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考物理设计题解题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考物理设计题解题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地中考试卷中,计算题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多数试卷不再把计算题作为所谓的压轴题,计算难度基本与课标的要求相适宜,试题的情境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生产,来源于现代科技、新材料、新能源与信息通讯等方面,注重计算的目的和意义,并致力于考查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去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情境通过图形、新材料为载体的形式出现,要求同学们能读图、识图,利用图表数据处理物理问题,从物理图像中提取信息,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从多角度进行答题,关注多种能力,体现开放创新.下面结合中考试题探讨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一、分析物理过程,寻找隐含等量关系

命题者常在中考命题中设置隐含条件,同学们解题时常会感到条件的不足,无从下手.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全面剖析题意,细心把握物理情景,反复琢磨关键词句,寻找出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例1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给日本环境带来了灾难,清除铯污染是排污工作的重点.

(1)对于池塘水中的铯,可投入吸水性很强的沸石加以吸附.为测量一沸石块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1(甲)所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沸石块的质量;②用量筒测量适量细砂的体积;③用量筒测量沸石块和这些细砂的总体积.问:沸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对于土壤中的铯,可用一定浓度的酸液清洗并去除.为测量酸液的密度,技术人员展开实验探究,如图1(乙)所示:①取一装有铁砂的密闭玻璃瓶,用细玻璃丝悬挂在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得其重量;②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水中,测得拉力大小;③将玻璃瓶完全浸没于酸液中,测得拉力大小.问:酸液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命题思路 要从图中读出相关数据,第一问从密度公式出发即可;第二问是利用浮力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解题方法 解浮力题首先弄清楚“四定二关系”.“四定”即指:确定研究对象、判定运动状态、确定受力情况、确定计算方法.“二关系”即指:体积关系(浸没/部分浸入)、力的关系.还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即拉力)F ′;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G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G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这里分析出玻璃瓶“完全浸没”于水中和酸液中的体积是相等的,就是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根据乙图中①②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到水中受到的浮力,求出排开水的体积V排,即等于瓶子的体积,也等于排开酸液的体积V排,再利用称重法求出酸液中受的浮力就可以求出酸液的密度.

二、建构物理模型,抓住问题本质

模型建构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光线、杠杆、电路图等都是一种模型.初中物理计算中建构模型的本质是正确分析清题意,将题目反映的物理状态或过程与我们头脑中已有知识体系中相应的物理模型建立对应,从而运用该模型相关的物理规律进行问题的解答,做到事半功倍.这是典型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物理思维.

例2 如图2甲所示,我国“向阳红09”母船正在进行投放“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试验,调控两根伸缩杆,使“∩”形架绕固定在甲板上的转轴转动至图甲所示位置时停止,然后由固定在“∩”形架顶部的绞车通过钢缆释放深潜器.处在图甲所示位置的“∩”形架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OB表示“∩”形架,CD表示两根伸缩杆,O到CD的距离为2m,OD、OE的长度分别为3m、6m.不考虑“∩”形架、两根伸缩杆和绞车的重力.

(1)请在图乙中画出绞车通过钢缆释放深潜器时“∩”形架的动力和阻力示意图.

(2)深潜器的质量为25t,总体积为24.5m3.在绞车缓慢向下释放深潜器至刚浸没的过程中,两根伸缩杆的总拉力最多减少多少牛?

三、巧妙利用逆推法,顺藤摸瓜找出解题的线索

从所求物理量出发,根据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求解问题必需的要素和条件.如果这些因素和条件未知,再根据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求解这些数值的要素和条件.如此层层逆推,直到找到所有的已知条件和数据,以此思路反过来解题.

例3 如图4所示的汽车总质量为1150kg,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km,若汽车所受阻力为汽车重力的0.1倍,每个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g=10N/kg)

求:(1)汽车对路面压强为多少?

(2)汽车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其功率为多少?

(3)若该汽车热机的效率为25%,如果不考虑热机其他的能量损失,汽油热值为4.6×107J/kg,则该汽车行驶10km过程中需要的汽油质量为多少千克?

命题思路 围绕汽车的命题很多,可以是力的问题、运动的问题、能的问题,此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涉及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压强的计算,功与功率的计算,热机效率的计算等知识点.

解题方法 思维流程图如下:

四、捕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点

表格与图像分析是物理所必备的分析法.从图形、图表等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对坐标图要分清横纵坐标的意义和单位,对表格题要注意行或者列的渐变关系等,我们要会正确读图、识图,从图像上获取有效信息(或说是物理已知条件)来解答相关问题.

例4 如图5甲所示的电加热恒温箱,由控制电路和加热电路两部分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U1=6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忽略不计)、热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而成.加热电路由U2=220V的电源和R0=48.4Ω的电热丝串联而成.恒温箱内包含了图中虚线框内的电热丝R0和热敏电阻R1.乙图是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5A时,衔铁被吸下来,触点处断开,加热电路停止工作,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5A时,衔铁被弹回,触点处接通,加热电路正常工作,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当恒温箱中温度保持在60℃时,在乙图中读出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2)加热电路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R0产生的电热是多少?

(3)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电阻,就能调节恒温箱中需要设定的不同温度.如果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90Ω,该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命题思路 以图像、图形或数据表格为形式,图像、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或是问题成立的条件、或是问题产生和存在必备的数据等.在解题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充分挖掘图像和数据表格中包含的物理信息,从而将问题解决.

解题方法 (1)从乙图直接读出恒温箱中温度保持在6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2)已知加热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根据Q=W

=■t,求出1min电热丝R0产生的电热;(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I=0.05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结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0~90Ω,求出热敏电阻R1的范围,再由图乙得出对应的温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