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你同行不寂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你同行不寂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教十二载,不曾用心去翻阅《教学大纲》一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来讲,这是一种不该,更是一种失职。借住“文本细读”的春风,我终于迈进了《课标》的大门。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谈对《课标》的一点学习体会吧。

一、重要性

《课标》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操作的,这是想当然的行为。然而,很多常态的教学是与《课标》精神不符的,是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的。如有些一年级的老师为了扎实识字教学,便布置学生一个字抄一行或十个。孰不知这是违反了《课标》规定的“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的。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学习《课标》,悉心领悟《课标》的精髓所在,把《课标》的思想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科学性

1.《课标》客观地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有效地一改教师是课堂唯一主角的灌输式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使师生能平等自主地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

2.《课标》也给语文课程的特点下了个准确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弥补了以往《大纲》对语文课程定位不准的不足。

3.《课标》的编排是科学合理的,从“前言”到“课程目标”,再到“实施建议”,符合人的思维方式。在“课程目标”中,《课标》遵循了从易到难、由少到多、自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规律――

首先,从各个学段的措词中便能感受到。

第一学段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主。从“喜欢”、“认识”、“学习”等词可感受到这一点。

第二学段,学习的要求就有所提高了。从“养成”、“会使用”、“用”、“初步学会”、“能”等词便看出来。

第三学段,学习的要求就更严格了。从“能用”、“不少于”、“能写”、“做到”等词向我们透射出一个信息:这是硬指标,是必须完成的!

其次,识字的要求也是如此:

第一学段:认识1600个,会写800个;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2500个,会写2000个;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最后,积累的要求也遵循了这个规律:

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总之,课程目标的落实是循序渐进的,是螺旋上升的。这种科学合理地编排有效地分散了难点,落实了重点,从而可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指导性

1.《课标》预见性地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旗帜鲜明的主张,有利于引领课堂教学向正确方向发展。

2.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课标》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告诉我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处处是语文,只有老师留心,随处可以找到语文的资源。师生的一段对话,课下的一次交流,评选活动的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的制办,日记的书写等都是有意义的语文活动。

3.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要求不同,应多认少写。同时,要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些建议非常好地为低年段的老师点亮了前行的路。

4.关于阅读教学,《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要求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那就多读书,多读课外书,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做题做出来的,而是自己读出来。我们老师应学习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的实验思想。

5.在习作教学中,《课标》要求:1―4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说到底,小学的教育就是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习作也是一样,我们小学作文不要把作文的要求提得过高、过严,只要学生乐写、愿写、能写就行,我们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即我手写我心。在学生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们点拔一下,启发一下,鼓励一下,让学生继续写下去。

6.在“评价建议”中,《课标》还指出:我们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兴趣潜能。教师要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同时,《课标》还讲到: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这明确地告诉我们很多视“应试”为圣旨的老师,考试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它不能客观反映我们学生的全部。我们应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事了。

《课标》是我国几代语文人的智慧延伸与结晶,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所在。我们一线的老师应该并且有必要认真学习和反复研究。以上文字是本人对《课标》的肤浅理解和生硬摘录。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实践和思考中,不断地与《课标》进行对话,从而提高自我的语文认识和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