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和谐美丽的家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和谐美丽的家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对生态问题和黑人女性的关注一直是作品的重要主题。她的小说《紫颜色》、《父亲的微笑之光》和《我亲人的殿堂》描写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刻画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探索了姐妹情谊与男性觉醒,具有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与自然 姐妹情谊 男性觉醒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特色鲜明的一位黑人女作家。她出生于美国南方佐治亚州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高涨时期。自196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一度》以来,沃克已经出版五部长篇小说,其中最受青睐的是她的书信体小说《紫色》,共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三项大奖。正是由于这部小说的成功,许多研究者都将视线集中在了《紫色》这部小说的研究上,而对她的其他几部小说却很少被涉及。其实,与《紫色》相同,《父亲的微笑之光》和《我亲人的殿堂》也都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沃克的这三部小说,从而更全面地展示她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是西方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相结合的一种文化思潮。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Francoise d’Faubonne)在《女性主义或者死去》(Le Feminisme ou la mort)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随后,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多元化和开放的学术理论迅速发展,出现了驳杂众多的流派分支,但是所有流派的共同点都把自然看作是女性的盟友,并认为男性家长制文化(patriarchal culture)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和统治是一致的。它呼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一方统治另一方的关系。

一、女性与自然的悲惨命运

沃克在她的小说中积极探索了人类统治自然与男性贬低女性之间的联系,批判了二元论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批判西方的二元性思维,认为它是构成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基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者卡洛琳・麦茜特(Carolyn Merchant)认为:西方的二元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教、基督教,在现代科学发展的17世纪日益盛行的主义世界观使之进一步根深蒂固(Carolyn,1980)。瓦尔・普鲁姆伍德(Val Plumwood)列举出了男性与女性,思想与身体,自我与他者,文明与原始,人类与自然这几种二元对立的元素,认为这些关键的元素构成了“西方文化中压迫的主要形式”(Val,1993)。在这两种对立元素中,前者总是优于后者,男性优于女性,人类统治自然,二元性思维使女性和自然都处在了从属的、边缘化的位置,“那种认可性别压迫的意识形态同样也认可了对自然的压迫”(金莉,2004)。

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父亲鲁宾逊虽然是一位获得人类学学位的有教养的牧师,但是他在家里对妻子和两个女儿“以爱的名义行使着自己的所有权”(张晓敏,2007),将男性中心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检查女儿的衣橱,命令女儿必须穿高领长裙;他对女儿的感情横加干涉,当他发现大女儿与恋人偷食禁果时,对她粗暴地鞭打,就像是奴隶主对待奴隶一样。他的妻子在家里也处于被动的、边缘化的地位,对丈夫的暴行敢怒不敢言。小女儿苏珊娜在目睹了父亲鞭打姐姐的残忍后,在心里留下了阴影,从此不肯向父亲敞开心扉,即使是父亲去世时也没有流一滴眼泪。

西丽是小说《紫色》的女主人公,她自幼失去父母,在继父的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她受到继父的玷污并生了两个孩子。继父不允许她接受教育,还要让她干所有的家务,即便是在她怀孕的时候。不仅如此,继父还剥夺了她的话语权,不准让她向任何人倾诉:“你最好什么人都不告诉,只告诉上帝。否则,会害了你的妈妈。”(陶洁译:1)继父对她厌倦了之后,又将她嫁给了鳏夫艾尔伯特。而艾尔伯特娶她的目的是需要人做饭洗衣和照顾他的四个孩子。因此,就像奴隶一样,西丽又被送到了另一个奴役她的黑人男人手里。艾尔伯特认为妻子不过是他发泄的工具,供使唤的牲口,可以随便打骂。西丽忍受着所有的折磨,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在丈夫的虐待和繁重劳动的摧残下,她失去了个性,变得麻木不仁,就像是一块没有知觉的木头。

