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私有化”的科学之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私有化”的科学之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朋友从南方旅行回来,带回一堆叮叮当当的小玻璃瓶子。看了那玻璃瓶,着实让人眼红——瓶子里装的东西五花八门,有被冲上海滩的植物种子,有不同溪流的沙子,有被海水打磨得浑圆的玻璃,也有小块的植物化石。每一个小瓶子,都是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而这些礼物并非仅仅是文艺范儿和小清新,它们之中蕴含着许多许多故事:海滩的种子,是海滨植物的一种繁育方式,从种子的收集,可以看出物种分布、海流特征;溪流的沙子,可以发现上游的矿物构成和风化方式,甚至可以通过沙子形状来判断沙源远近;海滩的玻璃,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植物的化石,可以了解那个地方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这叫什么?这就是具有科学和博物气质的旅行。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旅行?

如今提到旅行,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欣赏风光、参观古建这个层面上,而真正具有深度的旅行,需要旅行者和当地发生某种交流。而这种旅行方式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博物学盛行的年代。在那个时代中,博物学家开始一段旅程,要携带东西:有用于天文观测的望远镜、航海六分仪和罗盘、刻有星图的星球仪;有用于采集标本的瓶瓶罐罐和标本夹、木柄的制作标本工具;有用于观察的镀金显微镜,水晶放大镜;有用于摄影的相机,有用于绘图的画架、雕具……一个博物学家所做的事情,在今天看来如此华丽而遥不可及。

在现今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想要重新拾起当年博物学家的梦想,怕是并不那么容易。学科的精确划分、知识体系的庞杂巨细,都决定了我们无法在旅途中做所有博物学家做过的事情。不过,科学秉承了博物学的特质,在一次旅行中,当我们用心去策划一个主題,关注一个科学领域时,这种科学旅行便成立了。在欧洲有一种“沙之旅”,人们到一个地方旅游,会带走一点当地的沙子,封装在标本瓶中。久而久之,就拥有了一个小沙子博物馆,比较沙子的不同,便可以知道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在美国,曾经有冬季雪花主題的旅行活动,人们到降雪丰沛的地方,去拍摄收集雪花,通过这些精美的雪花造型,便可以了解当地的大气状况。中国西南高原地区的绿绒蒿开了,日本摄影师会千里迢迢赶到那里,先是膜拜,然后拍摄。而在英国,一只从未见过的小鸟突然在林中出现,引得成百上千人在附近架起望远镜,一睹芳容。在西方,还有一种旅行,称为星空大会,人们带着自己的望远镜从各地聚集到一个良好的星空观测点,支起帐篷,架起设备,共同欣赏夜空。

科学的旅行,需要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的。在旅行中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发现什么,怎样去做,必须提前做足功课。之后采取的方式,倒是可以多种多样。有些人喜欢做一些不影响环境的适度采集,而有些人认为用照片和绘画来记录更加环保。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思路。有了充足的准备,便可以踏上这次科学之旅,你会发现这些进行着科学之旅的人们,除了正常的行囊,还携带着大量科学仪器和采集工具以及摄影器材,丝毫不逊当年博物学家的。

看到此,怕是有人不解:为何要在轻松的旅途中加入这么多繁复的科学呢?这些科学知识只要打开网页就能获得,这样岂不来得更加方便快捷?其实,我们如今已经习惯于从网络获取知识,然而这些网络知识的特点,是共享和无差别。在如今这个年代中,享有自己一点私有化的知识极其难得,而拥有这种私有化知识的惟一途径,就是亲历,就是亲身投入到科学之旅,去自己发现。我心中有一卷北京珍稀蝴蝶的分布地图,那是在近十年中,经历了一次次旅行,一次次发现之后才得到的。如今我看重的不再是那些蝴蝶分布的地点,而是发现那些蝴蝶时,所经历的一切故事,一切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这些故事,纯属于私人财产,他人即便拿去,也会毫无意义。

如果你已经开始享受这种“私有化”的科学之旅,就请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