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教育时代的变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呼唤教师专业成长,对教师饱含很高的期望值。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求,师生的共同成长才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地更新观念和转变角色。
高中数学新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下数学的教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也成为当今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却总是无从入手;有时,我刚把一个题分析完,学生就说:”原来是这样啊?其实很简单嘛!”发生这些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态度的问题
有的学生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他们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对于难题要么避重就轻,要么好高骛远;有的学生课堂不认真听讲,寄托于课外,认为自己下课后可以看书或问别人,上课听不听讲没关系;有的学生感情用事,因为讨厌数学老师而不认真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当然也学不好;有的学生学习不主动,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坐等上课,上课后忙于记笔记,没听出门道,知识学完后,不认真考虑重点难点,不会运用参考书或习题集测试自己的能力。不复习就做作业,总是依赖同学,不问老师,不查工具书,每天只求完成书面作业,甚至为了早点完成任务而抄作业。
2.学习方法的问题
有的学生每次上课认真记笔记,好像老师说的都听懂了,但是要真正自己来解题的时候,却又不会了,这主要是光把心用在记录上而忽略了听的重要性,以至于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反而造成了对知识点的一知半解;有的学生有了问题不及时解决,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有的学生每天晚上加班加点,不顾自己的具体学习水平,把时间都花在做难题上,不仅没有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反而浪费了时间,导致白天的时候无精打采,上课走神,时间安排极不合理。
根据发现的这些情况,我觉得以下措施在实践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一、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在教学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作为一名学生,从适应教的目的出发,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更好,学得更快。当然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等情况进行教学,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突出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法上,教师提出问题,允许学生质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要重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不仅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数学背景,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多媒体来演示,同时能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讲解效率。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时省时省力。通过教学方法的“变”,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个性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优化,达到会学习的目的。
二、注重观念的转变
要将“以老师教导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体,老师引导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平时要培养学生勇于问问题、喜欢问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进而解决,为后面的知识点学习打好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数学有其独特的应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等比数列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国王十分高兴,他决定要重赏西塔,西塔说:“我不要你的重赏,陛下,只要你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就行了”。如果你们是国王,你们会同意吗?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同意,在学生的想象中每个格子里放几粒麦子并不多。当开始和学生们一起来计数时,有的学生开始坐不住了,低声议论了起来,因为通过数列运算,所需麦粒总数为:18446744073709551615粒,而这些麦子究竟有多少?打个比方,如果造一个仓库来放这些麦子,仓库高4公尺,宽10公尺,那么仓库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而要生产这么多的麦子,全世界要两千年。尽管国家非常富有,但要这样多的麦子他是怎么也拿不出来的,这么一来,国王就欠了西塔好大一笔债,而我们的学生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数列的应用原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非常有趣的,数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上、书本、考试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的。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三、关注课堂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试一试。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四、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老师补充内容和方法很多,如果不做笔记,一旦遗忘,无从复习巩固,何况在做笔记及整理过程中,还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每次课堂教学后,学生们如果能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将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引领角色,学生才是主角。只有学生充分“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数学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有色,新课程教学才得以体现。所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