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课外活动的优化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课外活动的优化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优化学校课外活动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育改革应该认识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把课外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充分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初中课外活动优化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14-02

[作者简介]朱建农(1957―),男,广西宁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桂林市第十六中学校长,中学高级。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变原来较为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目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大。在教学实施上只能偏重知识的授受,难以兼顾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不能充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难以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大变革。而课外活动是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它能突破课内的各种限制,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更易于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它打破了教室的框束,把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整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更全面地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发展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动手操作、实践创新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责任感,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层面对课外活动的整体优化

根据课程目标及学校的教学特色,学校应该从整体上对课外活动做整体的部署。例如,我校成立了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向教师宣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活动课程的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工作,使所有老师清楚理解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具有实施组织指导活动所必备的技能、具有积极参与的动机并愿意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具体而言,学校领导应促使教师认识到,开发、设计、组织课外活动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制定必要的倾斜政策,确定、组织课外活动是计算教师工作量的一项基本标准。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艺术课外活动、科技课外活动、学科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体上精心安排,合理分工。学校教育、教学、后勤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协调与保障工作。

(二)时间与空间的有效保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许多学校课外活动时间多被主课占用。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场地、设施少,一些可以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学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课外活动的实施时间与空间没有了保障,学校按素质教育规定安排的课外活动一度形同虚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社会和家长的,也有学校的。社会上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有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希望老师多给学生加课。为保障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并从法律的高度予以规范。自2006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其中第37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在学校的教学安排上确保每天一个课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并从学校管理制度上确保这每天一节的课外活动时间不被挤占。同时在课外活动场地设施方面,学校要加大保障力度,想尽办法增加体育、歌舞、绘画、科学探究的活动场地及设施,并确保在课余时间能对学生开放。

(三)师资上的保障

通过课外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老师的推动与引导。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师资培训,促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提高对课外活动及学习方式转变的认识,并在能力上确保能对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指导,实现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有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建立需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需要因而发生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们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角色变化要求教师行为的优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学习方式才能推行。教师要对课外活动具体指导,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流于形式,有效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二、通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实践

以下介绍我校优化课外活动,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些做法。

(一)科技实践活动项目组

学生基于自身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模拟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科学探究的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项目组由科研处组织安排。

(二)学科课外活动项目组

这个项目组包括信息、英语、语文、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外活动。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学习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平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引导课外探究的兴趣。教师更多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课外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比较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注意分配学生角色、提出恰当的合作学习任务、注意合作学习的效果与评价。

(三)综合实践活动

政教处统一部署协调,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这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的过程,而且是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尊重学习者的需求,从环境条件和学校的特点出发,避免形式主义,加强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四)体育课外活动项目组

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野外活动、运动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等。这些活动在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同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也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人才,由体育教研组统一计划实施。

(五)艺术课外活动项目组

活动的形式有许多种,可以让学生自选,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内容分为独唱、合唱、舞蹈、器乐演奏、表演(校园剧、课本剧、小品等)、绘画、书法等。这些活动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地学习,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由艺术教研组负责组织实施。

我校通过这几年来优化课外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实践,在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和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让教师积累了相关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丰富和完善了活动课程的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宝祥.学校变革面临的现实困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肖兰兰,方瑾.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实验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