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古文,识器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古文,识器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文言文时,我们时不时就会读到很多表示器物的词语,特别是一些表示食器和酒器的词语,它们到底为何物,是何意呢?我们不妨专门来看一看。

先谈谈食器吧。古代的食器,大小不一,功能也不尽相同,有的主要用于烹饪方面,有的则主要是用于取食、盛食方面。如:

鼎(dǐng):烹具,三足,两耳。鼎字在古文里随处可见,意思略有不同,如“鼎铛玉石”(杜牧《阿房宫赋》)(以鼎为铁锅,以玉为劣石。形容挥霍浪费奢侈腐化的生活)、“天子春秋鼎盛”(《汉书・贾谊传》)(鼎盛:正当兴旺发达或强壮)、“钟鸣鼎食之家”(王勃《滕王阁序》)(鼎食: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鼎足:即三方对立)。此外,还有大名鼎鼎(出名)、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等等。

镬(huò):炊具,无足,比鼎大,古人往往把牛羊等先置于镬中煮,再移置鼎中食。此外,还做刑具,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汉书・苏武传》)。以上两句中的“汤镬”均为“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的一种酷刑。

鬲(lì):炊具,圆腹,三足,三足中空,与腹相通,主要用于煮粥。如“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沈括《梦溪笔谈》)。鬲字除读lì外,还可读gé,读gé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古地名、水名,如鬲国、鬲县、鬲津河(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等;二是通“隔”,如“食饮不下,鬲塞不通”(《素问・风论篇》),其中的“鬲塞”即是隔塞、阻塞之意。

甑(zèng):蒸煮食物的炊具,有上下两层,下层有孔。文言文中甑和釜往往是连用的,如“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陆游有句著名的诗曰:“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杂题六首》)大概是描写一个人的贫穷之意。

除了以上烹饪器物外,文言文里还会见到一些取食物的器具。如箸(zhù筷子),“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和“辍箸叹曰”(周容《芋老人传》),这两句中的“箸”均为“筷子”之意。而“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中的“箸”则为“显著”之意;“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中的“箸”则为“撰写”之意。

盛食物的器具,如豆、箪(dān)、笾(biān)、簋(guǐ)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其中的“箪”“豆”就是两种盛具。

古代的酒器,即用于酿酒、盛酒、温酒和饮酒的器物,大多是陶质和青铜质的。

盛酒器物主要有:尊(又作樽,敞口收颈,腹大底小)、爵(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彝(yí陶质或铜质)、壶(腹大嘴小)、卣(yǒu,口小腹深)、觥(gōng,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觞(shāng,爵实曰觞)、卮(zhī,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觚(gū,长身细腰,操觚,引申为写文章)、觯(zhì,形似尊而小,或有盖)、角(形似爵)、盏(浅而小的杯子)、杯等。含以上器物的句子有很多,如“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官司彝器”(《左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卮酒安足辞”(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箪食壶浆”(成语)、“觥筹交错”(成语)、“推杯换盏”(成语)……

认识这些器物,有助于我们阅读文言文,并准确理解其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