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及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层次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及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实习护生;锐器损伤;预防意识;调查分析

毕业实习对实践性颇强的护理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也是所有的工作习惯、服务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护士发生针刺事件占各类医务人员针刺事件总数的63%[1],实习护士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操作不熟练,实习中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性会更大。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可能经锐器损伤的途径传播,近年来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感染率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为尽量避免或减少实习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护士职业伤害的发生是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240名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生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实习护生对全面性防护的认知程度、防护意识的现状以及护理行为中针刺伤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各选取上海市二级甲等、三级乙等、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本科、研究生实习护生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受调者均实习满8个月且调查访谈期间仍在实习,年龄在19-27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无记名填写调查表的形式。问卷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经专家审核修订而成,信效度检验均合格。问卷内容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一般资料;锐器损伤情况;伤后处理情况;对锐器损伤知识的知晓情况;锐器伤后的心理情况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40份(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各8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其中专科生回收77份,本科生回收80份,研究生回收78份,总回收率为97.9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 果

2.1 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源情况 见表1。

3 讨 论

实习护生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接触医用锐器、注射器、输液器等机会较多,操作不当或因质量问题产生被刺伤的风险。通过调查三类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发现,专科实习护生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最多,研究生护生受损伤比例最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专科实习护生防范意识差、工作经验不足、对工作管理要求及规范操作等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由于知识层次较高,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和培训,对疾病预防和传染的认识较深刻,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等原因,所以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较少。这就要求实习护生在上岗之前要加强宣传教育,教师要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与培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监督,要求实习护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进行安全正规的操作。同时,要提高实习护生对锐器损伤危害的认识,教育护士把每一个针头当作HIV病毒感染的针头来对待,纠正护士受伤后的侥幸心理,加强伤后的及时处理,提高其预防锐器伤的自觉性[3]。还要加强医用废物的分类回收管理,设置专门的锐器收集箱,杜绝损伤性废物与其他废物混放的现象,在输液室、处置室等锐器使用多的场所张贴安全警示标示,并储备足够的锐器伤后防护用品及疫苗,降低锐器损伤发生率和伤后疾病传染的风险。此外,有些医院对锐器损伤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锐器损伤管理的相应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院领导对此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产品质量不过关,容易折断。锐器损伤虽不可能完全避免,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2000年调查发现,规范的管理与操作、采取健全的防护措施等可减少62-88%的锐器损伤[4]。我国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指出,建立预防锐器伤害管理组织是锐器伤害管理的根本保证,目前锐器伤害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无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及预防锐器伤害的教育制度。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要求加强锐器损伤防护的教育,提高认识[5]。全面性防护措施(Universal Prevention)强调,在进行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佩戴手套、口罩、防护服进行,减少皮肤接触病人血液的机会。虽然使用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可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量,减少疾病感染的机率[6]。不断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从根本上树立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防护习惯。实习护生对临床工作接触较少,实习时间短,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在护理行为中容易受到针刺伤害。这要求临床教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带教,尤其在带教实习护生时更应该注意操作规范[7]。

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必须充分认识锐器损伤及疾病传染的危害性,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防护体系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实习护生的考核,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实习护生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提高其受教育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卞玮.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11):54-55.

[2] 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51-52.

[3] 对实习护士针刺伤后心理过程的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06,21(3):607-608.

[4] 黄小红,覃金爱,韦志福,等.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8-750.

[5] 程科萍,王少康,孙桂菊,等.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321-323.

[6] Fahey BJ,Koz iol DE,B anks SM,et al.Frequency of no 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before and after universal precaution training[J].AM JM ed,1991,90 (2):145.

[7] 窦娜,熊莉华,孙婷婷.实习护生全面性防护意识与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