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气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电气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标准的衔接、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本文在方法、步骤上对职业标准转化为高职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探索,并以电气专业为例进行了实践,促进了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标准;课程改革

伴随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内涵提升、质量提高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5 年)》(征求意见稿)中多处提到,将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可见,国家积极提倡高职院校中的课程组成要素与职业标准进行衔接、沟通。

一、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的意义

职业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几大类。本文关注的职业标准是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同时参考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的综合职业标准。

1、有利于高职课程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

高职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基于职业标准,是高职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程活动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2、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职业院校应依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通过课程开发,把岗位对人才的标准化要求转化到教学环节中,有利于高职院校贴近岗位培养人才,进一步增强学生岗位的适应性。

3、有利于丰富高职课程改革的内涵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本文通过“课程化”的手段挖掘职业标准中的教育内涵,以技能开发为主线展开课程开发,一定程度丰富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内涵。

二、职业标准的“课程化”

职业标准的“课程化”以对职业标准的内容分类整理,形成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方式。分析职业标准能够给出一个认识职业和工作过程的框架,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等素质在课程中的体现。

1、职业标准转化为高职课程结构

职业标准“课程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结构”的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市场调查和工作分析

市场调查与工作分析很有必要。选择合适的职业标准,需对职业标准所对应的市场环境和工作过程有深入了解。

(2)确定转化对象

确定转化对象要选择合适的职业标准,应选择尽可能最大限度涵盖本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的标准。例如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涵盖了绝大多数电气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因此可选择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作为电气专业课程转化的对象。

(3)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相关性和同级性原则,对归类后的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总结,得到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一定主题从职业标准中选择出“技能要求”集合,通过分析生成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如维修电工高级职业标准中“应用电子电路”的技能要求,动词有“分析调试”、“波形测量”、“维修”等,提炼该主题下的核心动词应尽量包含这几方面。

(4)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结构

原则上,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转化成一门学习领域课程。按职业标准中工作内容的安排顺序、完整的工作过程要求,以及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的地位,并参照职业标准的理论与实践比重表来决定各专业课程的课时数和开设顺序。

2、职业标准转化为高职课程内容

职业标准转化为高职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展开。技能要求细分了完成每个工作内容的实践性要求,相关知识是对完成或评价检测这些实践性要求的知识支撑。

(1)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首先结合“技能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模块”。然后依据技能要求分析工作任务模块,得到工作任务模块分析表。以电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电力电子线路读图、测绘、分析” 为例,开发了“晶闸管调速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完整的工作任务模块。

(2)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应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而确定,而且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全面反映工作过程的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习情境的分目标更为具体,与实际操作行为更为贴近,其本身可组成一个闭环过程。

(3)选择、组织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选择、组织的依据主要是已确定的学习目标、职业标准中“基本要求”,“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等。除了技术实践知识,还需包含技术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道德、态度、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以及“通用能力”发展的知识。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保障

1、教育资源建设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要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过程中,应按照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和运行管理模式,使实训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致,实训内容与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生产合一。

2、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教师赴企业实践的力度

职业标准来源于产业一线,实施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教师除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使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引入并分析职业标准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建立外聘教师制度,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企业精英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可以共同开发项目,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企业科技革新和学校实践教学以达到“双赢”。

3、组织机制建设

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质量监控委员会,形成产学结合机制,建立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

4、“双证书”制度建设

设计、实施、评价“双证融通”课程,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再经过一定的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运行的实体体现。

四、结语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建立在对当前高职课程问题和成因的梳理上,职业标准含有丰富的工作情境知识、能力、技能等要求的知识体,采取“课程化”处理方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指导下,生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由此构筑改革当前高职课程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麦秋,王绍良,贺召平. 高职高专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8(2)下:33-34

[2]梁裔斌,白景永. 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2):28-31

[3]马君,潘海生. 基于美国国家技能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1(4):80-84

[4]黄尧. 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马成荣.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74

作者简介:

王丽华:(1978-),女,汉族,硕士,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