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音乐文化的时空对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音乐文化的时空对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更好地开展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术研究、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增进亚洲大洋洲各国之间的音乐交流合作。由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艺术学院承办的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及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17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泰山学术论坛(以下简称“两会一坛”),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珍珠泉宾馆举行。

国际音理会(IMC)成立于1949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属下的音乐领域最高组织,总部设在巴黎,其宗旨为促进世界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的交流。亚洲大洋洲音乐学会是国际音理会下属的四个区域性音乐协会之一,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亚大地区音乐的交流与宣传,加强和改善我们共同的活动,为各种各样的音乐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和支持”。亚太民族音乐学会(APSE)是以搜集、整理、保存亚太地区传统音乐、支持亚太地区的相关音乐研究、促进这个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国际性组织,学会会员近千人,遍及亚太地区二十几个国家。泰山学术论坛是山东省教育厅为推进山东高校“泰山学者”工程建设,扩大山东在海内外吸引人才工作的影响力,引领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工作设立的一个专门学术论坛。它以“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为主体,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等学科领军人物,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把握学术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本届“两会一坛”共有来自包括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近百位国内外学者参会,收到中外文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区民族音乐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构建该地区各自国家民族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区域音乐的传承研究,山东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以及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对学会及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下面,从五个方面,对本届“两会一坛”的学术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

一、关于两个学会的发展与建设问题

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长王耀华教授《以学术年会为载体,促进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术交流——以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为例》的发言,指出通过该学会近年来在不同地区成功举办学术年会,探讨了以学术年会促进各国之间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既保护了不同族群音乐文化的特性,同时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国际音理会亚大地区音乐学会会长海伦·兰卡斯特(Helen Lancaster)《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在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特色建设》的发言,介绍了该学会的成立目的,即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并分别列举了两个不同区域音乐合作的成功案例:一是2011年国际音理会在爱沙尼亚举行的音乐论坛中的“圣灵世界”,即把以色列和加沙的爵士乐手聚在一起,他们共同表演、帮助彼此的案例:二是1999年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家邹向平与澳大利亚音乐家万尼萨·汤姆雷森(Vanessa Tom-linson)和格瑞克·格里斯伍德(Grie Griswold)合作创作的《坦途》,体现了中西音乐间的对话。韩国汉阳大学权五圣教授(Kwon Oh-sung)的《21世纪亚洲音乐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我们关注的是全球化程度越高,小国的文化特点将会逐渐消失,因为大国的文化团体将会战胜小国文化特点,这就意味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存在着失去文化多样性的危险。因此,文化的原始性与独特性在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理事、新西兰的朱莉·斯佩琳(Jilie Sperring)的《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在地区协作中的支持一以新西兰音乐与音乐家为例》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区域合作与交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的展望: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理事、澳大利亚的迈克尔·索利斯(Michael Sollis)的《亚太青年音乐家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的发言也指出了亚太各国青年音乐家合作的现实意义、方法和途径。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本研究、保护、传承等专题,是本届年会的重头戏

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音乐学院亚利策·夏帕洛特(Jarernchai Chonpairot)教授的《学习演奏泰国肯(Khaen)的新方法》,探讨了经过实践的有效学习泰国口琴(Khean)的方法(技法方面),对于传统乐器的传承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毛继增教授《雪域优秀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的发言,凝聚了作者长达4年时间8次深入藏区潜心研究的心血。作者有选择地研究了藏族一音歌曲“伯谐”,用“欧盖”唱法演唱的诵经音乐以及史诗《格萨尔王传》,指出了由于独特的自然和历史原因,藏族传统音乐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央民族乐团张振涛教授《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的发言,以深层社会、政治为背景,关注20世纪以来陕北民歌的历史变迁,论证了陕北民歌在20世纪传遍全国是“政治层面的话语权威以及民间文化走向现代性的时代需求”。青岛大学祁慧民副教授《论互助土族人的色彩观念》的发言从一个民俗现象着手,通过对青海互助土族人Shaoso的文化解读,得出“彩虹故乡”是青海互助县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其五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蕴含着土族人的信仰、观念和文化选择的结论。南京艺术学院孙明跃副教授《“白沙细乐”——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的发言,从乐器和曲牌入手,阐述了其文化内涵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白沙细乐”是纳西族本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汇与融合的产物的观点。中央民族大学柯琳教授《贵州安顺“地戏”发展路径研究》的发言,以分布于贵州安顺地区的“地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戏种如何适应区域环境、承传区域文化以及创新与发展等问题。最后指出:“一粒沙知世界,一个屯堡文化或许是每一个民族和族群文化发展的缩影。”苏州大学冯芸教授《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通过对历代编订的昆曲曲谱在版本、谱式、制谱及多样化的呈现与不同诠释,折射出的珍贵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

