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地区环境影响评估中水文地质勘察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地区环境影响评估中水文地质勘察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钻探、抽水试验等工作方法,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等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为重庆一电解锰厂渣场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估 水文地质勘察 重庆

中图分类号:T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38-02

根据有关规划和标准的要求,建设场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估中,需要对评估区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和评价工作。

1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任务

(1)获取场区岩土渗透系数,查明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及开发利用情况。

(2)开展地下水现状监测,说明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

(3)掌握地下水污染情况,分析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预估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4)开展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2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手段及其质量要求

2.1 工程地质测绘

调查地形、地貌、微地貌特征、地表岩溶发育情况、地表泉井分布及其特征、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等,调查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了解基岩的出露情况、岩石成分、结构、厚度、风化程度。重点调查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及发展情况、调查场地有无基岩出露(岩层产状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和特征);调查地下水的类型及补排关系。

2.2 工程测量

在1:500总平面地形图,从2个控制点作为测量控制起算成果,进行钻孔定位施放、剖面测量。坐标系采用北京直角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钻孔及剖面测量直接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RTK进行施测。RTK定位精度为平面:?cm+1ppm;高程:?cm+1ppm。测量成果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2.3 工程钻探

对土层和强风化基岩可采用油压JT-200型钻机小泵量清水钻进,控制回次进尺小于1.0m,岩心采取率62~80%;基岩采用中等泵量清水钻进,控制回次进尺小于2.0m,中风化基岩岩心采取率78~95%。地质技术人员应现场跟班,对钻探岩芯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描述、记录,野外资料及时自检整理,保证各岩性段描述及分层划分的客观性、准确性。

2.4 简易抽水试验

对钻孔水位进行简易观测,即对所有钻孔终孔后抽干孔内循环液再观测水位恢复,每隔5分钟观测一次水位,持续观测1小时,隔24小时后再对所有孔观测一次并记录作为地下静止水位。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进行抽水试验,单孔进行1个最大降深的综合抽水试验,稳定时间不小于8h,静止水位观测不少于8h。

3 水文地质勘察实例

3.1 工程概况

重庆一电解锰厂堆渣场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90000m2,位于紧邻主厂房西侧山脊一凹槽内。拟建堆渣场属低山岩溶地貌,场地总体呈四周高、中间低,中间凹槽大致沿南北向贯穿整个场地,周边主要为自然斜坡,坡度较大,一般20~35埃糠殖识缚残问剑罡叩阄挥诔〉匚鞑嘈逼律蕉ィ叱淘?50m。

3.2 地表水及水文调查

距离场区约1000m外的西侧斜坡坡脚发育有溶溪河,总展布方向为南北向,局部呈斜歪的“S”型。枯季水位351.9m,50年一遇洪水位356.00m,河床高程350.0~348.0m。

拟建场地地面未见水塘、水库分布。场区西侧为溶溪河,距离本场地远、且其河床高程低于本场区最低点约50余m,对本场区基本无影响。中部溶蚀凹槽的最低处发育一条季节性冲沟,与溶蚀凹槽呈平行状呈南北向展布,冲沟东西两侧在地形上为一小山脊,为场区地表水分水岭,纵坡度约1%,其汇水面积小,旱季基本无水,雨季可形成暂时性水流,最大流量可达50m3/s。

场地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部分地表水可沿着溶蚀裂隙、溶孔等通道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场区第四系粘土层厚度小,且在场区斜坡一带零星分布,属于相对隔水层,基本不含水,主要起隔水作用。

地面未发现有天然劣质水源分布,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未发现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分布,也未发现有专门的针对地下水进行开采的人工井、巷工程。

3.3 地下水调查及分析

场地内出露主要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O1n)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在拟建场区均有分布,产状较陡,分布均匀,呈单斜产出,为场区主要含水地层。场区第四系残坡积粘土零星分布,主要集中在场区中部凹槽及周边地势稍缓一带,其余大部分地段基岩出露,第四系粘土层厚度较小,一般1~2m,局部地段最厚达8m(ZK3号钻孔),粘土塑性强,为隔水层,基本不含水,场区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基岩岩溶裂隙水,根据其埋藏条件,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从钻探揭示情况及钻孔水位简易观测,钻孔内水位恢复较快,水量较大,地下水较丰富。

(1)井泉调查

堆渣场范围内共发现三处地表泉水,均为下降泉,主要分布在场区中部溶蚀凹槽等地势低凹一带。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O1n)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地层,枯季流量0.07~0.15m3/d(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3日),根据调查访问,该三处地表泉水在雨季流量增大,调查时水温15℃。

(2)抽水试验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ZK2号钻孔进行了综合抽水水文试验(见图1),渗透系数K为1.535m/d,单位流量为0.995L/s·m;影响半径R为54.51m。根据试验成果,说明拟建堆渣场场地内主要岩层为强透水层,富水性强,地下水水量较丰富。

根据钻孔资料和现场调查,地下水具有统一的水位,埋藏较浅,统一地下水位以上至地表一带为本场地包气带,含水量受地区性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常在雨季出现,旱季消失,水量很少,本层主要由石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零星分布有厚度1~2m的粘土层,分布连续,性质稳定,厚度5~20m不等。

(3)补给排泄条件分析

由于现场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无常年性大中型河流、水塘等地表水体,地下水水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拟建场地特殊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其排泄方式主要沿地表以面流的形式向场地中部溶蚀凹槽集中,进而沿着溶蚀凹槽向场区北侧地势低凹一带排出本场区。大气降水时,一部分地表水沿着溶蚀裂隙及岩层层面渗入地下补给、形成地下水,小部分排泄方式以地表井泉进行排泄。大部分地下水沿着溶蚀裂隙及岩层层面在地下进行循环运移。

综上,该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水量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岩层富水性强,属于强透水层,场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043—2005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21—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S].环境保护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