沃克不仅是黑人妇女的代言人,而且是一位具有生态意识的女作家。她在自己的作品和访谈中都表达了对生态危机的忧虑。在文集《与文共生》(Living by the Word:Selected Writings)中,她大声疾呼:“地球已成为人类的奴隶,如果她继续遭受奴役,人类将永远无法享受自由!”1989年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曾对她进行过采访,沃克说:“为了让地球继续生存下去,我们得承认我们人与自然是一家人,是同一个大家庭的一部分。”(张燕,杜志卿:22)

在《我亲人的殿堂》中,莉西向黑人历史学家苏维洛描述了她所记忆中的“小矮人”时代,孩子跟女人们住在一起,而男人们则居住在周围。虽然男女分开而居,但是他们和睦、平等相处。男性将女性视为大地母神的祭司,对他们顶礼膜拜。人类与自然也和谐共处,森林覆盖着整个地球,而大树就是人们的天然庇护所,人们在树木上居住,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但是,这种安宁平静的森林生活最终被打破。因为男人们开始想占有女人和孩子,父权制思想和统治逻辑占据了他们的头脑。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自然的剥削和破坏。他们将动物杀死,吃它们的肉,穿它们的皮,并用它们的牙齿和骨头做装饰品,“森林开始被割成一块一块的,属于这个或那个部落”。

在《紫色》中,沃克借助西丽的妹妹耐蒂控诉了白人对非洲奥林卡地区的掠夺。当耐蒂作为传教士第一次到达奥林卡的时候,那还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庄。在赶走贪婪开发土地的当地酋长后,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用当地的一种树木的叶子做屋顶,来挡风遮雨,他们把屋顶树叶当成了他们崇拜的东西。后来白人把道路修到了这里,一开始奥林卡人对前来勘测的白人工程师还心存感激,还为他们张罗好吃的,虽然他们手头的食物所剩无几。但是施工人员来的时候,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当地人搬到别处去,因为这块地方已经被买下来作为橡胶种植园。奥林卡人现在用水还要向橡胶种植园主买,最可怕的是他们当上帝来崇拜的屋顶叶子树被彻底铲掉,当地人只能买白花花的铁皮来做屋顶。种植园主还犁掉了奥林卡人的甘薯地,结果破坏了奥林卡人对疾病的免疫力,许多人得了慢性血液病。奥林卡地区的人们“终于承认他们暂时失败了”(陶洁译:156)。他们的失败表明在人与自然的较量中,人的贪婪之心占了上风。奥林卡美丽茂盛的原始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破坏自然后又继续污染自然的橡胶厂。

作为一名生态女性主义者,沃克相信只有人们意识到父权制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并学会尊重女性、热爱自然,人类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建立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园。

二、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

生态女性主义者一方面批驳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另一方面又宣扬一种带有肯定意义的与自然的认同关系。他们强调女性通过身体功能与自然接近,认为女性与自然的这种联系应当得到张扬。其代表人物苏珊・格里芬(Susan Griffin)在其著作《妇女与自然:女人心底的怒号》中主张:“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由大地构成的,大地本身也是由我们的身体构成的,因为我们了解自己。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是了解自然的自然,我们是有着自然观的自然。”(Susan:226)她还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妇女与大自然共语……她能聆听来自地球深处的声音……微风在她耳边吹拂,树向她喃喃低语。”(Susan:157)

《紫色》中女性与自然相亲相近,融为一体。在西丽被丈夫毒打的时候,她对自己说:“西丽,你是一棵树。”(陶洁译:18)这时候,树是西丽诉说痛苦的途径。当她最亲密的朋友莎格进入她的生活中时,西丽感到“房子周围的树木都好像长高了一截要好好看看她似的”(33),树木成了与西丽心有灵犀的朋友。在莎格的帮助下,西丽的自我意识慢慢觉醒,她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当丈夫嘲笑她是个黑人,而且又丑又难看的时候,西丽回击道:“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很难看还不会做饭……不过我就在这里。”(141)西丽说的这些话就像是“从森林里出来一样,源源不断”(141)。如果说树木仅仅能够给西丽以安慰的话,那树木汇集起的森林就给了西丽无穷的力量。莎格也将自己与树木联系到一起,她说:“如果我砍一棵树木的话,我的胳膊也会流血。”(132)在莎格眼里,树木跟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东西,它需要人类的保护。在《我亲人的殿堂》中,沃克也提到了女性与树木的天然联系。莉西梦境中的“小矮人”时代,女性部落生活在树木的保护之下。对她们来说,树木就像是神圣的教堂。当她们外出寻找食物时,她们就会把孩子交给大树保护,在她们眼里,大树就是安全之地。

