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0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停上水方式优化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0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停上水方式优化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广州恒运热电D厂300 MW机组的传统上水方式采用电动给水泵作启、停工作泵,通过几年的运行实践表明,这种上水方式存在可靠性低、厂用电率高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中重点介绍和分析D厂#8机组启、停上方式优化方案,及具体实施情况,对比了与原设计中电泵供水的优劣。

【关键词】上水方式; 节能;优化;给水泵

1 引言

广州恒运热电D厂8、9号抽汽供热机组,单机容量300mw,采用东方锅炉厂锅炉,型号为DG-1025/18.2-II4,为亚临界参数、四角切圆燃烧、自然循环汽包炉,设计额定蒸发量为947t/h。采用东方汽轮机厂汽轮机,型号为N300-16.7/537/537,设计8段抽汽回热系统。除氧器型号为YC-1060,设计压力为1.0MPa,工作压力为0.75MPa,工作温度为285℃,水箱容积为170m3。系统配置2台50% B-MCR的汽动给水泵组及1台35% B-MCR的电动给水泵。经过充分酝酿,D厂#8机组分别于2012年7月24机组停运及2012年7月30日机组启动过程中,全程采用了汽动给水泵上水,电动给水泵备用的上水方式,提高了启、停过程中机组的安全性,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2 优化前的上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2.1 优化前的上水方式

广州恒运热电D厂两台300MW机组自投产以来,均采用以下上水方式:在机组启动时,首先启动凝结水泵向除氧器上水至2350mm后,启动电动给水泵组给锅炉上水,机组负荷大于105MW后,随着负荷不断增加,分别启动1台或2台汽动给水泵组,当负荷大于150MW时退出电动给水泵组作备用。

2.2 优化前上水方式存在的问题

(1)厂用电率高。机组冷态启动时,从启动电动泵至负荷105MW(即开启汽动泵时),需要15h甚至更长时间,电泵要消耗大量的厂用电。另外,启动初期因为锅炉上水量较少或不需要上水,所以除氧器进水量少,不需要凝结水泵及电泵长时间工作,消耗大量的厂用电;

(2)运行可靠性低。我们知道汽泵的启动需要一定时间的抽真空及暖管时间,这就是说在机组负荷105MW之前,若电泵发生故障(如工作油温度高、进口压力低低等),汽泵不能立即投运时,则将造成锅炉给水中断,触发MFT保护,使机组启动被迫中止;另一方面机组停运时,如果两台汽泵提前停止运行,电泵故障后将无法满足锅炉继续上水的需要。

3 无电动给水泵启停的优化方案及具体实施

3.1 点火前合理利用锅炉上水泵向除氧器、汽包上水(以锅炉冷态启动为例)

(1)检查锅炉具备上水条件,全面检查并将系统各门置于所需位置,微开主管路空气门,全开省煤器、汽包所有空气门,联系化学制水,将除盐水箱水位补至正常;

(2)开启锅炉上水泵,全开至锅炉上水手动门,用主给水旁路调节门向汽包上水,依据锅炉上水要求控制上水速度(冬季≤55t/h,夏季≤110t/h),补水至-50mm或-100mm;

(3)锅炉上水正常后,利用上水泵向除氧器补水,除氧器水位达2250 mm时,停止上水泵运行,联系#9机保持辅汽压力,开启除氧器再沸腾调节门,利用辅汽将除氧器内的给水加热至温度60~90 ℃,关闭再沸腾调节门。

3.2 锅炉升压后利用汽泵上水(2012年7月30日#8机冷态启动为例)

当凝汽器真空逐渐提高到-85 kPa左右,联系#9机组,利用辅汽联箱汽源冲动一台汽动给水泵组,因为随着汽包压力逐渐升高,加上汽机旁路开启后锅炉蒸发加强,单靠汽泵前置泵出力已不能满足锅炉供水要求。具体操作如下:

(1)检查确认小机就地危急遮断器复位杆已拉出,联系热工退出MFT联跳小机保护;

(2)检查小机各启动条件已满足,在MEH画面点击“挂闸”按钮,确认“挂闸”;

(3)设目标转速为700r/min;设升速率100r/min(热态200r/min),升速至700r/min后,保持该转速停留时间小于5min(热态小于2min),全面检查小机系统无异常;

(4)设目标转速2200r/min,设升速率150~200r/min,升速至2200r/min,保持该转速暖机30min。此阶段根据上水需要调整上水调门开度,维持汽包水位;

(5)暖机结束后,根据锅炉上水需要,小机升速至3100r/min(升速率200r/min),保持该转速暖机20min后,投入小机“锅炉自动”控制。

3.3 机组启停中小汽轮机汽源切换方式

在小机供汽采用辅汽运行时,四抽供汽电动阀、逆止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机组负荷达到105MW时,检查确认四抽逆止阀门前后疏水处于开启状态,充分暖管疏水后,开启四段抽汽逆止门,缓慢开启四段抽汽电动阀门。小汽机用汽切换过程中,如进汽压力低时,可暂缓关闭辅汽供汽电动门,待负荷上升后,再逐渐关闭。在汽源切换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系统内疏水未疏净,发生水冲击引起轴向位移增大,推力轴承烧损的情况。

4 上水方式优化后的优越性分析

(1)机组冷态启动时,大机抽真空前利用锅炉上水泵代替1台凝泵运行,凝结水泵组为 6kv电机,运行电流平均105A,上水泵采用380V电机,运行电流平均120A,冷态开机一次,可减少凝泵运行3h左右,根据电能计算公式:KWh=UI *COSφ*1.732*t/1000,计算可知,节约厂用电2946.13kWh。

(2)从锅炉上水至锅炉点火升压阶段,利用一台汽泵前置泵代替电动给水泵完成了锅炉供水任务,充分利用了现有设备,不需要任何改动和投资。可节约启动给水泵所消耗的电能。从锅炉进水至点火,电泵组需运行5~6h,该6KV电机平均运行电流为220A,根据电能计算公式,耗电约为10288~12364kWh,如果除去汽前泵耗电量,一次冷态启动就可节约厂用电8044~10100kWh,并且避免了多次启停电泵给厂用电系统造成冲击,避免给水泵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延长给水泵寿命;

(3)从锅炉点火、机组带负荷至电泵与汽泵切换完毕阶段,上述过程大致需8 h,传统启动方式采用电泵向锅炉上水,但是由于液力偶合器的效率在低负荷时比小汽轮机的效率低得多,并且还有机电损失和输变电损失,因此相对于汽泵其损失的能量较多,这一阶段用电泵上水,根据电能计算公式,耗电约为16460kWh;而采用优化后上水方式,由于小汽机在负荷变化时效率变化较小,又是直接驱动给水泵,中间能量转换的环节少,泵组所用辅助汽量计算只有12t左右,按热值折算成厂用电为5095kWh,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采用优化后的方式上水,可以降低厂用电约11365 kWh。

5 结论

经过计算分析表明,300MW火电机组利用优化后的上水方案,能使锅炉给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一方面减少了大功率电泵与凝泵的运行时间,节约了厂用电;更重要的是,整个启动过程中,始终有一台电动给水泵作备用,提高了机组启动过程中的可靠性。由于该节能技术简便易行,运行可操作性强,而且无须增加额外的支出,在同类型的机组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如何再次完善优化方案,使给水泵运行方式更加安全、经济、合理,是我们进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万超.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2]杨敏媛.火电厂动力设备[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