三、关于亚太地区民族音乐传播与交流的专题,亦成为本届学术论坛的主题

其一,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定音乐形态的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如山东艺术学院“泰山学者”刘晓静教授的《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通过对明清时期兴起于北方、蔓延至南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音乐现象的俗曲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俗曲的文化内涵,总结了俗曲“活泼清新,纯真尚情”的艺术特质以及对周边及其他地区所产生的广泛而持续的影响。

其二,是对中华文化圈内的音乐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如青岛大学王静怡教授《中国音乐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特点》的发言,通过对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史料的梳理,总结了其阶段性、传播媒体及途径的社会性、传播内容的偏重性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等主要传播特点。作者进一步指出,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使得中国音乐无论在第一代移民还是新一代华人中都能被接受。无论在华人社会的传统音乐、创作音乐中,还是在当地民族音乐中都能得以体现,从而真正地融入并植根于东南亚民众,成为东南亚多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山东艺术学院王东涛副教授《中日传统音乐中几个相同概念的不同内涵》的发言,以中日传统音乐中诸如雅乐之类的几个相同的核心概念的比较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证,揭示了这些相同概念的内涵的本质不同,同时也进~步探溯了古代中日音乐交流中,形成这些相同概念变异的诸多历史原因。

其三,是中西音乐的交流方面。如山东艺术学院彭丽教授《中国音乐在美国西部大学的传承与流变》的发言,介绍了中国音乐在美国西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及艺术实践等情况,指出了中乐作为传承中华音乐文化的载体正以新的形式与内涵进行着流变的现实状况。

此外,尚有关于特定区域和历史时期内的乐器律制进行专题研究的发言,如韩国李辅亨(Lee Bo-Hyung)教授《十二声或七声:平均律乐器》的发言,则从乐器学的角度对东亚历史上的平均律乐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四、关亏山东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专题发言,集中展示了山东当地学者对自身音乐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张桂林《齐鲁传统音乐的曾经发展和思考》的发言,以山东传统音乐为线索,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提出了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应从保存、继承、发展三个层面对齐鲁大地的音乐遗产进行传承。山东艺术学院王世慧教授《“鲁南五大调”的历史渊源及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影响>的发言,则通过剖析“鲁南五大调”的地域特性、社会经济特性入手,将“鲁南五大调”与江南一带的民间音乐相比照,勾勒出其流传、变异的过程,同时对“鲁南五大调”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不同文化功能属性进行了阐述。山东艺术学院周明副教授《文化生态学的“内循环”——挫琴,一件上古乐器的传承与“旗城效应”的相对守护》的发言,对流传于山东中部青州、临淄等地的挫琴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它所具有的“内循环”文化生态特征,即“挫琴的存在与青州北城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下而产生的‘旗城效应’的相对守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其他新的研究成果的专题发言

此方面有对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的文化属性及其传承进行阐述的,如河南大学杨善武教授《民族音乐学的文化观念与传统音乐基础理论建设》的发言,论述了具有某种音乐形态的音乐本体及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音乐本体是文化的实体和形态,其涉及的有关音乐基础知识也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最后,还从现实出发,提出了学生掌握“五声性音阶与调式”等内容的重要意义。

总之,本次“两会一坛”以亚大、亚太区域音乐的交流与合作为宗旨,在区域传统音乐的历史考证、文本研究,不同国家或文化圈的音乐互动,富有地域特色的齐鲁传统音乐的研究等方面,均充分显示和展示了与会代表扎实严谨的学风和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及与会代表对母体文化的强烈关注,这都必将在国内乃至国际民族音乐学领域,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正如王耀华先生所言:“要坚持每年一次的年会,用会议作为载体来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交换学术资料。在会议期问,主办、承办单位都会有一些有特色的乐种,或音乐作品,或戏曲,或器乐表演等,或者组织一些音乐文化考察,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机会,加深对各国各民族各地区音乐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