沃克本人更是大自然的崇拜者,相信花草树木都有感情。“当你对他们大喊时,它们就会收缩;当有坏人走近时,它们会晕过去”(Alice:1983)。年少时,她就常常陶醉于母亲在自家花园里种植的各种花草树木,并总是能“从自然母亲创造的种种奇观里获取神秘的知识”(Bates:2)。正是沃克对于自然的这种热爱才使她笔下的女性与自然如此亲密,女性在美丽自然的抚慰和熏陶下,结成了深厚的姐妹情谊,开始了独立自由的新生活。

三、姐妹情谊与男性觉醒

沃克为了跟白人女权主义有所区别,创造了“妇女主义者(womanist)”这个名词,认为:“妇女主义者指的是黑人女权主义者或有色人种的女权主义者……一个热爱其他女人(有方面要求/和没有要求)的女人……以整个种族(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不是分裂主义者……热爱精神……热爱斗争……热爱亲人……热爱她自己……”《紫色》就塑造了一些具有妇女主义特性的人物形象。

《紫色》中莎格是西丽丈夫以前的情人,患重病后流落街头,被西丽丈夫接回家,在西丽的精心照顾下恢复了健康,从此莎格和西丽成了知心的姐妹。莎格是西丽精神的引路人,她鼓励西丽不要到教堂或《圣经》里寻找上帝,而是在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寻找精神的力量,在和大自然的和谐中寻找自己的上帝。她为西丽写歌,她教西丽认识自己的身体,她帮西丽拿回了妹妹寄来的信,她将西丽带到孟菲斯开始新的生活,西丽在信中写道:“也许我的生活因为跟某某先生在一起才中断的。但自从有了莎格,我又重新开始生活了。”(陶洁译:57)莎格与西丽的姐妹情谊一直是评论界热议的话题,黑人学者贝纳德・贝尔指出:“同性恋是西丽走向自我,走向姐妹情谊和人类情谊的通道。”(Bernard,1987)芭芭拉・克里斯琴也指出莎格和西丽的同性恋是“具有解放意义的,是自然的”(Christian:164)。虽然莎格和西丽发展成同性恋的关系,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沃克对同性关系的渲染,而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之间的关系,她的目的是表现姐妹情谊和妇女联盟在黑人妇女解放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她妇女主义思想的体现。

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沃克塑造了苏珊娜、波琳和艾琳这些女性同性恋者,她们并没有在这种同性恋关系中迷失自己,而是在相互安慰帮助下获得了自我解放和主体认可。苏珊娜在与希腊丈夫离婚后遇到了波琳。这位欧洲移民的白人女子向她展示了自己的生命历程,从饱受男性性压迫到在同性恋中获得自由和新生,这让苏珊娜体验到了同恋之间的快乐和精神的无限提升。后来她又遇到了艾琳,一位女侏儒。她是母亲被后所生的,所以她的存在就是男性迫害女性的有力证据。睿智的艾琳让苏珊娜明白不论在落后的非洲还是在先进的欧美,性别歧视都普遍存在着。而苏珊娜选择同性恋,也是对父权制社会男性中心论的有力反抗。在父权制社会,异性恋被认为是唯一自然的情感方式。苏珊娜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反抗精神:“全世界的女人都被洗了脑,她们认为性生活不是给她们,而是给她们的男人带来了欢愉,别人会以为你偷了男人的欢愉。”(周小英译:119)在艾琳的启发下,苏珊娜选择了同性恋,加入到反抗父权制社会“性秩序”的行列。

