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语电影片名英译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语电影片名英译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众所周知,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商品。因此,其片名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将讨论华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理论、技巧和一些要求。

[关键词]华语电影 翻译理论 翻译技巧 翻译要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37-02

众所周知,名字对于一部电影是至关重要的。当观众看电影时,第一印象就是电影名,如果片名很吸引人的话,立马会引起观众的兴趣,为票房带来可观的收入。正所谓第一印象效应,作为电影片名译者,在翻译电影名时,应根据原电影的文化背景特点,令翻译后片名不仅涵盖电影的内容,又要简练具有吸引力。本文要探讨的是在电影名字的翻译中存在的一些技巧,即目前比较成功的翻译方法。下面将谈一下华语电影片名英译中的一些理论基础及技巧。

一、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文化的展现,还要具有文化产业的商业性,翻译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翻译目的语的语言背景功底。片名翻译如同其他作品翻译一样并不是对号入座,需要根据影片的内容,考虑中美文化的异同及翻译的可行性,使中国电影在跨国传播时不但能传递影片的信息,同时又富有美感使其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佳译。

电影是文学表现其中一种特殊形式,片名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被观众所认可和接受,并以观众的接纳、反馈和评判为判断片名翻译成功与否的依据和准则。电影的特殊文学性决定了其翻译策略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换言之,译者在传达中国电影文化精髓之外,应侧重译名带给观众的轰动效应。针对美国等文化维度高的国家而言,翻译更应如此。

二、华语电影片名的英译技巧

(一)直译

所谓直译,理论上讲,就是逐字逐句把汉字翻译成英语。严格说来就是不做语义上的改变,忠实反映华语电影片名的字句,尽可能多地忠实原语修辞及句义,有时甚至连语序都照搬原片名,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陈可辛执导的电影《武侠》,这部影片的海外片名为WUXIA。之所以用WUXIA这个拼音而不是用英语单词翻译武侠,就是因为WUXIA更有中国特色。音译词让外国观众一看就知道是一部中国武侠片,更容易吸引外国观众。而另一影片即中日两国为了纪念邦交正常化十周年联合摄制的史诗式战争片《敦煌》,敦煌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译名用拼音Dun-Huang,内涵丰富,底蕴悠长,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

采用直译法,即把原文的修辞、俚语、文化典故等尽量保留下来,让海外观众更直接地认可中国文化,因而更有效地起到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作用。

(二)意译

直译凸显了鲜明的文化特色,但当异国观众不能理解片名讲的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们应运用意译法。意译是一种可变换的翻译方法,目的在于传达原作意义之外运用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片名的再加工。

电影名中会出现很多词,这些词代表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观众在脑中对这些根本没有概念,他们的语言中也没有能表示这些的简单词汇,那么译者就不能简单地考虑电影片名,而需要考虑到整部电影,必要的时候还要采取另译的方式,对电影片名进行再创造。比如《辛亥革命》《唐山大地震》两部华语影片,直译的话,海外观众不能理解电影是什么题材,这时改用意译翻译成《Aftershock》和《Legend of the Fist:The Return of ChenZhen》,不仅直白,片名与电影内容一致性也有了统一。

(三)直译+意译

翻译的方法目前已经多种多样。对于电影名的翻译也可以选择用“半直半译”地来传译。

《刮痧》这部电影名字的翻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翻译方法:电影讲述的是从北京移民来美国的许大同一家。小儿子丹尼斯生病了。来美国探望孙子的爷爷用中医疗法“刮痧”给孙子治病。第二天丹尼斯摔伤,母亲带他去医院看病,美国大夫误以为丹尼斯受到家庭虐待,收回抚养权让这个幸福家庭从此陷入一场荒谬的官司当中。片名若直译为《Gua Sha》,很多外国观众则会趋之若鹜。如果用意译《Chinese Treatment》又过于平淡,难以做到引人入胜。译者采用一半采用直译一半意译的方法,最终把片名翻译成《Chinese Treatment:Gua Sha》,可谓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典型。

(四)改译

改译,顾名思义是较为彻底的翻译方法,不等于改头换面。译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华语电影片名在海外的重构难度很大,有时不得不放弃原名,改头换面。

《十月围城》电影翻译成拼音的话字数太长,看起来十分繁琐累赘,外国观众不明白什么意思,最终定为《Bodyguards and Assassins》改译《保镖与杀手》,这样简洁得多,外国观众通过片名一目了然知道这是关于什么类型的电影,我们不能左右外国人对于中国电影的理解,但最基本的,我们应该让他们了解电影的内容、背景,甚至延伸至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让他们对于中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与认可。

总而言之,华语电影英译翻译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译者应当把理论与实际结合,随着文化的动态发展和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能够符合笔者提出的以上翻译标准,那就没必要太拘泥于所谓的翻译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拓展片名翻译发展的空间,使之显得更加富有活力。

电影片名汉译英不能一概地将汉语片名的内容及形式照搬到英语中,而需要在充分研究和分析目的语对应的文化背景上,依据笔者提出的四个翻译方法,利用多种翻译手段进行再创造。这个过程也要追求电影汉、英片名功能对等、英语片名形式与汉语影片内容辩证统一的原则。只有体现片名功能对等的原则,才是理想的华语片名翻译。译者理应认真对待电影这种大众艺术形式和商业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充分理解影片的内容和文化底蕴后,充分考虑到英语语言国家观众的文化接受度和认可度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加之译者掌握的英语国家关于电影的文化背景知识,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译名有针对性、概括性、“音形意”三美的特征,以此保证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益。

三、华语电影英译的要求

依据以上四种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在翻译华语片名时要注意:(1)根据华语电影不同的风格,翻译方法应当因地制宜。译名的目的在于观众的可接受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影片的风格,则以上四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改译均可。(2)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英语语言背景知识。可以适当运用英语俚语、习语等深得英语国家观众接受的语料。(3)面向海外观众,适应商业化的需求。观众是影片的上帝。影片必定要让观众认可令观众接受。虽不至一味地迎合观众,也应当纳入考虑范围。

四、结束语

鉴于中美文化知识不同特色和认识背景的差异,要想把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即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并且被外国观众所喜爱并非易事,这需要艰难的探索、调查,反复推敲再创造。要赋予原语影片在海外相同的神韵绝非易事。就目前成功的华语电影英译作品而言就像一件艺术品,使海外观众得到艺术熏陶,带给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相同的美的享受;这些成功的译名又像一块磁铁,吸引海外观众接受,学习中国影片带来的文化大餐,起到很好的导视作用。

因此,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影片译名既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良好的商业效应;既要展示中国电影的文化魅力,又要符合外国观众的接受范畴。片名翻译时,要揣摩其措辞用法,尽量把华语电影的内容忠实地表现出来,也要能反映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作为译者应当充分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从而真正地体现片名的导视功能,以提升我国文化海外推广的审美意识和电影文化传播的品位。

【参考文献】

[1]马祖毅.英译汉技巧浅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

[2]陈秀.论译者介入[J].中国翻译,2002(1):21-23.

[3]孙迎春.文学翻译的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

2000.

[4]蔡圣勤.英美电影流派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5]蔡东东等.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1-51.

[6]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