有知足长乐的生活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等等这些观念都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们的行为。
2.在心理状态上贫困文化表现为心理消极
贫困文化在心理上的表现为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畏惧风险、满足于现状的安贫心理; 有人管更好,没人管也死不了的“等、靠、要”心理;信仰缺乏、精神委靡、盲目拜仙求神的迷信心理;面子要紧的传统文化心理等影响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们的心态。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已习惯于接受政府的援助和社会的救济,并视其理所当然,逐渐形成一种靠救济和援助度日的依赖心理,于是他们坐等救济,坐吃救济,吃光用光救济再要救济,“有自由,无主张,抱着膀子晒太阳,坐等上面救济粮”,正是这种心理的生动写照。因此对一些长期接受救济的农民来说,“春等救济粮,冬等冬令装,夏炎秋雨不出房”的现象也便不足为奇了。
二、贫困文化对滇桂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贫困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个人的贫困长期维系,而且阻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影响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帮助贫困农村的人口脱贫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同时也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任务。早在十六大报告就指出,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还包括政治民主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整体来讲,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文化性贫困相对于结构性贫困的治理难度更大,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文化性贫困扭曲了一些农民的心理,削弱了他们昔日在困难中吃苦耐劳的生存意志和竞争意识,许多人为此走上了犯罪道路,构成严重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此外,陷入长期贫困的农民对于科学的认同和接受有限,迷信思想严重,容易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引诱,成为一些扰乱社会的马前小卒。
3.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滇桂黔黔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活在环境如此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在贫困文化制约下,在行为上表现出只顾眼前利益, 忽略长远发展, 不能正确处理自身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对于生态系统本来就相当脆弱的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在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大都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且,他们的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又通过代际传递而在其子孙一代重复上演,人际关系严重恶化,可持续发展的链条被人为地阻隔,陷入灾害、贫困、更大灾害、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4.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贫困文化使农村教育缺乏必需的文化动力。这主要表现在,贫困文化不能形成农村教育发展所要求的人文环境,消极的思想和观念因素时时处处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贫困经济环境支持了贫困文化的独立存在,而不能与现代文化产生直接的撞击和交流,使得农村教育缺乏文化刺激和影响的推力。其次,表现在对农村教育评价的功利化价值取向上。由于贫困农村低下的生产力和低文化的劳动力互为条件,一方面农民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更多或更直接依靠的是体力和经验,很少需要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低下,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无法升级换代,因而导致人们常用非常狭隘实用的态度对待文化和教育,认为供子女念书识字不合算,教育被许多农民当作无用之物。
三、文化扶贫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文化扶贫即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事实上,贫困的本质规定是一种恶性循环,贫困和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是影响当前滇桂黔农村发展、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这种贫困文化一旦形成,便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因受其熏陶而缺少向上流动的动力,进而接受很少的教育,就业竞争力薄弱,只能从事低收入的职业,最后变得更加贫困。人类社会即将进人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大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智力水平的提升与文化素质的提高显得更加重要,文化扶贫战略迫在眉睫。
四、消解农村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
贫困文化的价值观念直接制约着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要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坚持文化扶贫的持续性
文化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对贫困文化的改造和创新,因此,要克服文化扶贫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一阵风”做法。把文化扶贫当作改造贫困文化的活动,建设性的扶贫。“三下乡”活动应该保持经常性、长期性;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队伍、科技队伍的支援和培训;做到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通住户,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能村镇通互联网,及时把外界的信息传送给农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走出去”,开阔视野,创造经济效益;把科技人员“请进来”,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交给农民新的技能和知识,教会农民怎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把转变农民的价值观念作为根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本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把文化扶贫作为一种精神改造和建设的工程。培育农民文化自觉的意识,转变思想观念。要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借助图书、大众传媒等文化载体,对贫困人群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针对他们的“自我藩篱”,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确立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转变生活价值形态。
3.重视“三农”问题,切断贫困文化的传承渠道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为贫困文化的产生与蔓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打破这种结构上的藩篱,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贫困文化滋生的土壤。只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才会更加切实有效。农民只有在思想上增强了“抗贫抗弱”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摈弃贫困文化,接受外界输入的新文化。
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滇桂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祭祖拜天仪式及宗教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谣言、谚语等。这些民间蕴藏的民族文化瑰宝具有不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整理和开发,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文化自身的建设,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5.打造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
“文化”与“产业”本属2个概念。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文化特有的经济价值,尝试着用经济的手段来看待传统文化的积淀,寻找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的交接点。文化富民,就是要把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出来,直接惠及人民群众。对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调查与重估,做出能否开发、怎样开发、如何实施等决策,让群众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参与者,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生产与消费的互动轨道,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改变地区贫困面貌、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创造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贫困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单纯的物质扶贫不能从根本上医治滇桂黔地区的贫困。 要坚持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的方针。真正实现从过去“输血式”救济、被动扶贫转化为“造血式”、主动的扶贫。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选择就是进行文化扶贫,以改变贫困文化模式。形成崭新的、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观念、文化模式, 实质性地推动这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反贫困进程。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全获奖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2.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3]辛秋水.重视农村的文化扶贫[J ]. 新闻周刊,2006(2)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