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出数学课的活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数学课堂上,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性,我充分利用学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做”起来,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 引导 操作 活力
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摆一摆、做一做,使他们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特征,掌握规律,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先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告诉他们这是一个长方体,再让学生拿出教师发给的长方体,用手摸一摸,使他们感觉到有平平的部分,并告诉学生这就是面。然后,教师让学生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在数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说出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左、右两个面,前、后两个面,一共六个面。教师再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并向学生说明这也是长方体,它也有六个面。接着,教师让学生看一看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在认识长方体的同时,教师可拿出正方体实物(积木、纸盒)让学生认识它的形状,要求他们拿出自己手中的正方体实物,数一数它有几个面,看一看,比一比,每个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的形状是一样的。教师把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或模型,还有不是长方体的实物(如圆柱、圆锥……)混在一起让学生来讲台上判断。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使学生通过实物—实物图—几何图形,由直观—抽象,形成表象,建立空间概念。
二、引导学生从操作、观摩中获得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学具有助于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明确数学关系,探索解答规律。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备的两条长短不同的绳子,两人一组讨论,怎样使两条绳子一样长,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说所用的方法。结果,他们争先恐后地说:“把两条绳子接到一起,再平分。”他们从中明白先求出它们的总和再平分的道理。然后,我再让每个学生在桌子上摆三堆小棒分别是七根、五根、九根,问:你能让这三堆小棒的根数同样多吗?我让学生用学具操作,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得出两种不同的方法。大部分学生用的是通过移动使三堆小棒同样多,少部分学生用的是先求和再平分。不论怎样做,每堆都有七根小棒。我向学生说明,这个七就是七、五、九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用的方法。大多数学生用的是移多补少的方法。我再出示一组较大的数,让学生说出这组数的平均数,并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求出的平均数。他们都是用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我随后追问,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了。学生都知道太麻烦。这样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出一种普遍的求几个数平均数的规律,即先要求出总数量,再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三、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鼓励学生求异、求新,自己设计多种可行实验活动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由来时,我让学生每人拿出各种各样的梯形纸片若干个,启发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求了,那么,我们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随后,我让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各小组投入到紧张的“创造”活动之中,一种又一种的推导方法在他们动手、动脑中诞生了。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做”中获取知识。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