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师道尊严源于师德公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师道尊严源于师德公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师道尊严”的含义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但是其初衷却提醒我们要尊道,尊有道之师。

何为师?《论语·宪问》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是孔子对为师之道的一种解释:我为什么要为他去劳作呢?因为我爱他!我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教育呢?因为我爱他!教育是具有爱心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在孔子看来,为师之道在于仁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德高望重是为师的重要条件,正如《荀子·修身》所言,“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只有具备了善的品质才可教育他人。所以,师德是教师及其教育受人敬重的基本前提。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从实践的角度看,应该是公益、公平和具有人道情怀的,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影响学生一生。据笔者了解,学生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品质缺陷最不能原谅、结怨最多的是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古人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笔者认为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世人的敬重,师德公正是源头。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素来注重教育的公正性原则,子曰:“有教无类”,即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可见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萌芽阶段,教育家们就开始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原则。然而,现代教师并不都“认识”教育公正。学校里有需要特殊教育和对待的学生,例如领导的孩子,还有天生聪颖、深得老师喜爱的学生,很难有老师能说,从没有过偏心,教育公正不是一种天赋观念,教师公正行为的选择全凭教师个人的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和“自然愿望”,是很难维持的。何况有的教师并不了解和认识教育公正,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教育也要讲公正;其次,学校并不都重视教育公正。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三者要对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作出准确评判往往有一定难度,教育公正或许也因此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模糊问题”。有的学校从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公正观念的教育;有的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公行为不加约束,甚至不闻不问,以致在一些地方,教师侮辱、体罚学生,随意罚没学生财物,或考试送分、试卷泄密、集体作弊等从教不公、从教不廉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而遭遇此类不公的学生,多数不愿张扬,但却积怨于心;再次,社会不良风气干扰教育公正。人们公正观念的淡薄,特别是干扰社会公正的社风、行风,是影响教师公正从教的外因。

教师职业道德公正,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物时能做到坚持原则,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合乎道理、抛弃私心杂念。要做到师德公正,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 公正公平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事业。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很大,虽然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和基础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我们必须正视: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每个人都依法享有受教育以及获得公正评价和平等对待的权利,也只有这样他们每个人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人格健康的合格公民。

三 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对于学生评价和赏罚的公正,不单纯体现在最后的成绩上,还应该体现在对待学生的态度、评价结果产生的程序上。只有在评价和赏罚学生的时候,注意起始态度的公正,做到程序的公正,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待遇的公正,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最终实现形式、事实和结果的公平。

只有具备公正的品德,才能坚持真理、平等待人、扬善除恶、求美去丑。一位公平待人的教师一定可以靠高尚的人格力量获得自己的尊严。在目前“师德”受到质疑,“师尊”难以为继,“师威”日益失落的社会,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修养和锻炼自己的品德。《论语·子路》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师德的公正,才能有师道的尊严。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行为去教育、感染学生,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他们能够在这种作用下,培养公正的品格,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养成对社会、对他人采取公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