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追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为成人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它无可争议地成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但是,还需要对成人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作进一步的诠释。成人教育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即培养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个人;成人教育要为每一个成人服务,为社会服务;成人教育是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的教育,是以成人的个性发展为本的教育。
关键词:以人为本;成人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3-02
一、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
(一)成人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完人。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相信绝大部分的回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完人。“成人教育的根本是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需将‘完整的人’的塑造作为自己的目的顶点,作为所追求的一个终极价值导向”。这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诸多从人本视角出发讨论成人教育目的或价值取向问题的主要答案。
全面发展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与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密切关联,离开了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就没有办法实现全面发展,并且,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而成人教育并不具有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性质,退一步说,成人教育的通识性也远远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别,也是师资力量、文化传统、课程资源等诸多因素上的差距。把人的全面发展或者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激动人心的,也是神圣的,但它不是成人教育所能承载的,也不是实在的目的。
(二)成人教育培养和谐社会中的公民。现实的情况是,过于宽泛的、理想化的目标就会演变为没有目标。在没有条件实现的情况下追求过于崇高的价值就会导致应有价值的缺失。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合适的定位是什么呢?“成人教育要引导成年人成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而“当前成人教育对公民问题的忽略造成了成人教育的去价值化(de―valuing)状态,也造成了成年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公民实践能力的缺乏”。成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成年人成为具有自由精神和平等意识的公民,因为,“每个公民的教育应在其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并成为公民社会和现代民主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当每个成人都积极参与建设一个负责的、相互支持的以及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社会时,社会就是和谐的、富有人情味的,从而也是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成人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更多的作为。
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以培育国家“合格公民”为其使命的。但那只是在理论上而不是实践意义上培养公民,因为公民生活的实践是从学生接受完专门教育之后开始的。成人教育也可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但它更基本的使命是培养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个人幸福的公民。实际上,我国的成人教育仅仅关注了成人获得知识的需要,关注了他们拿到文凭的需要,而忽略了成人在实践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成人教育放弃了对成年人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的引导,而这种引导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责任。
二、成人教育为谁服务
(一)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服务,尤其是为弱势的成人服务。从哲学的角度讲,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原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成人教育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强调一切都要为了人、尊重人和发展人。成人教育就是为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尤其要为社会中的弱势成人服务。
作为成人教育对象的弱势成人包括:孤老、病残但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长期生活在地方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家庭成员;无固定家庭住所的无业人员;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等。这些弱势成人群体的特点是生活难、就业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难以及获得救助难。在这六难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就业难,正因为就业难才导致生活难、住房难等其他困难;正因为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欠缺,才导致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正因为缺乏持续的、有力的教育,才导致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的落后。如果这一类群体的范围继续扩大,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形成公正的和谐社会。
教育是为了赋予每个人机会与希望,它是幸福与尊严的重要条件。成人教育应该要赋予每个成人尤其是弱势的成人以机会和希望。“教育福利是协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对于成人弱势群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协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需要共同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弱势成人享受优质的成人教育资源?如何让他们通过教育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进而成为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
(二)成人教育为人的社会服务。曾经出现过过分强调成人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的情况,并在成人教育理论中确立了这一目的的优先性。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随着确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人教育理论开始正本清源,把促进成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更基本的目的。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的发展服务,为每个成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进步,成人教育通过接纳入本思想而占有了教育的本质,实现了教育本性的真正回归,回归到人本身。
成人教育当然还需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中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服务。但在以人为本的视阈中,还需要对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进行一番考察,成人教育不是为任何的社会服务,不是无条件地为社会服务。成人教育所服务的那个社会是什么样子呢?“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就体现在它为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生命个体的成长,积蓄生命个体的能量,提高生命个体的自觉,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为了人而存在的社会,是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的社会。成人教育要为这样的社会服务,为促进社会的人性化服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人教育需要为社会服务,然而,更基本的是,社会应该为成人教育服务。为促进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提供条件,这实乃社会的责任。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理想,而教育最直接、最天然地在为人获得自由、实现发展的目标工作着、活动着。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成人教育服务,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服务,为社会自身能够获得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服务。
三、成人教育以何为本
(一)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可见,需要既是人的活动动机和目的的初始依据,也是人们衡量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有
价值的根本尺度。成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需要获得一个文凭,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有很多人仅仅为学历和文凭而学习。不少人据此批评成人的学习太功利了,单纯追求学历。可这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文凭和学历是成人学习活动的动机。成人教育不可能排除功利,功利性是它本身的特点之一。问题是,成人教育机构给成人学习者一个什么样的文凭?这个文凭有分量吗?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他们颁发文凭呢?这种方式对得起成人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吗?成人教育理所当然要满足成人获得文凭和学历的需要,但中国的成人教育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维中丧失了自己的价值立场,为了经济利益而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满足了成人获得文凭的需要。
成人学习者不只是有获得文凭的需要,他们也想真正学到东西,学到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人生定位、人际交往、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由于成人学习者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对成人教育的期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需要也各不相同。成人教育是否考虑过成人学习者需要的多样性呢?是不是真正调查过他们究竟有哪些需要呢?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通过知识来了解所处的世界和社会是成人的基本需要,成人教育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成人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不仅如此,成人学习者还有审美的需要、职业拓展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以人为本在成人教育中首先表现为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成人教育如果不把开展的教育活动建立在成人学习者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那么可以断言,成人教育是不会有实际效果的,是不可能实现自身所承担的使命的。
(二)以成人的个性发展为本。成人教育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方式使每个成人学习者成为同样的人。成人学习者群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目标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可以归结为让每个成人学习者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即发展他们的个性。个性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所以成为个人的本质所在,个性还是生活的目标和理想。“个性是生活的理想。把个性称为理想意味着它既是努力的目标,又是评判努力成效的标准;还意味着它是可以无限制地接近而永远不能达到的东西”。个性与教育是什么关系呢?“教育上的一切努力,似乎必须限于为每个人获得使个性得以最圆满地发展的条件”¨J。这是英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它特别适合成人教育,应该成为成人教育学的立论依据。因为,“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徐子勇.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6,(4).
[2]陈鹏.成“人”:成人教育的终极目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金生.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2,(1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9-50.
[5]江赛蓉,刘新民.教育福利:弱势群体解困的根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5).
[6]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J].哲学研究,2005,(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