沃克通过塑造这些妇女主义者,体现了她的一贯主张:只有妇女通过确立自我,摆脱社会与习俗强加在身上的精神枷锁,维护自身精神世界的完整,并且依靠妇女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才能过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

沃克的妇女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探讨单一性别的问题,同时还看到了男人的发展成长的可能性。自由的女性世界要对男性开放,因为妇女问题既是女人的问题,又是男人的问题;既在于女人,又在于男人。“沃克妇女主义的核心就在于怎样拯救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真正实现两性的平等与和谐”(梁昕:107)。

在《紫色》中在西丽成长为一位充满自信的新女性的时候,她的丈夫也意识到了自己对西丽的不公平待遇,开始学会跟西丽沟通交流,甚至最后与西丽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做针线活,一起讨论他们共同爱的人――莎格。针线活历来被认为是女性的工作,这说明西丽的丈夫艾尔伯特已经摆脱了“男尊女卑”的观念,愿意跟女性平起平坐、和谐共处。在《我亲人的殿堂》中,苏维洛在莉西故事的影响下,意识到了自己的男性中心主义意识。他开始关注自己之前很少注意的非人类亲戚的存在,花、蜜蜂、鹿、乌龟、石油等都成了他怜惜的对象。对自然的爱护也慢慢促使他对女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一开始讨厌用购物车购物,因为他觉得这是女性干的事;他宁愿花几小时看电视也不愿意看女性作家写的书。后来,他开始感受到了女性的痛苦,相信对女性的关爱可以愈合伤痛,滋养人心,就像是母亲甘甜的乳汁。

四、结语

沃克在小说《紫色》、《我亲人的殿堂》、《父亲的微笑之光》中描述了女性与自然的悲惨命运,批判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她还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妇女主义思想的女性形象,她们热爱自然,互相帮助,彼此关爱,她们的独立意识最终还赢得了男性的理解与尊重。沃克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小说中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男性对女性与自然的认同都表现了沃克所向往的完美和谐的世界。在沃克看来,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命界和非生命界都处在同一生态网络中,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应该有等级关系或统治关系。应该说,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明显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生态灾难,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冷漠的人群,我们又怎能不高声呼唤这种至真至善的理想主义呢?

参考文献:

[1]Alice Walker.In Search of Mothers’Gardens.New York:Harvest Books,1983.

[2]Alice Walker.The Temple of My Familiar.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89.

[3]Bernard W.Bel.The Afri-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7.

[4]Carolyn Merchant.The Death of Nature.San Francisco:Harper and Row,1980.

[5]Christian,Barbara.“The Black Women Artist as Wayward”.Alice Walker.Ed.Harold Bloom.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1989:164.

[6]Susan,Griffin.Woman and Nature:The Roaring Inside Her[M].New York:Harpens&Row,1978.

[7]Thadious M.Davis.Walker’s Celebration of Self in Southern Generation.Harold Bloom编Alice Walker.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9:26.

[8]Val Plumwood,Fem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London:Routledge,1993:4.

[9]艾丽斯・沃克著.陶洁译.紫颜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0]艾丽斯・沃克著.周小英译.父亲的微笑之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1]陈琳.姐妹情谊和妇女联盟――论艾丽斯・沃克《紫颜色》黑人妇女主义生存观.琼州学院学报,2010,(1):76-80.

[12]陈琳,乔志杰.建立美丽的家园――《紫颜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4):8-10.

[13]金莉.生态女权主义.外国文学,2004,(5):57-64.

[14]杨何.从《紫颜色》管窥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长春大学学报,2009,(1):67-69.

[15]张晓敏.《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女性主义解读.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2):74-77.

[16]张燕,杜志卿.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当代外国文学,2009,(3):21-30.

本文为兰州商学院科研项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英美小说家的生态意识研究》(090901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