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疏镇小学“3911高效教学”模式实施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疏镇小学“3911高效教学”模式实施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环节”教学是我县2008年以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而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该项改革从改变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入手,以有效教学为手段,扎扎实实施以“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为内容的“三环节”教学,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我镇的教学质量。但纵观目前我镇“三环节”教学改革的实施,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习小组的划分不够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学生课前预习只注重了基础知识内容,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能力差。

3、忽视了预习提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领作用。

4、预习的结果在课中的效果不明显。

5、教师还没有把“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作为一个相辅相成、连续发展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来认识,只是任务性的三步走,出现了“抓三丢四”的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经过反复调查、总结与反思、归纳出我镇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即:“3911高效教学模式

一、“3911高效教学”模式主要突出的教学理念

1、生活性——回归生活,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教育即生活!”(杜威),“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本模式强调:①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课堂绝不能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整体成长无关,因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到生活中去体会,去体验,去拓展。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的生活进入、融入、成为书本。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只有当间接经验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提升直接经验,使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2、发展性——发展性教学,让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本。“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模式强调: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不仅注重预设性,更注重生成性。预设性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生成性促使学生智慧的生成。这里更强调生成与开放,因为生命和人性具有不预设性和不可预测性。②教学本身要发展。本模式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实践必须要有理论指导: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教学必须要有研究支撑:教而不研则浅。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学,让课堂洋溢生命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本模式强调:①关注、敬畏、提升生命。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成、自我超越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有生命意识,努力让课堂充满尊重、敬重、欣赏、珍爱。教师还要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氛围。②课堂教学要成为师生生命历程的内在组成部分,让课堂教学“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智慧的生成、情境的体验。

二、“3911高效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架

“3911高效教学”模式中的“3911”是指“三步九环一条主线一个学习共同体”。

其结构框架图如下:

三步:是指“自学阶段—导学阶段—评学阶段”三个阶段。

九环:是指“自主预习—小组互助—展示交流—导学释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系统总结—限时作业—评价矫正”九个环节。

一条主线:是指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建构”这条主线。

一个学习共同体:是要求每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参加一个学习小组。

三、“3911高效教学”模式的阐释

(一)“自学阶段—导学阶段—评学阶段”三步的要求与关系

1、自学阶段。本阶段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课堂”。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实现学生“会学”之目的。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导学阶段打下基础。

2、导学阶段。本阶段的目的是“努力引导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抓好“学生质疑”和“学生展示”两个关键环节,实现学生“乐学”之目的,努力创造幸福课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汇总各组疑难问题;再经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然后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进行系统总结,升华提高。

3、评学阶段。本阶段的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的堂堂清”。通过达标测试后矫正教学,实现学生“学会”之目的。教师精心设计随堂限时作业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当堂批阅、分析与矫正。

(二)“自主预习—小组互助—展示交流—导学释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系统总结—限时作业—评价矫正”九个环节的流程要点

1、自主预习

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小组互助

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讨论个体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找同伴求教等形式,达到互助学习的目的,并把小组解决不了的疑点、难点,记录下来,在课上展示交流时提出来供全班研讨。

教师切实做到:

①精心设计预习提纲。

按照“预习提纲”的设计思路,根据“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建构”的原则,把预习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本要求:要明确学习的内容—学会什么?要指出学习的方法—怎么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什么?要体现知识的价值—有什么作用?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有什么不同做法?

②预习提纲的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思路一致。

预习是为课堂教学做铺垫的,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思路一致,才能使展示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利用展示的结果完成教学任务。

③预习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好学生使用好“自主学习问题卡”。

④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3、展示交流

依据预习提纲,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认识,相互印证学习成果,研讨疑难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疑惑进行汇总,初步形成小组的预习共性问题,并总结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向其它组发起挑战。各小组汇报预习成果,组间印证学习认识,交流预习疑惑及挑战性问题,教师根据各组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4、导学释疑

教师根据展示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研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教师不要直接把原因说出来,要让学生在多次碰撞中获取知识,导学释疑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教师切实做到:

①课前教师要阅读各组的“问题卡”,整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做到课堂上对提出新的学习问题心中有数。

②新的学习问题的确立,不仅从学生的问题中来,教师还要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出来。

③放手让学生尽情展示,充分给学生自,体验到展示的乐趣,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

④因学生有差异,提出的问题也会有差异,导致问题深浅不同,层次不同。教师要注重问题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我,张扬个性,实现学生的真正自主。

⑤要突出学生的“质疑”,了解到学生“想学什么?”,触动其兴奋点。

⑥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及时引导适时解决。

5、合作探究

小组根据交流展示中归纳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然后再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教师切实做到:

①这是课堂的核心环节,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②要突出学生的“展示”。尽可能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多形式创造性展示问题的答案及过程。

6、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解决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疑惑问题,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纠正易错点。

