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入手,阐述了我们职业教育中师资选择、教材开发、教学方法、校企业合作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
2008年11月15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由无锡市教育局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活动,主要是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和参观,其间也参观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通过两个星期的学习、参观、交流、讨论,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了解了新加坡职业教育蒸蒸日上的原因,了解了新加坡的风土人情,亲身感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切合实际的课程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下面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对我们的启示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对专业教师的选择要不拘一格,重视技能。
新加坡洋理工学院在选择专业教师时,主要考查该教师有没有专项的技术及工厂工作的经验,而且选择专业教师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该教师必须至少有五年的工厂工作经验。我们国家的高职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在选择专业教师时可以说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即重学历轻技能,选择面比较窄,被选择的教师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更高学历的人,被选择的教师大多缺乏技能和实践工作经验。
二、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先会后懂,少教多学”,强调“以人为本”。
“先会后懂”教学方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学生必须学会动手做,然后再慢慢弄懂其所以然。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各高职学院及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广泛地开展。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是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模式的精华所在。就一门课的教学来说,例如车工学习,先安排车工实习,对专业将学的技能与发展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接着再去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与国内传统的“长时间讲理论,短时间实践”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适应市场“经营求存”的能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在最后一年中,都要进入有关的工业项目组进行实际生产操作。这种工业项目和国内的高等学校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有点类似,但又有较大的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不同点是学生进入的工业项目不是任课教师给定的,而是由工厂给定真实的项目并且其设计项目有不少是要投入生产中的。第二个不同点在于学生设计的工业项目要进行成本预算,以微利为原则,绝对不能蚀本,这样学生在设计项目时不仅要讲究质量(否则厂家不采用),还要学会经营求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内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学院,在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这种经营求存的价值观。
四、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
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专业教材绝大部分是本校教师自己开发编写的校本教材,没有专门的材。他们认为自己学校开发校本教材主要有以下优点:
1.校本教材内容广泛,实用性比较强。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大。由于校本教材在突出编写本课程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其它与之相联系的内容,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且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符合当今提出的“大科技概念”。
2.校本教材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校本教材采用活页的形式,因此可以方便地加入或删除内容,比如可以方便地把新技术补充进去,真正做到教给学生有用的,让学生学有用的,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高职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呈“刚性”结构,主要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统得较死,结构僵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采用统编教材甚至组织统一考试,教师只能按要求去做,不敢越雷池一步。近几年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计划体制烙印犹存,校本教材的开发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所采用的“教学工厂”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实习工厂。所谓的教学工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学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模式。新加坡的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值得我们国家的高职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借鉴。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功能和职责,更好地体现了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为本位的精神,使学生毕业后立即可以上岗,独立承担生产或设计任务。
六、注重教师的自身发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的领导将教师的发展视为与学生的发展同等重要。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进学校前要有5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每年教师要有20%的时间花在项目开发上,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理工学院的教学。并提出新、老教师的概念,即只要知识技能不再更新,哪怕你刚刚工作也是老教师;只要你在不断地提高知识技能,哪怕你接近退休,也是新教师。作为学院方,每年都要安排教师出国学习和培训。目前,国内对职校的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的要求,我想最好是“三师型”=“教师”+“技师”+具有创造力的专技人才。学校可以将专业课教师轮流送到企业实践,增加对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与项目的合作或自行开发,经济上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在提高师资队伍水准的同时,倡导以实践教学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七、借鉴“双赢”的思想,密切学校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
南洋理工学院要求教师必须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五年以上,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会与生产实际联系得较为密切。我国职业学校要让教师定期赴企业进行体验性学习,使教师对当前的生产实际及设备的使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教学工厂的建设,创建新型的产教结合的模式,并以科研工作带动学校的教学工作。
我们在感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今日的成功时,更重要的是要从中获得启发。我们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思考自身的问题所在,并尽快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是职业学校的生存之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克服职教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大胆地借鉴、吸取和消化像南洋理工学院模式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充足的信心、坚定的恒心、发扬开拓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就一定能够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走向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