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碎家庭成长的明星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碎家庭成长的明星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丽萍 孤独的孔雀

杨丽萍是云南大理白族人,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她的生活是非常贫穷的,父母离异更使她从小缺少了家庭的温情,她的母亲也是白族人,生活在半山腰的村子里,她的外公用一驮盐巴交换,让她的父母订了婚,她的妈妈从山上嫁到了坝子里。杨丽萍回忆说:从小她们家自己丰衣足食,只是一些外来的用品缺少,比如说根本没有糖,也根本没有服装、衣服,没有鞋。对于父母的离异,杨丽萍认为“婚姻是一种关系,或者是一种缘分,走到这一步,可能觉得这个缘分到头了,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父母离异后,杨丽萍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一起跟母亲生活,她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的妹妹弟弟都需要她来照顾。

艰辛生活的磨炼锻造了杨丽萍追求艺术的坚韧性格。1971年她从村寨进入了西双版纳州歌舞团,杨丽萍所下的苦功是常人想象不出来的。生活上的孤独使她把自己全部的爱投入到了“孔雀”的身上。海内外的舆论都说杨丽萍是一个为舞蹈而生的精灵,舞蹈让她战胜了生活上的苦难和挫折,拥有了一份大多数人领略不到的快乐。舞蹈补偿了杨丽萍家庭生活的不幸,而这种不幸又锤炼了她追求自己心中神圣艺术的意志。

在杨丽萍的感情世界里,她是一个非常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人。杨丽萍曾表示:我向往的爱情是觉醒过的爱,因为没有觉醒的爱,你会太激情了、太狂妄了,这种爱是会伤害人的。杨丽萍的爱情婚姻是美满甜蜜的,她的爱人是一位饭店的老板,应该说是一位商人,但他对杨丽萍的创作给予最大的支持,对杨丽萍为艺术所做出的牺牲(没有子女)也给予真正的理解,按照杨丽萍对待婚姻的观点,或许“觉醒过的爱”才能够长久,能够消弥婚姻悲剧的发生。

何赛飞 扮演“姨太太”的情结

很多年以前,记者曾看过一本杂志介绍何赛飞,文中写道她与亲妹妹夏赛丽共同主演戏曲片《五女拜寿》大获成功,姐妹俩一起为邓颖超演出,姐姐演花旦,妹妹演小生,配合默契,得到邓大姐的热情夸奖。当时记者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是亲姐妹,为何一个姓何,一个姓夏呢?后来又看到报道称,何赛飞自小就父母离异,她跟父亲生活,随父亲的姓,她的姐姐和妹妹跟着母亲生活,随母亲的姓。

不知为何何赛飞的父母感情隔阂如此之深,恩断义绝,以至于同在一座城市生活,却几乎不相往来。何赛飞与姐姐妹妹也是相见不相认,后来十几岁时,何赛飞与夏赛丽都考进了杭州小百花越剧团,几经周折才逐渐相认相亲,夏赛丽曾说:“其实最初我是拒绝承认这个半路杀出的二姐。”血脉相通的亲情令何赛飞和夏赛丽跨过了父母之间造成的隔阂,感情越来越融洽,在舞台上俨然成为一对姐妹花。

据说虽然后来何赛飞和夏赛丽姐妹情深,但她们却依然没有能够化解父母感情上的“坚冰”。姐妹俩是在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除了戏曲片《五女拜寿》外,何赛飞涉足影视表演的成名作是在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扮演那个不分白天黑夜吊嗓子的三姨太,从这部影片开始何赛飞就经常在荧屏上以姨太太面目出现。像在《大宅门》中扮演的杨九红、《孝庄秘史》中的宸妃(仅次于皇后的妃子)、即使在《至高利益》中扮演省长夫人也是个“续弦”,就是“扶不了正”,而何赛飞扮演那种怨毒、凄苦的悲情姨太太也总是得心应手。现在想想,除了这一类角色比较适合何赛飞的戏路之外,从何赛飞的身世上看是否有一些深层的心理原因呢?从小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缺乏母爱也许就会形成对父亲过度依赖和亲密的心理,而缺乏母爱,则可能又会对“母亲”或“太太”这类社会角色怀有一些怨恨,似乎许许多多小说、影视剧中的“姨太太”本身都有一段不幸的童年经历。

虽然何赛飞从小就在破碎家庭中成长,不过后来她自己的婚姻非常美满,她的丈夫是浙江省茶文化协会的一名干部,性格温和,文化修养很高。另外她从婆婆身上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在她成名之前就与丈夫相识,她的婆婆对她给予了最大的关爱和照顾,令何赛飞非常感激,所以结婚多年来,何赛飞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尤其对婆婆更是非常孝顺。

陈坤 父亲是他心头永远的痛

2003年陈坤做客《艺术人生》节目,谈起自己的童年往事几次洒下热泪,当主持人问到他父亲时,陈坤却不愿就此话题进行对话,令本来热烈的场面显得有些尴尬。父亲,成了陈坤心头永远的痛,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隔阂并没有随着陈坤的成功而冰释。

陈坤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几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他和弟弟都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家境的贫寒窘迫使他较早地承担起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后来,父母都各自组成了新家,他和弟弟就与外婆居住在一起,陈坤从小就没有玩具,他唯一的娱乐就是画画。

初中毕业后,陈坤到一所普通的职业中学上学,据这所职专的老师透露,在陈坤的档案里父亲的一栏是空白的,这个细节说明当时陈坤从心理上已相当疏远父亲了。从职专毕业后,陈坤被分配到市委机关印刷厂当打字员,最快时每分钟可以打110个字,在印刷厂工作期间,工作之余,陈坤还曾在夜总会和酒吧当服务生,他在唱歌方面的才能就是在酒吧里逐步培养起来的,后来他投师到重庆歌剧院一位歌唱演员的门下学习唱歌。据说那个时候的他性格很自闭,几个月的时间都扎在歌剧院的大院里,随后陈坤又报北京东方歌舞团被录取成为一名歌手,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让他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成了一名表演系的学生。

父母离异使陈坤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苦涩,而这种磨难却又为他积累了成功的本钱。但日后的成功和辉煌已很难改变他个性上的某些特质了。

陈坤小的时候曾经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现在虽然他在演艺上成功了,但他给人们的印象肯定不是一个强悍的男子汉,在陈坤的心里应该还有一些深深渴望而无法实现的东西,这种心灵上的渴望并不是名利能够满足的。而可能给他造成这种心灵缺憾的就是他的父亲,所以他不愿提起自己的父亲,提起父亲可能会令他想起不堪回首的过去,对心灵上的那种不可弥补的缺憾再次感到痛楚。

小北摘自《明星》