教师切实做到:

①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的问题。“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能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的不讲。

②针对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做到一问多解。应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更新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为火花。

③让学生对问题意见产生分歧,形成对立。巧借小组间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辩论将问题引向深入。

④给学生问题的答案层层设阻,学生分析一个我们否定一个。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满足某一种答案,而是通过一个具体问题的讨论和思考,诱导他们去探究、去创造,甚至不在乎有没有正确答案,而是只在乎学生是否进行了探究。

⑤教师通过疏、引、拨、问、答等方式与教师共同活动。

7、系统总结

由于学生前面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获得的,不够系统稳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师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包括知识总结、方法总结、特例总结。

教师切实做到:

①切忌走过场,教师简单总结,一代而过。

②在该项学习活动中,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按照自己的认知和思路,去归纳整理、归类链接、重新组合学到的知识,抽取知识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符合自己思维方式的知识系统及基本技能。

③学生在对知识总结归纳后,还要进行自我感悟,让学生言简意赅地谈出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得到的收获,通过探究得到的启示,及在此基础上能产生什么样的新认识,又将如何带着新收获和启示走进新的生活。

8、限时作业

当堂发放,限时独立完成,互批互阅、反馈矫正,约10-15分钟。通过完成限时作业情况,检测每位学生的当堂达标情况,并实施二次教学。

9、评价矫正

采取教师抽批、组内互批,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补救,做到堂堂清,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

教师切实做到:

①科学地设计限时作业

设计要领:

A分析课标及题例,确定考查深广度。

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分析教材及课标。分析教材有哪些知识点,课标分别有什么要求,以此确定每个知识点考查的深广度。

(2)分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既体现教学重点,又展现基础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后习题,分析考查的内容、角度和深广度,以此确定考查基础目标的设计内容。

B作业设计

(1)设计容量。题目数量依据本节知识点确定,作业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2)设计分值。一般采取10分制,明确各个试题的分值。

(3)设计内容。限时作业不仅要以基础性为主,促进学生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适当进行拓展,设置一定量的拓展性作业,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性作业可根据课堂实际实行,教师自行掌握。

(4)设计类型。根据知识类型,可设计选择、填空、口答、辨析、演算等各种题型,考查角度可从四个方面思考,即: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训练。

②规范实施方式

限时:作业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限分:总分采取10分制。

闭卷:学生独立完成。

互批:采取组内(或组间)互批、教师抽批的方式。

统计:教师当堂统计达标率,及时进行分析讲评。

③实施捆绑式评价。

通过小组的得分率对各小组进行整体评价,有利于强化小组竞争和组内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一条主线:是指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建构”这条主线。

“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亮点。本模式的目的是想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通过设置“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卡”,加强“课堂以学生问题为核心”的研究,从而实现以“问题”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用预习提纲引领学生自主预习,并提出新问题;以新问题统领课堂学习的实施。我们的主要教学策略为:①放手学生提问,即给学生自。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激活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体验提出问题的乐趣,使他们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最感兴趣的问题。②问题会因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问题的深浅不同,层次不同。教师既要巧用“学生问题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会,找到自我,张扬个性,实现真正自主。③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诞生所需要的宽松、民主的氛围。

2、让“问题”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即学习共同体。

3、让“问题”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我们的主要教学策略为:①针对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做到一问多解。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更新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②让学生对问题意见产生分歧,形成对立。教师组织学生辩论,辩论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③给学生问题的答案层层设阻,学生分析一个我们否定一个。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满足某一种答案,而是通过一个具体问题的讨论和思考,诱导他们去探究、去创造,甚至不在乎有没有正确答案,而是只在于进行了有效探究。

(四)一个学习共同体:是要求每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参加一个学习小组。

“小组学习”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形式已被实践所证明。本模式的第二个目的是想将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由班级改为小组,评价由个人转为小组,加强对学习小组建设及合作探究作用的发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小组学习的最优化。

1、重组“学习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班将学生分成5—8个小组,每组4—6人,照顾到各个学科,并设立小组长和学科组长。(主要参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2、积极推行小组教学。①各学科按小组收发作业。科代表在收发作业时一律以学习小组进行,并记录落实不交或迟交学生名单。②各科单元检测成绩统计按小组进行,给小组间排出名次。③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均按小组进行,挑发小组竞争,突出捆绑评价。如:课堂限时作业的批阅、课堂讨论、学习成果展示交流等等。④班主任安排各项活动时,尽最大可能地以学习小组作为一个团体进行。如:就餐、值日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便于形成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⑤各类表扬与批评尽最大可能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

“3911高效教学”模式是我镇“三环节”教学改革的深化,它基于县倡导的“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三个环节,以三步九环为流程,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建构”学习方式的落实,追求“小组学习”的最优化。这一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必将把我镇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大大提高我镇的教学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