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管道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管道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总结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各种治疗管道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1 226条治疗管道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的各种治疗管道中发生并发症27条次,占2.2%。 结论 熟练掌握各类管道的护理能大大减少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颅脑外伤;治疗管道;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113-02

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的变迁,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日渐增多,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伤情复杂、变化快、后遗症多、处理棘手,在抢救和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立即建立各种治疗管道。对各种治疗管道的严密观察与正确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抢救与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科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规范观察与护理了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1 226条各种治疗性管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中,男性181例,女性59例;年龄18~78岁,平均56岁。治疗性管道共1 226条,其类型为:脑室引流管178条,腰大池引流管46条,负压引流管166条,中心静脉导管(CVC)护理226条,静脉留置针240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造口置管36条,留置尿管238条,鼻饲管96条。

1.2 护理方法

1.2.1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是将硅矽制导管临时置入脑室,将脑室内残留的血液、血性脑脊液引流出,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血红蛋白对脑室壁的刺激,减轻脑水肿[1]。患者常规取平卧位,对意识不清、有精神症状者应适当用约束带约束于病床上,防止患者跌落及自行拔除引流管;引流装置常规高出床头10~15 cm,防止颅内压力下降过快,以免发生颅内压过低、颅内出血、脑疝等严重并发症;保持引流管畅通,每日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引流量每日不超过500 mL为宜;不能任意拆卸引流管的接头或在引流管上随意穿刺,以免造成脑脊液的渗漏及颅内感染;保持引流管装置各接头处及穿刺点无菌敷料干燥,有渗出时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无菌引流瓶每天更换1次,引流装置一般每周更换1次。

1.2.2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2],是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方法。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阻塞等对治疗至关重要。将硬膜外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部引出固定于床旁。一般引流袋要低于穿刺点15~20 cm以防止脱出。如发生堵管时,在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下,用2~3 mL 0.5%氯化钠溶液冲洗、疏通;控制引流量及速度,一般在6~12 mL/h以及150~320 mL/h动态观察脑脊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并记录;当脑脊液外观为清亮、蛋白含量降低、细胞数减少等时,应予拔管。

1.2.3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术时妥善地进行双固定,是防止负压引流管脱出的关键;术后保持负压状态及注意不要使负压引流管受压或折曲以便引流通畅;详细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引流量,如引流液为血性且流速快或量多时,应及时告知值班医师及时处理;一般放置24~48 h,根据引流量考虑拔出,不可放置过久,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伤口感染等。

1.2.4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由于这类患者大多需要维持生命的液体治疗、心功能及补液量的监测、肠外营养支持等,临床常选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来完成治疗。护士应密切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通畅,导管周围有无感染征象,有无水胸、气胸、空气栓塞、心脏穿孔等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症状。穿刺部位每天进行换药及更换贴膜,有渗出时随时更换无菌敷料及贴膜;准确记录导管在体外部分的刻度以确定其在体内的深度;观察中心静脉管道有无折叠、阻塞、脱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5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准确穿刺及良好地固定静脉留置针、防止脱出及漏液是治疗的关键部分之一;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能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正确封管和冲管的护理操作,是避免静脉留置针阻塞的重要步骤,是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

1.2.6 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的护理 当患者出现严重呼吸不畅及呼吸衰竭等情况时,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常需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期间应对气囊每4小时放1次气,每次6~8 min,以防止气管壁压伤;每2~4小时观察插管深度1次,以保持插管深度适当;每2~4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1次,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值班医生;定时湿化气道,给予及时有效的吸痰[3],保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造口置管护理时应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少量渗血及分泌物要及时吸出,并随时观察气管切开造口处有无活动性出血、皮下血肿、气胸、感染等并发症。由于痰液分泌物的刺激,术后患者颈部切口处容易发生感染,为防止感染,应定时清洁、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切口敷料应每日更换2次,常用2%碘伏消毒皮肤。如有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时应及时更换,并保持气管切开造口处清洁干燥,套管口用湿润的双层无菌敷料覆盖,以防止空气中灰尘及异物等吸入,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2.7 留置尿管的护理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常需留置尿管,以观察尿量及便于护理。每日更换无菌尿袋装置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及时倒出尿液,每日常规消毒外阴1~2次,以防止尿路的逆行感染;准确观察记录尿液颜色、性质,准确记录尿量,以正确反应病情,指导治疗;留置尿管拔管前应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常规每3~4 h放1次尿液,以维持膀胱的贮尿功能,防止拔管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1.2.8 鼻饲管的护理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为了保证营养供给,常采用鼻饲管供给营养。营养液的输注应按要求速度缓慢、匀速地滴注,常需输液泵控制滴注的速度。每次输注前先确认胃管放置在胃内后方可输注。为使肠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鼻饲的营养液应先输注稀释成12%的营养液体,先以50 mL/h速度输入,每8~12 h增加浓度和加快速度,约3~4 d后达全量,每天输注总量约为2 000 mL,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量推注营养液,以免发生腹胀、腹泻[4]。在输注前后用20~30 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预防鼻饲管堵塞。需翻身吸痰的患者,应先翻身或吸痰后,再行输注,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鼻饲片剂药物时,应先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注入;注入时,床头抬高30°,注入后1 h才可平卧,以免吸入气管造成窒息。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鼻腔护理2次。胃管每周更换1次(于晚上拔出,次晨再由另一鼻腔插入)[5];观察患者有无暖气、腹胀,腹泻及电解质紊乱征象。

2 结果

本组240例颅脑外伤患者共计各种引流管道1 226条,其中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27条次,其发生情况为: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2例,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2例,负压引流不畅并发切口感染6例,中心静脉置管阻塞5例,静脉留置针阻塞12例,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造口置管、尿管、鼻饲管均无异常并发症。本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2%。

3 讨论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多由于交通意外事故、工矿意外事故、坠落伤、爆炸伤等引起,伤情较重且病情变化快,常常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甚至短时间危及患者生命[6]。必须迅速建立相应管道为实施抢救措施及必要的术前准备提供保障。术后对各种治疗性管道的观察与护理,对病情的判断及相应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对各种治疗性管道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数量和性质,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对每根管道都应妥善固定,标明每根管道的名称、深浅刻度,各治疗管道保持通畅,拔出管道时必须记录时间,对于烦躁、精神障碍者给予适当约束,防止管道拔脱。对各种治疗管道的严格观察与护理,不但是救治的需要,也是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林书武,胡吉庆,于淑燕,等.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307.

[2] 陈茂君,王春芝,王睿,等. 神经外科患者行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5(9):537.

[3] 巫立琼. 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护理[J]. 中国保健,2009,48(2):161-162.

[4] 张瞿璐.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5(10):164-165.

[5] 李梦婴. 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168.

[6] 殷磊. 护理学基础[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6-129.

(收稿日期:2013-01-06 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