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设悬念 扣人心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被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日常记叙文写作中,设置悬念时,大致上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底”(或矛盾冲突的结果)告诉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情。有时干脆把激烈的矛盾冲突搁置起来,插入其他情节,使悬念越发加深,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
悬念法的关键,全在一个“巧”字。悬念之“巧”,重在确实有“念”可“悬”。如果故弄玄虚,反而得不偿失。
【选文一】
魂
文/马光复
听老人讲,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
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市。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的书,抄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打水去的粗壮的小伙子已经回来了,他凶煞似的吼道:“,滚起来!”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嘎!老子有票。座空着,就要坐,坐定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与谩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中,让人肌寒血凝,连心都凉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儿的话,那有些人大概仅只有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
眉睫。
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身,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儿像银铃似的说:
“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的油黑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了。
这趟车终点站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河样的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她不是三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
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绝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拎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上,车开走了。
我久久伫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
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选文二】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文/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选自《新一代》)
【技法借鉴】
1.抑制法。即有意识地控制住解开悬念的触发点,使读者期待的心情逐渐加深,最后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叹。比如,《魂》的开篇处便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听老人讲,人是有魂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可最近我却看到了。”主体部分并不急于解开谜底,而是反复铺垫,直至临近结尾时,才用简短的文字回应开头:“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她不是三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绝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如此,文章不但在情节设置上有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而且主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2.步步设疑。即通过不断地设置悬念、解开悬念的形式一步步推进情节的发展。例如《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一开篇,写到“我”“决意留下来”时,笔锋一转,引出这个“叫李想的孩子”,并指出他“让我头疼”,然后告一段落。这便产生了悬念的效果:这个孩子是怎样难教呢?紧接着,作者通过李想的不听课、爱打架两件事,解开了第一个疑团。然后又借“我”替他解围后他的漠然,通过“我”的心理活动设置了第二个悬念:“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于是写到了家访,揭晓了李想性格缺陷的成因,这是对第二处悬念的照应。李想的父母回来了,而且还受了伤。“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这时,作者又借村民和“爷爷”之口,设下了第三处悬念:李想的反应明显不合常理!然后,再用父母的体谅和承诺,以及接下来李想的表现解开了谜团:原来,他并不是生性冷漠,而是情感压抑了太久,又太担心再次失去亲情……
纵观全篇,作者用三处悬念将情节串联起来,一步步地激发着读者的好奇心,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在思考中对文章的主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间隔法。也就是突然中断读者关心的正在发展的故事情节,转移话题,适当时候再接上原来的情节。
设置悬念时,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制造悬念的目的是有利于事件的展开、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自然合理,不可滥用。第二,制造悬念,要不着痕迹,切合情理,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会弄巧成拙;要适时释“悬”,解开悬念既不能过于匆忙、简单,又不能枝蔓横生,致使读者眼花缭乱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