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生成,让课堂多一份收获,多一份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生成,让课堂多一份收获,多一份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背景】

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语文课,我在七(1)班上《论语》十则第二课时,《论语》十则是同学们进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昨天第一课时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疏通前五则的文意。第二课时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用昨天的方法自译后五则,差不多用了半节课,同学们弄懂了后五则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明白了《论语》十则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都跟同学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课堂在我的预料中顺利地进行着,最后一个环节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则?为什么?请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描述】

问题刚提出一会儿,有个叫徐程的学生就举手了。他笑着说:“老师,我认为课本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有漏洞,说得不够全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认为,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是我事先没有料想到的,没想到学生读书时比我还善于思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节外生枝”,我脑中闪过几种应对办法,这时我发现下面同学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好几个“跃跃欲试”,我突然想到,何不把问题踢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呢?于是,我让他们就徐程的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发表看法。

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都挺高,讨论在激烈的气氛中进行着,过了好一会儿,讨论声才渐渐平息。

陈跃同学抢先说:“我认为古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流传了几千年,一定没错,徐程同学读书时可能没有研读,所以才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一阵哄笑,有的还朝徐程做鬼脸。

班长亮亮针锋相对,她说:“我觉得徐程同学在读书时能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值得肯定,并且我认为徐程的话很有道理。”

亮亮话音刚落,教室里又一次“沸腾”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表明着自己的态度,看的出来,同学们对徐程的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而大部分同学是赞成徐程的看法的。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如果赞成徐程的话,那有没有生活事例为证呢?

王鹏很快就接“招”了:“我也赞成徐程的看法。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有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而他往往也强迫要好的同学陪他打;自己喜欢上网打游戏机,也硬拉着别人去打游戏机,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例子,上个学期陈斌自己爱打游戏机,常常拉着赵波一起去,害得赵波后来沉迷于打游戏,成绩直线下降,为这事,他们还受到班主任和家长们严厉的批评呢。”

同学们的发言越来越精彩,会运用生活实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这时我发现,高琴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她很激动地问:“老师能不能让我先发言呢?”我们同意了。她说:“我也同意徐程说的,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我有个同学,她常常写信给我,说自己很苦恼,她妈妈硬逼她学弹钢琴,可她不喜欢,常常跟妈妈闹别扭,都影响学习了。”的确,社会上普通存在这种现象,很多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的身上,让孩子们学这学那,孩子们又不懂得和妈妈沟通,结果弄得亲子不和,得不偿失。

杨洋也不甘落后,说:“我认为在古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应该增加一句,即‘己所欲,亦勿施于人’,那这句话就很完整了。”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想,这不就是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么?让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经验、生活感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案例分析】

本教学片断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巧用生成,彰显学生个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常常有许多非预设性的因素出现,往往这些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教师千万不要因出乎意料而乱了方寸。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地运用。”我们教师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好这些生成性的因素,才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不断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方案,当学生有感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2.巧妙引导,渗透品德教育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学会倾听,又要在倾听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这一交流的过程。如在亮亮同学发表看法后,老师发现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赞成徐程的看法,就顺势提问:如果赞成徐程的看法,有没有生活事例为证。这样就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生活和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从生活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后转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使德育入脑入心。新课程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文本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活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教师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不应该教教材,而应该灵活地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自我,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孕育学生的兴趣,使阅读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张扬其个性,对我们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驾驭课堂不是指让学生听“我”的指挥,跟着“我”走,而是让课堂朝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份收获,多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