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正之风 潇洒之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正之风 潇洒之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交流协会艺术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欧阳中石先生我国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欧阳中石先生在国学、逻辑、音韵、书学、语文教学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博学兼优,硕果累累。他主编和参加编著的主要著作有:《逻辑》、《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列书法教材20余种、《艺术概论》、《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史鉴》、《(高等师范大学)书法教程》及《参考资料》、《中国的书法》、《章草便检》、《传世画藏》、《中国传世法书墨迹》等。其中《书法教程》及《参考资料》获国家教委1995年优秀教材二等奖。

1985年起,欧阳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创立书法教育专业,并主持工作,先后开设了大专、本科、硕士课程。199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首都师大设立美术学(书法艺术教育)博士授权点,欧阳先生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从而建成了从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书法高等学历教育体系,谱写了我国书法教育的新篇章。

欧阳先生在艺术实践上有多方面的才能:工于诗词曲联,雅善丹青,京剧为奚派嫡传。其书法,诸体兼精,尤以行草能入东晋堂奥,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代表性作品出版的有(行草)《中石夜读词钞》《中石钞读清照词》、(小楷)《老子道德经书卷》、(楷书)《朱子治家格言》等。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文字的出现将人类带到非语言及表情的沟通时代,文明进行了一次质上的飞跃。在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中,汉字的出现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开端。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与创新,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楷书,不同形式的汉字演变着文明的进化。当汉字美形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时候,伟大的艺术——中国书法诞生了。中国书法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及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等书写字体,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早在中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财富。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褚遂良、米芾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创作了各种书体标本,将中国书法之美淋漓尽致的彰显出来。

当代书法界中,有很多书法名家在继承古人思想的同时,大胆开拓、融会贯通,给了我们全新的书法解释和艺术思想,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由于欧阳中石教授在书法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被授予设立的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教育特别贡献奖“兰亭奖”。

渊博的知识、豁达的胸怀、严谨的治学之道,这些特质将欧阳中石先生在总结出书法教育真谛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形态。他认为,探索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峰,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注重人格的培养,注重道的追求,注重审美品格的塑造。把别人的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是艺术创作的真理。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正是建立在丰厚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学古师今。行书以“三王”(王珣、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楷书以欧阳询和六朝墓志为基,草书以王右军、孙虔礼为宗,亦得益于黄山谷、祝枝山点法,篆书以三代吉金、诏版权量为宗,隶书多取法于汉碑,尤收益于《张迁》;今人则师法于武岩法师、吴玉如先生,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妍美流便、形态丰富、力度豪逸,机杼独出,最终形成了“中石体”。

欧阳中石先生讲究才能全能,就是要通过“学”这个字,把别人的作为自己的,变成自己的。搞这门艺术,搞这门学问,我们应当有一个胸怀,把大家的变成自己的,融会百家。他认为书法创作应该以书焕采,焕发出神采。以书焕采,用书的办法,使这个字焕发出它的神采,赋以生机,使它有了勃勃的生机,将书法艺术写活并赋有劲道。

书法创作特别强调内容、内涵。欧阳中石先生更加强调文化,强调加强国学的学习,加强了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学问,他将书法看成一门有着深厚内涵的学问,不简单地看做一个艺术。他认为在艺术上,写字是一辈子的事,路子只要正了,就一定会走好。

中石先生多次论断:“书法不仅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更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文是这些晶体所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串珠。中国书法则是展现出来的有光有色、有声有节、有疾有徐、有理有情、琳琳琅琅、绚丽多彩、动人心弦的光环,国之瑰宝,不扬自显,循此以近,其光自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